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木亞菊

灌木亞菊

灌木亞菊(Ajania fruticulosa (Ledeb.) Poljak.),菊科,亞菊屬的一種植物。小半灌木,高8—40厘米。老枝麥稈黃色,花枝灰白色或灰綠色,被稠密或稀疏的短柔毛,上部及花序和花梗上的毛較多或更密。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種中文名:灌木亞菊
海拔:550-4400
命名來源:[Not.Syst.Herb.Inst.Bot.Acad.URSS17:428.1955]
中國植物志:76(1):123
組中文名:亞菊組
組拉丁名:Sect.Ajania
亞族中文名:菊亞族
亞族拉丁名:CHRYSANTHEMINAEO.Ttoffm.

形態特徵

小半灌木,高8—40厘米。老枝麥稈黃色,花枝灰白色或灰綠色,被稠密或稀疏的短柔毛,上部及花序和花梗上的毛較多或更密。中部莖葉全形圓形、扁圓形、三角狀卵形、腎形或寬卵形,長0.5—3厘米,寬1—2.5厘米,規則或不規則二回掌狀或掌式羽狀3—5分裂。一、二回全部全裂。一回側裂片1對或不明顯2對,通常3出,但變異範圍在2—5出之間。中上部和中下部的葉掌狀3—4全裂或有時掌狀5裂,或全部莖葉3裂。全部葉有長或短柄,末回裂片線鑽形,寬線形、倒長披針形,寬o.5—5毫米,頂端尖或圓或鈍,兩面同色或幾同色,灰白色或淡綠色,被等量的順向貼伏的短柔毛;葉耳無柄。頭狀花序小,少數或多數在枝端排成傘房花序或復傘房花序。總苞鍾狀,直徑3—4毫米。總苞片4層,外層卵形或披針形,長1毫米,中內層橢圓形,長2—3毫米。全部苞片邊緣白色或帶淺褐色膜質,頂端圓或鈍,僅外層基部或外層被短柔毛,其餘無毛,麥稈黃色,有光澤。邊緣雌花約5個,花冠長2毫米,細管狀,頂端3一(5)齒。瘦果長約l毫米。花果期6一10月。

生存環境

生於荒漠及荒漠草原,海拔550—4400米。

本種提示

這是一個多型種,有相當多的地區性居群。比較典型的是甘肅會寧地區的居群,植株非常矮小,高僅8厘米,葉極小,長僅0.5厘米,這是一種特定條件下的一種矮化生態型,曾被當作過獨立的(TanacetumauTeoglobosumW.W.SmithetFarrer)種。新疆北部的灌木亞菊常表現出更明顯的小半灌木性質,葉兩面淡綠色,有稀疏的毛,末回裂片線鑽形,頂端尖。西藏改則縣的植株,更顯示出強大的粗壯的主根系,大部分葉傾向於3全裂。而A·gracilis(Hook.F.EtThoms.)Poljak.(TanacetumgracileHook.F.EtThoms.)可能是分布在中國西藏象泉河河谷至克什米爾地區(拉達克)一帶的灌木亞菊的另一種變異式樣,頭狀花序更小而更多,基部更多分枝,且分枝大部分木質化。

菊科·亞菊屬植物

亞菊屬(Ajania),菊科、管狀花亞科、春黃菊族植物,約30種,主要分布我國除東南半壁以外的廣大地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