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龍果樹

火龍果樹

火龍果,英文Pitaya,又名青龍果、紅龍果,因其外表肉質鱗片似蛟龍外鱗而得名。火龍果樹為仙人掌科的三角柱屬植物,原產於巴西、墨西哥等中美洲熱帶沙漠地區,屬典型的熱帶植物。是仙人掌科的三角柱屬植物量天尺的果實,有紅皮白肉、紅皮紅肉和黃皮系列,以紅皮紅肉和黃皮系列為佳。火龍果是一種低能量、高纖維的水果,水溶性膳食纖維含量非常豐富,因此具有減肥、降低膽固醇、潤腸、預防大腸癌等功效。注意糖尿病人少量食用。火龍果因其外表肉質鱗片似蛟龍外鱗而得名。她光潔而巨大的花朵綻放時,飄香四溢,盆栽觀賞使人有吉祥之感,所以也稱“吉祥果”。

基本信息

簡介

火龍果樹為仙人掌科的三角柱屬植物,原產於巴西、墨西哥等中美洲熱帶沙漠地區,屬典型的熱帶植物。火龍果是一種由南洋引入台灣,再由台灣改良引進海南省及大陸南部廣西、廣東等地栽培的植物。火龍果因其外表肉質鱗片似蛟龍外鱗而得名。她光潔而巨大的花朵綻放時,飄香四溢,盆栽觀賞使人有吉祥之感,所以也稱“吉祥果”。火龍果,英文Pitaya,又名青龍果、紅龍果,因其外表肉質鱗片似蛟龍外鱗而得名。

形態特徵

火龍果,英文Pitaya,本名青龍果、紅龍果。原產於中美洲熱帶。火龍果營養豐富、功能獨特,它含有一般植物少有的植物性白蛋白及花青素,豐富的維生素和水溶性膳纖維。火龍果樹為仙人掌科的三角柱屬植物,原產於巴西、墨西哥等中美洲熱帶沙漠地區,屬典型的熱帶植物。火龍果是一種由南洋引入台灣,再由台灣改良引進海南省及大陸南部廣西、廣東等地栽培的植物。火龍果因其外表肉質鱗片似蛟龍外鱗而得名。她光潔而巨大的花朵綻放時,飄香四溢,盆栽觀賞使人有吉祥之感,所以也稱“吉祥果”。

名字簡介

火龍果樹火龍果樹
火龍果的稱呼,各地不一樣。英文名pitaya,拉丁名:Hylocereusundatus。
火龍果,又叫青龍果、紅龍果,因其外表肉質鱗片似蛟龍外鱗而得名。是仙人掌科的三角柱屬植物量天尺的果實,有紅皮白肉、紅皮紅肉和黃皮系列,以紅皮紅肉和黃皮系列為佳。
火龍果。原產中美洲,是熱帶、亞熱帶的著名水果之一。後傳入越南、泰國等火龍果
東南亞國家和中國的台灣省,目前大陸的海南、廣西、廣東、福建等省區也進行了引種試種,火龍果營養豐富、功能獨特,它含有一般植物少有的植物性白蛋白及花青素,豐富的維生素和水溶性膳食纖維。它呈橢圓形,直徑10~12cm,外觀為紅色或黃色,有綠色圓角三角形的葉狀體,白色、紅色或黃色果肉,具有黑色種子的水果。屬涼性。在自然狀態下,果實於夏秋成熟,味甜,多汁水兒。
因其肉色不同果肉可分成紅色、白色、黃色三種。
紅肉稱為紅龍果,白肉稱為玉龍果,黃肉稱為黃龍果。火龍果因其外表肉質鱗片似蛟龍外鱗而得名。所以一般人士把所有的顏色統稱火龍果,這其實是誤區,人們因食火龍果健康長壽,所以俗名叫長壽果,台灣有學者人認為,西方人士對“龍”這個名稱並無好感,故又稱仙蜜果更利於出口到歐美國家。“仙”示為仙人掌科,“蜜”為讚美詞而非蜜般濃甜。因其果型小巧圓潤,顏色紫紅艷麗,樣貌非常可愛,而被世人稱為“天香一號紅龍果”,又稱“中國抗癌水果之王”,因目前國內種植面積極少,且品質十分優良,口感極佳,故在國內北京上市後作為高檔水果銷售,價格居高不下,目前市面零售價格徘徊在每市斤16元—28元之間。

