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蠣黃

烤蠣黃

烤蠣黃,經典美食,屬於魯菜菜,主要原料有鮮蠣肉400克, 味素2克,花椒水6克,蔥 薑汁8克, 雞蛋黃150克。特點色澤金黃,鬆軟香嫩。

基本信息

【菜名】 烤蠣黃【菜系】 魯菜菜譜
【主料】 其它水產
【做法】 烤
【味型】 清淡
【成菜】 熱菜
【來源】 中國名菜
【口感】色澤金黃,鬆軟香嫩。

製作材料

主料輔料:鮮蠣肉400克,味素2克,花椒水6克,蔥薑汁8克,雞蛋黃150克,熟豬油25克,精鹽5克,精麵粉50克,雞蛋清75克,香油4克。

烹製方法

1、蠣肉摘淨蠣渣洗淨,用精鹽味素、花椒水、蔥薑汁醃漬。雞蛋黃加精麵粉攪勻。雞蛋清打成蛋糊,倒入蛋黃中,並加精鹽、味素、蔥薑汁、香油和蠣肉攪勻。2、取方烤盤擦淨,均勻地抹一層熟豬油,倒入雞蛋蠣子液。烤箱內溫度調至180℃—190℃時放入,保持恆溫烤至呈金黃色。至熟時,取出用刀切成菱形塊,整齊地擺盤內即成。
工藝關鍵:溫度不宜過高,以避免菜餚焦糊,約烤20分鐘。蠣肉嫩熟時,應及時取出,以保證質量。
貼士牡蠣別名:牡蛤、蠣蛤、海蠣子、蠣黃。

風味特點

此菜具有色澤金黃,鬆軟香嫩的特點,是山東煙臺地區的歷史名菜,早在1400—1500年前,山東沿海人們就採用此法製作蠣黃。“烤”古曰“炙”,“烤蠣黃”即“炙蠣黃”,北魏山東籍人賈思勰的(齊民要術·炙法)中就載有此法,“(炙蠣)似炙蚶,汁出,去半殼,三肉共奠,如蚶,別奠酢隨之“。這種方法,經過歷代的不斷改進,成為煙臺獨具特色的珍饈,被列為山東名菜。

營養解析

牡蠣,俗稱海蠣子、蟲豪,是我國沿海盛產並可大量養殖的一種貝類。牡蠣的肉和殼均可供藥用。現代研究表明,牡蠣肉內含有人體必需的10種胺基酸、牛磺酸、糖元、多種維生素和海洋生物特有的活性物質。除此之外,牡蠣中還含有豐富和比例適當的鋅、鐵、銅、碘、硒等微量元素。牡蠣殼則含有80~90%的碳酸鈣,少量磷酸鈣硫酸鈣、鎂、鋁等無機物,有機物僅占約1.72%。現代醫藥研究表明,牡蠣所含的鈣鹽能緻密毛細血管,以減低血管的滲透性。
牡蠣入胃後,與胃酸作用,形成可溶性鈣鹽而被吸收入體內,起到調節以內電解質平衡、抑制神經肌肉興奮的作用。現在,牡蠣提取物已風行歐、美、亞、澳四大洲的許多地區。牡蠣所製成的藥品已被臨床上用於免疫力低下性疾病、肝病、高血脂症、動脈硬化糖尿病、腎臟病、腫瘤等慢性疾病的治療。許多孕婦和產婦,為了達到優生優育的目的,還用牡蠣製成的藥物進行保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