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拉爾造山帶

烏拉爾造山帶

烏拉爾山脈從新地島到鹹海以北,南北延伸約3000千米,是古生代分隔西伯利亞地台與東歐地台的洋盆所在地。 東烏拉爾為同時代的優地槽,火山弧和洋殼殘餘都出現於其中。 ,與地殼運動中的造陸運動相提並論。

簡述

烏拉爾造山帶(Uralian orogenic belt)在地理上是亞洲和歐洲的界山。烏拉爾山脈從新地島到鹹海以北,南北延伸約3000千米,是古生代分隔西伯利亞地台與東歐地台的洋盆所在地。以主烏拉爾構造線為界,西烏拉爾是在東歐地台被動大陸邊緣上發育起來的冒地槽,新元古代至早古生代為碎屑岩和碳酸鹽岩沉積。東烏拉爾為同時代的優地槽,火山弧和洋殼殘餘都出現於其中。石炭紀末,東西兩陸塊對接。二疊紀在西帶出現前陸盆地,並發育一系列從東向西推覆的疊瓦逆沖系。
烏拉爾山造山帶烏拉爾山造山帶

相關閱讀

造山帶

造山帶,是地球上部由岩石圈劇烈構造變動和其物質與結構的重新組建使地殼擠壓收縮所造成的狹長強烈構造變形帶,往往在地表形成線狀相對隆起的山脈,一般與褶皺帶、構造活動帶等同義或近乎同義,包括地殼擠壓收縮,岩層褶皺、斷裂,並伴隨岩漿活動與變質作用所形成的山脈,以及拉伸構造、剪下走滑在形成裂谷、裂陷盆地的同時,相對造成周邊抬升,構成山系。這種橫向收縮、垂向增厚,隆升成山而造成構造山脈的作用叫作造山作用或造山運動,與地殼運動中的造陸運動相提並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