原產地區

原產於北美洲熱帶。火龍果營養豐富、功能很獨特,它含有一般植物少有的植物性白蛋白及花青素,豐富的維生素和水溶性膳食纖維,可以防止“都市富貴病”的蔓延。紅龍果樹為仙人掌科的三角柱屬植物,原產於巴西、墨西哥等中美洲熱帶沙漠地區,屬典型的熱帶植物。紅龍果是一種由南洋引入台灣,再由台灣改良引進海南省及大陸南部廣西、廣東等地栽培的植物。它光潔而巨大的花朵綻放時,芳香四溢,盆栽觀賞使人有吉祥之感,所以也稱“吉祥果”,營養評價:根據營養專家黎黍勻分析,火龍果生命力指數為25.05,證明所吃食物具有增強人體生命力作用,紅龍果的防病指數為4.61,證明所吃食物對人體提高防病能力,影響微弱。

植物傳說

火龍果樹火龍果樹
量天尺是一種蔓騰類仙人掌屬的熱帶植物,原產於中美洲的哥斯大黎加、瓜地馬拉、巴拉馬、厄瓜多、古巴、哥倫比亞等地,不僅以長壽、強韌及美麗著稱,更有絕佳的營養美容來源。當地廣泛流傳的傳說中指出,量天尺是一種強而有力的營養象徵,阿茲特克人的一則傳說中便細述了量天尺對一名婦女具有多大的力量,當一位貧苦的阿茲特克婦女在熱辣難忍的沙漠中迷路,疼痛而呼救無門,處境十分危險,正在她陷入絕望奄奄一息,幻覺中慢慢進入另一個世界的路上,悠悠中聽到一股上天傳來卻十分清晰有力的聲音!那聲音告訴她趕快食用身旁的植物!趕快食用身旁的植物!它艱難地伸手去摸,已睜不開眼的她卻幻覺到身旁全是盤枝錯落、蔓延無度的量天尺,在這片特別酷熱的沙漠上幾乎沒有其它植物,它幻覺中看到閃爍的紅光,那是點綴在量天尺叢中星星點點的火龍果,如一把把獵獵躍動的火苗又如一顆顆卟卟跳動的心臟在此起彼伏地呼喊和激勵著她挺住!一習小風千百萬個滿懷抱擁巨大百合花的妙齡佳麗向它跑來!如夢如幻中,它的手觸摸到了一根吹來,它感覺到了一群群搖曳多姿的仙女和一簇簇溫莞燦爛的鮮花在眼前交替變換著,象是碧綠而肥厚的量天尺,當她神奇般使力拉扯並折斷它時,手被刺得血淋淋的了,但它沒有感覺疼痛,它似乎在被一種神奇的力量指使著,機械般地啃咬著這支肥厚的量天尺,又吃下了一顆鮮紅奪目的火龍果,就在這近午時分,太陽更顯毒狠的時刻,神奇的事件發生了!這位阿茲特克婦女甦醒過來了,體力快速恢復了,幾近乾裂的嘴唇魔幻般紅潤起來,並如波浪式地漸次傳遍全身,順利的走出沙漠!
這位阿茲特克婦女的傳說從此代代相傳下來,量天尺被人們奉為神仙草,火龍果亦被稱為神仙果、仙蜜果,無論其枝條、花朵、果實還是根系都成為當地人們不可缺少的獨具藥食功能的特別作物。作為一種神聖的象徵,量天尺火龍果被世人敬重,這個傳統後來隨著歐洲殖民主義在全球的侵略擴張而傳遍了全球。火龍果在人類可食植物果實中位居上流,並蘊意吉祥、健康、富貴、長壽等人類眾多美好的理想,人們無論是拜見親友還是探望病人,隨手攜帶的果籃中央必備一隻火龍果,預示著諸多良好祈望,無論上至國家領導還是普通百姓,供奉祖先時都常離不開火龍果。

傳入中國

火龍果起源中美洲熱帶雨林地區,為仙人掌科量天尺屬和蛇鞭屬植物,後由法國人、荷蘭人傳入越南、泰國等東南亞國家以及我國台灣省。
火龍果原產於巴西、墨西哥等中美洲熱帶沙漠地區,在貴州火龍果南部紅水河谷、南北盤江兩岸茁壯成長,艷麗的紅色打破了喀斯特山區石頭山上單調的色彩,火龍果耐瘠、耐旱、嗜鈣,適應性強的特性使得它穩穩紮根貴州南部低熱河谷山區。
貴州獨特的氣候、生態環境孕育了貴州火龍果富含膳食纖維和鈣、鋅、硒等營養元素,具有低脂肪、低熱量等特點,是現代人最理想的消費果品之一,先後獲成都國際農業博覽會金獎、第三屆貴州農產品展銷會名特優產品稱號,中央電視台、貴州電視台、人民日報、貴州日報等媒體作了大量報導,貴州火龍果的優良品質和獨特風味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普遍認可。它是貴州精品水果產業十二五期間重點發展的樹種之一,到2015年,全省優勢區域火龍果種植面積將達到30萬畝,使貴州成為中國最大的火龍果標準化生產基地。

