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菌操作法

無菌操作法

無菌操作法,是整個過程控制在無菌條件下進行的一種操作方法。某些藥品加熱滅菌後發生變質、變色或降低含量者可採用無菌操作法製備。此種無菌操作,不僅用於注射劑而且對其它的如滴眼劑、海棉劑等用於黏膜和創傷的製劑也均適用。無菌操作室或無菌操作所用的一切用具、材料以及環境,均須採用適當方法滅菌,無菌操作在無菌操作室或無操作櫃內進行。無菌操作室目前多採用層流空氣潔淨技術。

簡介

無菌操作法是指整個過程控制在無菌條件下進行的一種操作方法。該法適合於一些不耐熱藥物的注射劑、眼用製劑、皮試液、海綿劑和創傷劑的製備。按無菌操作法製備的產品,一般不再滅菌。為了保證其無菌,對特殊(耐熱)品種亦可進行再滅菌(如青黴素G等)。最終採用的滅菌產品,其生產過程一般採用避菌操作(儘量避免微生物污染),如大部分注射劑的製備等。

無菌操作室的滅菌

無菌操作法製備的產品,最後一般不再滅菌,因此為防止在操作過程中的污染,首先應對無菌操作室進行滅菌。可套用前述的甲醛、丙二醇、乳酸、過氧醋酸等蒸氣熏蒸,並結合紫外線滅菌的方法。圖a為甲醛溶液加熱熏蒸法的氣體發生裝置。將甲醛溶液放入瓶內,逐漸被吸收蒸氣夾層加熱鍋中,甲醛溶液被加熱,甲醛蒸氣經蒸氣出口送入總進風道,由鼓風機吹入無菌操作室,連續3h後,一般即可將鼓風機關閉。室溫應保持25℃以上,以免室溫過低甲醛蒸氣聚合而附著於冷表面,濕度應保持60%以上,密閉熏蒸12~24h以後,再將25%氨水加熱(8~10ml/m3),從總風道送入氨氣約15min,以吸收甲醛蒸氣,然後開啟總出口排風,並通入經處理過的無菌空氣直到室內無臭氣為止。
除用上述方法定期進行較徹底的滅菌外,還要對室內的用具(桌椅等)、地面、牆壁等,用3%酚溶液、2%甲酚皂溶液、0.2%新潔而滅或75%酒精噴灑或擦試。其它用具儘量用熱壓滅菌法或乾熱滅菌法滅菌。每天工作前開啟紫外線1h,中午休息時間也要開0.5~1h。

無菌操作無菌操作

無菌操作

操作人員進入操作之前要洗澡並換上已經滅菌的工作服和清潔的鞋子,不使頭髮、內 衣等露出來,以免造成污染機會。安瓿要150~180℃ 2~3 h乾熱滅菌。橡皮塞要以121℃ 1 h熱壓滅菌。有關器具、機器都要經過滅菌。用無菌操作法製備的注射劑, 大多要加入抑菌劑。 小量無菌製劑的製備,可採用層流潔淨工作檯,也可在無菌操作櫃中進行。無菌操作櫃的架子用有機玻璃或木製。如為木製,四周配以玻璃,前面操作處裝木板,挖二圓孔,孔內密接橡皮手套或袖套。藥品及用具等,由側門送入櫃內。操作時可完全與外界空氣隔絕。櫃內空氣的滅菌,可在櫃中央上方裝一小型紫外線燈,使用前1 h啟燈滅菌,或用藥液(如3%酚溶液)噴霧滅菌。

無菌操作無菌操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