燕書體系

燕書體系

燕書體系,包括馬永安的第六書體燕書和燕書的延伸書體、派生書體,構成了一個完整的書法體系,是由當代書法家馬永安所創造的。

燕書,是中國書法第六書體,是馬永安所創。燕書體系是燕書書體的延伸書體和派生書體組合書體體系,是燕書書體的體系和系統,是馬永安所創造。

燕書

燕書燕書

燕書的風格特徵

《現代書譜》對馬永安先生“燕體書法”的評價是:形同竹葉,筆法有創新,字有新意,字形有美感,其特點與書法創新的書法觀美、勢、神相一致,符合現代書譜的體風準則。具體來說,馬永安的書法藝術是集傳統隸、篆、行、楷、草為一體,在點畫用筆和結構布局具有鮮明的燕體風格特徵。
首先從點畫的角度來說,與傳統書法樣式相比,燕書書法的點畫極富變化。馬永安往往採用反其道而行的方式,盤筆入筆,筆鋒在外,細如纖絲;收筆的時候則是若輕若重,輕時猶如發毫,行雲流水般灑脫自然,重時若如崩雲,萬毫齊發。與傳統書法藝術相比,最大的差別在於“燕體書法”收筆不收鋒,勢如破竹,一瀉千里,酣暢淋漓,給人以愉悅痛快之感。關於“燕體書法”的用筆方法,書畫藝術家谷枋鄄提出這樣幾句口訣可供我們學習借鑑:結構用篆體,燕書為筆法;橫斜上下鉤,左高而下滑;豎直左右彎;上彎而滑下;線條柔而順,寬窄看變化。馬永安的作品“博覽群書”,左高右低,上緊下松,線條扁平而柔軟,給人以生動、靈動之感,尤其是“覽”字最後一筆,最能體現“燕體書法”風格特徵。
其次從書法結構的角度來說,傳統的草書是草書,楷書是楷書,正側分明,但略顯呆板。“燕體書法”結構則是採用以正書為基礎,以側書為輔助,生動鮮活,富有變化,在整體布局上呈現出上緊下松的狀態,取勢則是左高而右低,取順勢,舒展而流暢。
宋代大書法家米芾曾經說過:“善書者得一筆足矣”。“燕體書法”藝術從點畫、取勢、運筆到結構,都形成了自身獨特的風格特徵,這既是其創新之處的體現,同時也是該書法形式的最終價值所在。
總體來說,燕體與其他書體之間既有相同之處,但也存在較大的差異。通過系統分析,“燕體書法”與傳統書體用筆特徵對比如下圖所示:
第六書體與傳統書法書體的風格對照和對比
書體點畫結構取勢運筆起筆收筆折筆
篆書體沒變化正右上沒變化藏鋒回鋒不停
楷書體有變化正右上有變化藏鋒回鋒停頓
隸書體有變化正右上有變化藏鋒回鋒停頓
行書體有變化變變化有變化變化變化不停
草書體有變化變變化有變化變化變化不停
燕書體有變化側右下有變化露鋒露鋒不停

