熹微

熹微

熹微,形容陽光不強(多指清晨的陽光)光線淡弱貌。出自晉·陶潛《歸去來辭》:“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沈從文《雲南的歌會》:“這種鳥大白天照例十分沉默,可是在毎在晨光熹微中,卻喜歡坐在人家的屋脊上,“郭公郭公”反覆叫個不停。

基本信息

拼音

xī wēi

解釋

形容陽光不強(多指 清晨的陽光) 光線淡弱貌。 晉 陶潛 《歸去來辭》:“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宋 葉適 《營師常秉燭為人說氣色戲成此絕》:“曙色熹微已出門,擘浮熱眼相旁人。” 明 沉璟 《義俠記·除凶》:“趁著這落日熹微,醉眼的這朦朧,
晨光晨光
已到崗子上,為何不見什麼大蟲?” 清 金農 《憶茶》詩:“草鋪綠罽地無塵,朝日熹微榆火新。” 冰心 《超人·離家的一年》:“幾處很偉大的學校建築,矗立在熹微的晨光里。” 季羨林《春歸燕園》:“凌晨,在熹微的晨光中,我走到大圖書館前草坪附近去散步。”

出處

晉·陶潛《 歸去來辭》:“問征夫以前路,恨 晨光之熹微。”
熹微熹微

沈從文《雲南的歌會》:“這種鳥大白天照例十分沉默,可是在毎在晨光熹微中,卻喜歡坐在人家的屋脊上,“郭公郭公”反覆叫個不停。

用法

主謂式;作賓語、定語;指早上天色微明:形容詞

造句

他每天都面對著熹微的晨光讀書
熹微的陽光照進屋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