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麻仁丸

火麻仁丸,中醫方劑名。出自《普濟方》卷三十九。主治積年心腹氣、肺氣、腳氣、冷熱氣、痃癖氣,不能飲食,縱食不消,臟腑不調,大腸秘澀。

組成

火麻仁(另研如膏)三兩,川大黃(銼炒)、訶黎勒皮各三兩,人參(去蘆)、陳橘皮(湯浸,去白,焙)各一兩。

用法用量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前薑湯送下。如未利,加至三十丸;酒送下亦得。

主治

積年心腹氣、肺氣、腳氣、冷熱氣、痃癖氣,不能飲食,縱食不消,臟腑不調,大腸秘澀。

附方

名稱:火麻仁丸

組成:火麻仁、杏仁、芍藥、枳實、厚朴、大黃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服

主治:痔瘡

出處:《名醫百病良方經典珍藏版》

功用:益氣健脾,潤燥滑腸

名稱:火麻仁丸

組成:火麻仁、大黃、木香、檳榔、枳殼

用法:為末,煉蜜丸,梧桐子大,空心,溫水下二、三十丸

主治:治婦人腸胃風結,大便常秘

出處:《古今醫統大全下冊》

中藥方劑之火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