燕書風格特徵創作技巧

書法是我國的傳統藝術門類,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經過歷代文人墨客的不斷探索和研究,傳統的行書、篆書、草書、隸書和楷書形成了完好而嚴謹的標準體系。
後代書法家大多沿襲前人的古訓成說,模仿他們的範本和作品,使我國傳統書法藝術的精髓得以發揚廣大。
然而,時代在不斷進步,人們的審美趣味也在不斷更新變化,創作時成規的約束與書體形式的單調,也直接導致了書法作品千人一面,書壇寂靜而缺少生機的現狀。
如何為書法藝術注入新的活力,滿足當今時代人們的審美需求和情感表達的需要,成為諸多書法藝術家思考的核心問題之一。
在此背景下,馬永安“第六書體”的出現,為整個書壇注入了勃勃生機。
第六書體的美感分析[4] 書法是我國傳統的主流藝術門類,歷來都被無數人的研究與創作,從而形成了固定審美方式和審美觀。比如《文心雕龍》里曾這樣評價書法創作:“文以載道,以書煥彩,書法之道神采至上,而形質次之”。也就是說書法藝術的精妙絕倫之處就在於,它是由書法家流動的意識氣韻凝聚產生的。這種意蘊是書法藝術創作的潛在動力和內涵修養,失卻這種動力,任何書法都會暗淡無,猶如失去了書法家心中對於書法美感的深入把握和精準表現。因此,書法創作一旦進入了這種獨特境界,便自然而然地成為一門精湛的藝術品類。馬永安已經熟練地掌握了書法創作中的這種變動的意蘊,不僅嫻熟地套用於“馬體書法”藝術創作中,而且形成自己系統的創作模式和審美情感,並獲得諸多書法界同仁的認可,這非常難得。
從視覺觀感的角度來說,清代戈守智在《漢溪書法通解·運筆卷第四》中提到:“燕尾者,隸法也”。但是馬永安取其“燕”之行而有新用,著重在燕尾勢上進行精心摹寫,從而超出古人,形成了一套新的燕書體。因此,馬永安的書法藝術不僅模仿借鑑了柳葉、竹葉的輕盈搖曳的動態之美,而且取燕尾勢,形成一種燕尾體,結構新、筆畫新、造型新。在我國書法史上確實是創新之舉,其書體意蘊穩靜而雅致,下筆有力,走勢流暢,更有運氣,既呈現出書法家的性情之美,又不失法度,意趣高妙,線條純淨。“燕體書法”藝術總體美感是“橫”仰頭取勢,以燕尾收鋒,顯其美,呈其勁,猶如飛鳥入林,矯若驚龍,飄若浮雲,酣暢淋漓。正如馬永安在自己書中所說:“書畫畫書畫中書,畫書書畫書中畫”。字如畫、畫似書之意,大有靈動飄逸的“書畫合一”之感。這種創作方式和審美意趣正是馬永安多年來一直提倡的“書法構成論”思想。它要求書法家要具備綜合的理論知識、藝術修養、創作經驗以及後天培養的對藝術品類的敏感性等,並經過刻苦的學習和鑽研,結合當前大眾的審美特徵和社會價值觀念,從而把幾種書法藝術風格融合在一起,表現出一種嶄新的形式美感和藝術內涵。通過這種方式,書法家的知識、情趣、能力、格調與藝術水平等,都會毫無掩飾地通過書法作品表現出來,這是書法家情感表達的重要渠道。
因此,在欣賞馬永安書法作品的時候,要打破傳統二維和三維表象思維,應該從更高層面的精神世界去體會和琢磨,尤其是對柳、竹、燕尾美感的分析和呈現,可謂是“道法自然”最高境界。由“形”可體“道”,由“意”可正“身”;以“意”定“形”,以“意”驅“形”用最簡練、最抽象的書法語言來表達書法家最豐富的精神世界和藝術修養,會心之處,實難盡言。

燕楷

燕楷燕楷

燕楷,是一種新書體,是燕書的派生書體和延伸書體,是燕書的變體,屬於燕書書體體系,當代著名書法家馬永安所創造。燕楷,用的是燕書的點畫、取勢和運筆,楷書的結構,風格厚重利落,簡明犀利。

燕楷-燕楷點畫

燕楷點畫,是在燕書點畫基礎上簡化變化而來,筆畫更加乾淨和單純,更加厚重利落和簡潔明快。方筆起筆,重到筆肚筆根,順勢運筆,筆尖收筆,一筆一畫,如釘如鐵,挺拔堅硬,犀利簡潔。

燕楷-燕楷運筆

燕楷運筆,起筆重,收筆輕。重重落筆,漸漸提起,筆尖收筆。燕書是入筆輕,運筆漸重又漸輕,在到筆尖收筆。燕楷的運筆是燕書運筆的變化,是燕書運筆的延伸和發展,和燕書的運筆有相通之處,又有不同。

燕楷-燕楷結構

燕楷結構,是在燕書和楷書結構基礎上,書寫行草簡化和省略筆畫漢字的一種新的書法結構形式。

燕楷-燕楷取勢

燕楷取勢,燕楷和燕書一樣都是右上取勢,左高右低,和燕書相比,書體更正些,顯得更挺拔更穩重。

燕楷-燕楷創始人

燕楷創始人,是當代著名書法家馬永安。馬永安,字懷易,1956年生,出生在河南省上蔡縣。現任職:中國書法藝術家協會主席,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中國美術藝術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中國藝術收藏家協會會長,黃賓虹藝術研究院顧問,滕王閣辭賦研究所顧問,華夏藝術學院教授,龍順程美術館館長,人民美術雜誌社社長,中國書法新天地研究中心名譽主席。2011年與五位中國科學院工程院士科學家共同入刊《創新中國》封面人物,2012年2月成為中國文化部《藝術市場》封面人物,2012年6月在山東舉辦“中國書法第六體創始人馬永安書法展”,2012年8月在河南舉辦“中國書法第六書體創始人馬永安書法展”,2012年11月在北京舉辦“馬永安燕體書法”大型拍賣會,2013年在加拿大哥倫比亞大學和西班牙達利藝術館,舉辦“中國書法第六書體——馬永安燕書書法展”。2013年6月出版中國書法第六體——燕書字帖。

