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潮互教學習

互教學習簡介

“互教”就是互相傳授。 “互教學習”就是學生將所學知識講授給他人聽。 “互教學習模式”就是用《融會完整》互教多媒體課堂進行學習的全過程。它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家庭環境下的小組互教學習,另一種是家庭環境下的個人互教學習。 四百年前,大教育家夸美紐斯在其不朽之作《大教學論》中說道:“假如任何事情他只聽到或讀到一次,它在一個月之內就會逃出他的記憶,但是,假如他把它教給別人,向別人傳授,它便成了他身上的一個部分!”夸美紐斯還在書中引用了天才的約阿希姆·福爾丁斯的話:“假如一個學生想獲得進步,他就應該把他正在學習的學科天天去教別人,即使他的學生需得雇來,也應去教。”
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在20世紀30年代提出了“小先生制”的構想,並付諸實踐。他提出讓兒童一邊當學生,一邊當“先生”,“即知即傳人”,把學到的知識隨時傳給周圍的學伴。
美國緬因州的貝瑟爾(Bethel)國家學習實驗室早在20世紀60年代開展的“不同學習方式”效果實驗證明:學通新知識的最好方法,就是去教授它。因為,“向他人講授”新知識24小時後記憶保持率在90%以上,遠遠高於其他學習方式,是課堂講授學習效率的18倍。

熱潮互教學習

2008年,北京熱潮網路科技有限公司創立“互教學習模式”。2009年7月,在互教學習模式理論體系指導下,熱潮網路邀請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教育學會腦科學與教育研究分會,美國麻州林肯薩伯里中學等機構的專家、教授,並組織了97名特級、高級教師,33名教育研究員,及159位軟體製作工程師,結合腦科學教育研究成果,經過4年的開發,完成了最先進的互教學習模式軟體——《融會完整》互教多媒體課堂。
《融會完整》互教多媒體課堂是以腦科學為基礎,以互教為核心的互教系統軟體,套用了7項腦科學關於記憶和學習的研究成果,並獨創了視聽空間記憶法,設計了記憶空間模組,解決學生記不住的問題。《融會完整》互教多媒體課堂是以互教學習為核心,套用腦科學研究成果設計安排教學的,益於孩子在家互教學習時使用的學習軟體。
整套共167類,分為幼兒版、國小版、國中版和高中版。幼兒版分為《幼兒互動閱讀》和《幼兒圖解數學》。小初高版的每一冊軟體都分為5個模組。國小版分家庭課堂、記憶空間、學科思維、互教模板、測試評估;初高中版分家庭課堂、記憶空間、解題思維、互教模板、測試評估。

作用

1.滿足參與和享受的需求——“互教學習”就像孩子玩的“過家家”遊戲,在玩樂的形式中,以認真負責任的心態,像模像樣地扮演“小老師”這一角色,完成“小老師”的教學任務,享受這個過程。
2.滿足自主需求——在“互教學習”情境中,學生可以自己決定教(學)什麼,怎么教(學),揚長避短,主動學習。
3.滿足勝任需求——在“互教學習”情境中,會增強學生的學習動機,“小老師”的每一個教、學表現,付出的每一份努力,都是對小組的貢獻,都將得到自己和小群體同伴的讚賞和認可,獲得成就感。
4.滿足歸屬感和聯繫感的需求——在“互教學習”情境中,志同道合的2-5人小組,更容易建立聯繫,更容易溝通和定位。每個人都可以輕鬆地找到自己的位置,定位好自己的角色,榮辱與共,產生歸屬感。
5.滿足自尊需求——在“互教學習”情境中,每一個成員都清晰自己的目標和抱負,清楚事情的輕重緩急,能夠及時反思自己的作為,然後採取必要的措施以取得成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