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粉葛

火山粉葛

粉葛類,為豆科多年生藤本植物,生長於物產豐富的廣東省韶關市曲江區大塘鎮火山地區,故稱火山粉葛。火山粉葛是天然綠色保健食品,具有澱粉含量高、無渣、質鮮、肉嫩、味美的特點,而且營養價值很高,富含蛋白質、胺基酸及多種微量元素,不僅可作上等餐料,還具有清熱、養肝、理氣、養顏等醫用功效。

產地環境

粉葛,也叫葛根,適應性強,適於溫暖潮濕的生長環境。葛根喜溫耐熱,在充足的陽光下長勢極強,莖粗壯,分枝較多。特別是境內土層深厚、肥沃、排水性良好的紅壤土是葛類作物生長的最優環境。
火山粉葛原產地火山村位於廣東省韶關市曲江區大塘鎮曲江區地處南嶺山脈南
火山粉葛種植基地
麓的山地丘陵地帶,廣東省北部,韶關市中部,地跨北緯24°27′42″至25°08′,東經113°6′22″至113°59′57″。地理上處於北回歸線以北,南嶺山間盆地,南離海洋較遠,北被南嶺山脈阻隔,屬中亞熱帶季風型氣候區,有明顯的濕熱和乾冷的大陸性氣候。全年盛行南北氣流,春秋季風吹偏南風與偏北風互為交替,夏季偏南風為主,冬季偏北風為主,冷暖交替明顯,夏季長、冬季短,春秋不長,形成溫暖、熱量足,雨量豐富、濕度大,無霜期長的特點。由於緯度較低,太陽輻射的高角度較大,地面所獲太陽輻射熱量豐富,多年平均,年總輻射量111.4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降雨量1640毫米,年蒸發量1530毫米,多年平均乾旱指數為0.72,屬濕潤地區。境內山地屬南嶺山脈南支,地勢較平緩,大部分表土、土層較深厚,面積約50多萬畝,是丘陵紅壤土分布區。由於氣候溫暖、濕潤、多雨,使植物生長繁茂,有利於有機質的分解與合成。土壤養分較高。境內水資源豐富,空氣、水質優良,土壤保護較好,水土流失較輕,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屬於粉葛的適生區域。

品質特點

火山粉葛與其它地方的一般粉葛相比,澱粉含量多,無渣、質鮮、
火山粉葛
肉嫩。外觀上看,火山粉葛與普通的粉葛相比,普通的粉葛紋路粗,有小許液體溢出;而火山粉葛表面光滑,纖維紋比較幼細、潔白、乾爽,富含蛋白質、胺基酸及多種微量元素,而且具有潤腸、清熱的效果,是廣東省有名的煲湯湯料。火山粉葛煲鯪魚、火山粉葛扣肉、火山粉葛豬爪湯、清蒸火山粉葛等等,都是餐館的招牌菜,很受遊客的青睞。特別是以火山粉葛製作粉葛扣肉,入口鬆化,甘香濃郁,別有風味,深受客人們的喜愛。

歷史淵源

粵北山區的曲江區早在公元前1-3世紀的周朝時就有上山採掘野生粉葛,並用其莖的纖維織成葛布。據民間考究,火山地區早在20世紀末的清朝末年就開始人工種植粉葛,逐漸培育出火山粉葛無渣、清甜的優良特性。從而聞名於廣東地區,還留下了:“山清水秀火山鄉,盛產粉葛名遠揚。葛汁扣肉香千里,濃郁沁脾盪迴腸。童叟閒來齊挖葛,暮歸手攬肩還扛。晚間恰逢數買主,粉葛統銷心旌盪”的詩句。

生產情況

曲江縣大塘鎮火山地區一帶,過去以採集野生粉葛為主,後逐步純化為人工種植。為促進生產發展,曲江區充分利用韶關山區農產品資源豐富的優勢,積極引導種植戶(企業)發展特色農產品,引導他們做大做強,2007年3月29日,“韶關市曲江區金葛火山粉葛種植基地”合夥企業登記註冊成立。該企業地處韶關市曲江區大塘鎮竹園村委廟背山,占地13000平方米,投資10萬元種植“火山粉葛”。2008年11月成立“火山粉葛專業合作社”,其品牌“火山無渣粉葛”並獲國家“無公害蔬菜”與“原產地”認證。2009年,曲江區還組織制定了《火山無渣粉葛生產操作規程》標準,進一步規範了火山無渣粉葛的種植栽培,推進火山無渣粉葛標準化建設,推動高產高效種植。產品暢銷港澳、廣州、深圳等地,已經成為推動當地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的支柱產業和主導產業。

地理標誌保護

基本信息


項目

內容

地理標誌產品名稱

火山粉葛

地理標誌類別

國家質檢總局地理標誌

保護範圍

為廣東省韶關市曲江區大塘鎮所轄行政區域

批准時間

2010年4月6日

專用標誌使用

向廣東省韶關市曲江區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的申請,經廣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由國家質檢總局公告批准。火山粉葛的法定檢測機構由廣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負責指定。

批准文號

中國國家質檢總局公告2010年第30號

質量技術要求

(一)種源。
當地粉葛地方品種。選擇無病、粗壯、芽眼飽滿的中部莖節做種苗。
(二)立地條件。
選擇土壤類型為粘壤,排灌方便,土層疏鬆,質地均勻的塊地。有機質含量≥2.84%,pH值在4.26至6.05,土層厚度≥60cm。
(三)栽培管理。
1、插條選擇:在收穫時,選擇健壯、無病枝條作為種苗,在陰涼乾燥涼棚內放好。
2、育苗:2月1日至2月10日,把種苗的藤條中部在插植前剪下成2寸左右包含兩個芽眼的芽條,以3×3cm的密度插植在有機質≥4%、營養土厚度≥10cm的苗床上。插後覆蓋營養土1cm至1.5cm,覆蓋營養土後灑水淋濕,覆蓋稻草,幼苗長出後撤除稻草。
3、定植:3月5日至3月10日,將幼苗直插入土,深度以葛芽剛好貼地面為準。每667㎡(畝)定植1000至1100株,行距1.2m至1.6m,株距0.4m。
4、施肥:增施腐熟家欄肥,每667 m2(畝)施用≥500kg。
5、植株調整:4月5日至10日,在兩株之間插一條籬,高度2m,每667m2(畝)使用600至800條籬。選擇一條壯苗留下,其餘弱苗除去,並引葛蔓上籬。6月5日至10日左後,挖開植株基部地堆,露出葛根頭部,讓陽光照射,並選葛形好的壯葛、每科留葛1至2條。
(四)採收及貯藏。
12月上旬,當粉葛葉片大部分變黃時,選擇晴天進行收穫。貯藏採用泥土埋藏方法,把粉葛整齊排列於草棚下,用泥土覆蓋10cm左右。在儲藏過程中注意保持泥土濕度在35%至65%,貯藏期不超過6個月。
(五)質量特色。
1、感官特色:形狀長條形、無分叉,肉質乳白色,口感綿軟細嫩,帶糯(粘)性,味道甘甜,無渣,無異味。
2、理化指標:以乾基計,蛋白質≥2.49%,可溶性固形物≥8.8%,粗纖維≤1.07%,澱粉≥30.8%,水分≤58.4%。
3、安全要求:產品安全指標必須達到國家對同類產品的相關規定。
(名片圖來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