燕行

燕行燕行

燕行,是一種新書體,是燕書的派生書體和延伸書體,是燕書的變體,屬於燕書體系,當代著名書法家馬永安所創造。燕楷,用的是燕書的點畫、取勢和運筆,右下取勢,行書運筆,草書結構,如行雲流水。

燕行-燕行點畫

燕行點畫,是在燕書點畫基礎上簡化變化而來,多用中鋒,輕起輕收,乾淨利落。

燕行-燕行運筆

燕行運筆,起筆輕,運筆輕,收筆輕。筆尖起,筆尖收,行書運筆。燕書是入筆輕,運筆漸重又漸輕,在到筆尖收筆。燕行的運筆是燕書運筆的變化,是燕書運筆的延伸和發展,和燕書的運筆有相通之處,又有不同,是燕書運筆體系。

燕行-燕行結構

燕行結構,是在行書和草書結構的基礎上進行書寫的一種新的書法結構形式。

燕行-燕行取勢

燕行取勢,燕行和燕書一樣都是右下取勢,左高右低,和燕書相比,如行雲流水。

燕行-燕楷創始人

燕行創始人,是當代著名書法家馬永安。馬永安,字懷易,1956年生,出生在河南省上蔡縣。現任職:中國書法藝術家協會主席,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中國美術藝術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中國藝術收藏家協會會長,黃賓虹藝術研究院顧問,滕王閣辭賦研究所顧問,華夏藝術學院教授,龍順程美術館館長,人民美術雜誌社社長,中國書法新天地研究中心名譽主席。2011年與五位中國科學院工程院士科學家共同入刊《創新中國》封面人物,2012年2月成為中國文化部《藝術市場》封面人物,2012年6月在山東舉辦“中國書法第六體創始人馬永安書法展”,2012年8月在河南舉辦“中國書法第六書體創始人馬永安書法展”,2012年11月在北京舉辦“馬永安燕體書法”大型拍賣會,2013年在加拿大哥倫比亞大學和西班牙達利藝術館,舉辦“中國書法第六書體——馬永安燕書書法展”。2013年6月出版中國書法第六體——燕書字帖。

燕草

燕草燕草
燕草,是一種新書體,是燕書的派生書體和延伸書體,是燕書的變體,屬於燕書書體體系,當代著名書法家馬永安所創造。燕草,用的是草書的運筆和結構,燕書的趨勢。有節奏有律動,如流水,如行雲。

燕草-燕草點畫

燕草點畫,是在燕書和燕行點畫基礎上簡化變化而來,入筆收筆更接近於燕行,中鋒使筆,收放自然。

燕草-燕草運筆

燕草運筆,中鋒使轉,輕起輕收。有律動,有節奏。燕草的運筆是燕書和燕行運筆的變化,是燕書運筆和燕行運筆的延伸和發展,和燕書的運筆、燕行運筆有相通之處,又有不同之處。

燕草-燕草結構

燕草結構,是在燕書和燕行結構基礎上的草書結構,是一種新的書法結構形式。

燕草-燕草取勢

燕草取勢,燕草和燕書、燕行一樣都是左上取勢,左高右低,和燕書、燕行相比,書體奔放,有音樂律動之美,如高山流水。

燕草-燕草創始人

燕草創始人,是當代著名書法家馬永安。馬永安,字懷易,1956年生,出生在河南省上蔡縣。現任職:中國書法藝術家協會主席,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中國美術藝術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中國藝術收藏家協會會長,黃賓虹藝術研究院顧問,滕王閣辭賦研究所顧問,華夏藝術學院教授,龍順程美術館館長,人民美術雜誌社社長,中國書法新天地研究中心名譽主席。2011年與五位中國科學院工程院士科學家共同入刊《創新中國》封面人物,2012年2月成為中國文化部《藝術市場》封面人物,2012年6月在山東舉辦“中國書法第六體創始人馬永安書法展”,2012年8月在河南舉辦“中國書法第六書體創始人馬永安書法展”,2012年11月在北京舉辦“馬永安燕體書法”大型拍賣會,2013年在加拿大哥倫比亞大學和西班牙達利藝術館,舉辦“中國書法第六書體——馬永安燕書書法展”。2013年6月出版中國書法第六體——燕書字帖。