營養價值

火龍果樹火龍果樹
1.火龍果中花青素含量較高。花青素是一種效用明顯的抗氧化劑,它具有抗氧化火龍果
火龍果
、抗自由基、抗衰老的作用,還具有抑制腦細胞變性,預防痴呆症的作用。
2.火龍果中富含一般蔬果中較少有的植物性白蛋白,這種有活性的白蛋白會自動與人體內的重金屬離子結合,通過排泄系統排出體外,從而起解毒的作用。此外,白蛋白對胃壁還有保護作用。
3.火龍果富含維生素c,可以消除氧自由基,具有美白皮膚的作用。
4.火龍果是一種低能量、高纖維的水果,水溶性膳食纖維含量非常豐富,因此具有減肥、降低膽固醇、潤腸、預防大腸癌等功效。
5.火龍果中含鐵元素量比一般水果要高。鐵元素是製造血紅蛋白及其他含鐵物質不可缺少的元素,對人體健康有著重要作用。
6.火龍果中芝麻狀的種子有促進胃腸消化的功能。
7.火龍果果實和莖的汁對腫瘤的生長、病毒感染及免疫反應抑制等病症表現出了積極作用。
8.火龍果富含大量果肉纖維促進眼睛健康,火龍果的糖分比想像中的要高一些,需要注意的是糖尿病人不宜多吃。

盆栽條件

1.火龍果種子的發芽溫度是25°左右。
2.要選擇顆粒比較幼細的培養土,也可以用市售的播種土代替。
3.一定要將附在種子上的果肉和膠質清除乾淨,否則發芽時易長黴菌。
4.做造型小盆栽,種子要鋪得密一些,尤其是邊緣的部分,否則種出來稀稀鬆松,會失去美感。
5.因為杯子沒有底孔,所以不要用水壺直接澆水以免澆水過量,2-3天用噴壺噴水一次就可以了。

種植管理

培育管理

火龍果主要採用扦插苗或嫁接法繁殖。
1.扦插苗:以春季最適宜,插條選生長充實的莖節,截成長15cm的小段,待傷口風乾後插入沙床,約15~30天可生根,根長到3~4cm時移植苗床。
2.嫁接苗:選擇無病蟲害、生長健壯、莖肉飽滿的量天尺做砧木,于晴天進行嫁接。將火龍果莖用刀切平面,把接穗插入,對準形成層,用棉線綁牢固定,在28~30℃條件下,4~5天傷口接合面即有大量愈傷組織形成,接穗與砧木顏色接近,說明二者維管束已癒合,嫁接成功,而後可移進假植苗床繼續培育。
3.苗期管理:育苗床宜選通風向陽、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田塊,整細作畦,畦帶溝90cm,667平方米施腐熟雞糞或牛糞1500~2000kg,摻入穀殼灰1000kg,充分攪勻,在整地時施於畦面以下10~20cm的表土層;其後再施100~150kg鈣鎂磷肥,用鋤頭充分攪拌,施於4~5cm深的表土層中,然後把小苗按株行距3cm種於苗床,澆透水,並噴灑500倍多菌靈1次,每隔10~15天施5~7kg複合肥,等長出第一節莖肉飽滿的莖段,即可出圃。

栽培管理

火龍果為熱帶植物,喜光耐陰、耐熱耐旱、喜肥耐瘠,其莖火龍果樹貼在岩石上亦可生長,植株抗風力極強,只要支架牢固可抗颱風,667㎡栽300~400株,每4株中間埋1根20厘米見方,高2米的水泥柱作支架即可。
火龍果可適應各種土壤,但以含腐殖質多,保水保肥的中性土壤和弱酸性土壤為好,為使其種植後生長旺盛,必須多施消毒殺菌發酵的人畜禽糞有機肥,苗期施鈣鎂磷肥和複合肥,用量根據植株大小而定。
火龍果在溫暖濕潤、光線充足的環境下生和迅速,春夏季露地栽培時應多澆水,使其根系保持旺盛生長狀態,在陰雨連綿天氣應及時排水,以免感染病菌造成莖肉腐爛。火龍果耐0℃低溫和40℃高溫,為保證其常年生長和多次結果,儘量達到適宜溫度20~30℃,北方種植必須建溫室大棚,冬季夜間溫度不低於8℃。夏季可不揭掉塑膠膜,但必須通風。火龍果園不必翻耕,及時剪除雜草即可。火龍果蠟質層厚,外觀光滑,免套袋,省工省時。火龍果一般無蟲害發生,偶爾根部有線蟲,莖葉有紅蜘蛛,及時防治即可。
火龍果從開花到果實成熟,約30天,當果實由綠色逐漸變紅色,果實微香、鮮艷時,就可採收。

