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黑土

灰黑土又稱灰色森林土。

灰黑土又稱灰色森林土。處在濕潤的地區,是溫帶森林草原地區森林植被下發育的土壤。世界上以俄羅斯分布面積最大,美國北部也有分布。在中國,以大興安嶺的西坡最為集中,主要分布於大興安嶺中段和南段的西坡以及新疆的阿爾泰山和準噶爾盆地以西的山地,並常與黑鈣土組成復區。植被為森林類型,以落葉闊葉楊、樺林為主,部分也混生落葉松、雲杉等針葉林。林下草灌植物繁茂,生草過程較強,有機質累積量大,土壤具較明顯的淋溶作用和粘粒移動澱積現象。
成土過程一般表現為高度的腐殖質累積過程(即生草過程),較弱的淋溶作用以及某種程度的殘積澱積粘化。地表有木本和草本植物凋落物組成的枯枝落葉層;色澤深暗的腐殖質層厚30—50厘米,腐殖質下滲並以舌狀向下過渡,腐殖質含量豐富;灰棕或棕帶灰色的澱積層厚30—40厘米,結構體表面或裂隙中有時見有較多的白色二氧化矽粉狀物,有時可見少量褐色膠膜。全剖面呈微酸性至中性反應,pH5.5—7.5,鹽基飽度多在70%以上。灰黑土肥力相當高,但坡大、土薄、濕潤,宜以林為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