燕篆

燕篆燕篆

燕篆,是一種全新書體,是燕書的延伸書體,是燕書的變體,屬於燕書書體體系,當代著名書法家馬永安所創造。燕篆,用的是篆書的結構和燕書的運筆、燕書的趨勢。把篆書用燕書點畫和行草的運筆書寫,是燕書的一大特點,是馬永安的一大突破和貢獻。

燕篆- 燕篆點畫

燕篆點畫,是在燕書和燕行點畫基礎上簡化變化而來,如筆收筆更接近於燕書和燕隸,有行有草,有隸有燕,線條對比懸殊,和傳統篆書截然相反。

燕篆- 燕篆運筆

燕篆運筆,中鋒用筆,若重若輕。有隸有草,有律動,節奏感強。燕篆的運筆是燕書和燕行、燕隸運筆的變化,是燕書運筆和燕行、燕隸運筆的延伸和發展,和燕書的運筆、燕行、燕隸運筆有許多相同之處,又有不同的地方。

燕篆-燕篆結構

燕篆結構,是在燕書和燕行、燕隸結構基礎上的篆書結構,燕書運筆、點畫,篆書結構,是一種新的書法結構和形式。

燕篆- 燕篆取勢

燕篆取勢,燕篆和燕書、燕行、燕隸一樣都是右下取勢,和燕書、燕行、燕隸相比,書體較正些。

燕篆- 燕篆創始人

燕篆創始人,是當代著名書法家馬永安。馬永安,字懷易,1956年生,出生在河南省上蔡縣。現任職:中國書法藝術家協會主席,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中國美術藝術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中國藝術收藏家協會會長,黃賓虹藝術研究院顧問,滕王閣辭賦研究所顧問,華夏藝術學院教授,龍順程美術館館長,人民美術雜誌社社長,中國書法新天地研究中心名譽主席。2011年與五位中國科學院工程院士科學家共同入刊《創新中國》封面人物,2012年2月成為中國文化部《藝術市場》封面人物,2012年6月在山東舉辦“中國書法第六體創始人馬永安書法展”,2012年8月在河南舉辦“中國書法第六書體創始人馬永安書法展”,2012年11月在北京舉辦“馬永安燕體書法”大型拍賣會,2013年在加拿大哥倫比亞大學和西班牙達利藝術館,舉辦“中國書法第六書體——馬永安燕書書法展”。2013年6月出版中國書法第六體——燕書字帖。

燕隸

燕隸燕隸

燕隸,是一種新書體,使用燕書的點畫寫隸書,是燕書的派生書體,是燕書的變體,屬於燕書書體體系,當代著名書法家馬永安所創造。燕隸,用的是隸屬的結構,,燕書和隸書的取勢,扁平而測,有動有靜。

燕隸 -燕隸點畫

燕隸點畫,是在燕書和隸書點畫基礎上簡化變化而來,入筆收筆更接近於燕書和行書,點畫對比誇張而靈動。

燕隸- 燕隸運筆

燕隸運筆,用盡中鋒,主筆厚重,輔筆靈動,如行如草,自如和諧。燕隸的運筆是燕書和行書運筆的變化,是燕書運筆和行書運筆的延伸和發展,和燕書的運筆、行書運筆都有借鑑。

燕隸- 燕隸結構

燕隸結構,是在燕書結構基礎上的行書結構,完全是一種新的書寫結構形式。

燕隸- 燕隸取勢

燕隸取勢,燕隸和燕書、燕行一樣都是左上右下取勢,由於燕隸更接近與行書,所以動感節律感較強。

燕隸- 燕隸創始人

燕隸創始人,是當代著名書法家馬永安。馬永安,字懷易,1956年生,出生在河南省上蔡縣。現任職:中國書法藝術家協會主席,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中國美術藝術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中國藝術收藏家協會會長,黃賓虹藝術研究院顧問,滕王閣辭賦研究所顧問,華夏藝術學院教授,龍順程美術館館長,人民美術雜誌社社長,中國書法新天地研究中心名譽主席。2011年與五位中國科學院工程院士科學家共同入刊《創新中國》封面人物,2012年2月成為中國文化部《藝術市場》封面人物,2012年6月在山東舉辦“中國書法第六體創始人馬永安書法展”,2012年8月在河南舉辦“中國書法第六書體創始人馬永安書法展”,2012年11月在北京舉辦“馬永安燕體書法”大型拍賣會,2013年在加拿大哥倫比亞大學和西班牙達利藝術館,舉辦“中國書法第六書體——馬永安燕書書法展”。2013年6月出版中國書法第六體——燕書字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