田間管理

火龍果栽後12~14個月開始開花結果,每年可開花12~15次,4~11月為產果期,謝花後30~40天果實成熟,單果重500~1000g,栽植後第2年每柱產果20個以上,第3年進入盛果期,管理水平較高的,單產可達2500kg/667㎡。其高產栽培要點如下:
1.薄肥勤施:由於果實採收期長,每年都要重施有機肥,氮、磷、鉀複合肥要均衡長期施用。開花結果期間要增補鉀、鎂肥,以促進果實糖分積累,提高品質。結果期保持土壤濕潤,樹盤用草或菇渣覆蓋。天氣乾旱時可以葉面噴施500倍追肥郎替代根部追肥,3~4天灌一次水。
2.摘心:當枝條長到1.3~1.4m長時摘心,促進分枝,並讓枝條自然下垂。
3.間種與人工授粉:種植火龍果時,要間種10%左右的白肉類型的火龍果。品種之間相互授粉,可以明顯提高結實率。若遇陰雨天氣,要進行人工授粉。授粉可在傍晚花開或清晨花尚未閉合前,用毛筆直接將花粉塗到雌花柱頭上。
4.修剪枝條:每年采果後剪除結過果的枝條,讓其重新發出芽,以保證來年的產量。
5.病蟲害防治:火龍果病蟲較少,幼苗期易受蝸牛和螞蟻危害,可用殺蟲劑防治;在高溫高濕季節易感染病害,出現枝條部分壞死及霉斑,可用粉銹寧、強力氧化銅等防治,效果良好。

存儲方法

較為成熟的火龍果,買回家後直接放入冷藏即可,反之,則可放在室溫下催熟。
除了重量,還要挑胖胖的,不要挑瘦長型的,越胖代表越成熟,這樣真的會比較甜,比較不會有那種生味。
也就是說火龍果好吃不好吃,跟品種有關係。紅皮紅肉的火龍果,就比紅皮白肉的好吃,糖分達15度以上,味清甜而不膩。個大,飽滿,中間渾圓並凸起,果皮外象鱗一樣的片片外翻為上品,而且要挑捏起來有一點點軟的(不要太軟,否則切開會暴汁),這樣的火龍果會好吃,比較甜。

病蟲防治

腐爛病(白絹病),可以由蟲口傷造成,或由機械傷後在長期陰火龍果雨環境中形成。腐爛病可用刀具切除患部,或用刀將潰爛組織剖開引流(晴天高溫時),讓傷品自然乾燥或塗硫磷粉防治。一般設施栽培,濕度過大,易得煙煤病。應加強通風,用清水將患處清洗掉。冬季溫棚設施通常高溫乾燥,易誘發紅蜘蛛。要保持一定的濕度。如果蟲口密度大時,可用40%氧化樂果1000~1500倍液防治。

挑選方法

火龍果可以分為三類:白火龍果紫紅皮白肉,有細小黑色種子分布其中,鮮食品質一般;紅火龍果紅皮紅肉,鮮食品質較好;黃火龍果黃皮白肉,鮮食品質最佳。
火龍果越重,代表汁多、果肉豐滿,所以購買火龍果時套用手秤秤每個火龍果的重量,選擇越重的越好。
表面紅色的地方越紅越好,綠色的部分也要越綠的越新鮮,若是綠色部分變得枯黃,就表示已經不新鮮了。
除了重量,還要挑胖胖的,不要挑瘦長型的,越胖代表越成熟,這樣真的會比較甜,比較不會有那種生味。
火龍果好吃不好吃,跟品種有關係。紅皮紅肉的火龍果,就比紅皮白肉的好吃,糖分達15度以上,味清甜而不膩。個大,飽滿,中間渾圓並凸起,果皮外象鱗一樣的片片外翻為上品,而且要挑捏起來有一點點軟的(不要太軟,否則切開會爆汁),這樣的火龍果會好吃,比較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