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奇湖

彼奇湖

彼奇湖(Pitch Lake)是一個奇特的自然瀝青湖泊,該湖泊位於加勒比海的特立尼達島的西南方。這個湖沒有一滴水,有的卻是天然的瀝青,因此人們稱其瀝青湖。彼奇湖被認為為旅遊勝地,每年吸引大約20,000位參觀者。它已經被比作“壞停車場”並且已經被叫為“在加勒比海里的最醜陋的旅遊勝地”。

基本信息

概述

彼奇湖 彼奇湖

彼奇湖坐落在加勒比海多巴哥特立尼達島,距首都西班牙港約96公里。這個湖面積大約有44 公頃,報告寫說是75 米深,但是鑽到90~100米深仍然都是瀝青,所以深度沒人確定,湖中瀝青存量達1200萬公噸。

彼奇湖被認為為旅遊勝地,每年吸引大約20,000位參觀者。它已經被比作“壞停車場”並且已經被叫為“在加勒比海里的最醜陋的旅遊勝地”。它也開採出最優質的道路建設瀝青。

起源

彼奇湖的起源是與深斷層有關,加勒比板塊在下面的隱沒帶與巴貝多弧有關。這個湖沒被廣泛地研究,但是據說這個湖是在兩個斷層的交界,讓沉積在深層的油被擠壓上來。而且經常會有一些史前動物化石之類的湧上來。

在瀝青上活躍的細菌會在低壓瀝青里產生石油。

地貌特徵

彼奇湖的湖面看上去像一系列黑暗灰色的褶皺,褶皺之間的低洼地逢下雨時便成了集水的水塘。瀝青湖時刻在移動,因為瀝青不斷從中部向周邊滲流,偶爾發出撲通聲和氣體受力外逸時的氣泡噗噗聲。瀝青湖占地44萬平方米,深約82米。它是5000萬年前由海底生物腐殘餘物質所形成的。這些殘餘物分解成碳氫化合物,滲入岩石中。隨後地殼運動使這們抬升地球表面。受太陽熱烤後,其質地變硬,人可以在上面行走。

蘇美爾人將瀝青用作膠合物,巴比倫人用它作為浴池、樓梯和路面的防水材料。特立尼達瀝青湖已開採100多年了,但並沒有跡象可表明這一點,因為新的瀝青又不斷滲入並填滿開採溝槽。

這個湖面積大約有40公頃,報告寫說是75公尺深。這個湖的神奇之處在於湖中瀝青“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自1860年以來,人們已不停地開採了100多年,被運走的瀝青多達9000萬噸,而湖面並未因此而下降,據地質學家考察和研究,該湖至少深100公尺,如果按每天開採100噸計算,再開採200年也不會采盡,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天然瀝青湖。

景觀特點

彼奇湖最有名的要數它那取之不完的瀝青。瀝青是一種主要由碳和氫組成的化合物,它既有天然存在的,也可以用化工方法從石油、煤炭、脂肪等物質中提取。瀝青最為人們熟悉的用途就是鋪在公路或建築屋頂上。天然瀝青作為一種礦物,廣泛分布在世界各地。瀝青湖就是露出地面的天然瀝青礦床。地下的石油有時會冒出地表面,這被稱為“油苗”。

油苗是一種尋找石油的重要標誌。油苗中會有一些容易揮發的物質,當這些較易揮發的物質蒸發後就留下了稱為重油混合物的東西。這就是我們看到的瀝青湖。比較著名的瀝青湖是委內瑞拉的瓜諾科湖,它的面積有400多公頃,含有600萬噸瀝青。一般瀝青湖都是過去遙遠時期油苗形成的產物,它的瀝青儲量已經固定下來;但也存在目前仍然不斷有新原油繼續補充到瀝青湖中的情況,如特立尼達島上的瀝青湖。

探索發現

彼奇湖 彼奇湖

250多年前,外來文明第一次闖入這裡。一些西班牙拓荒者將其命名為拉布雷瀝青湖。

1906年一隊考古學家驚喜地發現,瀝青湖底整整埋藏了幾萬年的動物歷史。從那時起,科學家在方圓不到0.4平方公里的區域內,對100多個瀝青坑進行發掘。隨著發掘的深入,發現的寶藏越來越多。

瀝青湖內物種之豐富令人嘆為觀止。已確認的350萬件動植物化石中,至少包括231種脊椎動物、234種無脊椎動物和159種植物。至今挖掘出的骨化石總重量已超過了100噸。它們像矩陣一樣層層堆積。拉布雷瀝青湖因此被稱為世界上最豐富的冰河期物種化石研究寶庫 

此外這裡還發現了人類的足跡。大約1萬年前,一名30歲左右的印第安婦女不幸遇害,屍骨被拋進了瀝青湖。經考證科學家提出結論,這名婦女的體型特徵與加州峽島印第安人相近。

對瀝青湖的發掘和研究還在進行中。瀝青湖至今還在活動,在暖和的季節瀝青變軟,經常有蜥蜴松鼠黃鶯麻雀等難抵誘惑落入“陷阱”。有時,湖面還會不斷有氣泡像溫泉般湧出。

發現化石

彼奇湖 彼奇湖

此外這裡還發現了人類的足跡。大約1萬年前,一名30歲左右的印第安婦女不幸遇害,屍骨被拋進了瀝青湖。經考證科學家提出結論。這名婦女的體型特徵與加州峽島印第安人相近。可以肯定,當時的印第安人已經利用這些天然的瀝青裝飾器皿、修補漏洞和維修棚屋。瀝青湖內物種之豐富令人嘆為觀止。已確認的350萬件動植物化石中,至少包括231種脊椎動物、234種無脊椎動物和159種植物。至今挖掘出的骨化石總重量已超過了100噸。它們像矩陣一樣層層堆積。僅4號瀝青坑就發現了174匹狼、90隻劍齒虎、14匹馬、8隻駱駝和7頭獅子骨骸化石,拉布雷瀝青湖因此被稱為世界上最豐富的冰河期物種化石研究寶庫。

然而在拉布雷瀝青湖中卻沒有發現恐龍。原來數百萬年前,洛杉磯和拉布雷瀝青湖地區一直沉睡在太平洋底。恐龍滅絕很長時間以後,約10萬年前,這片地區才由於地殼運動成為陸地。又經過了幾萬年,地下的原油通過裂縫滲漏出來,並逐漸形成了焦油瀝青沉積層。

對瀝青湖的發掘和研究還在進行中。瀝青湖至今還在活動,在暖和的季節瀝青變軟,經常有蜥蜴、松鼠、黃鶯、麻雀等難抵誘惑落入“陷阱”。有時,湖面還會不斷有氣泡像溫泉般湧出。誰能想到,這裡曾凝固了數萬年來關於地球上整個生物鏈的歷史呢?猛獁象、劍齒虎、懼狼這些動物是如何滅絕的?是環境的突變,還是病毒,或是人類的到來?人們無法確定,但卻一直在思考。因為人類需要知道,下一個滅絕的生物將是什麼。

動物殺手

拉丁美洲加勒比海的東南端,有一個叫巴哥的小島,島上有一個面積僅0.47平方公里的小湖。同一般的湖泊不同的是,這個湖表面平坦,上面覆蓋了一層硬化了的瀝青。原來,由於地殼運動,岩層破裂地下石油和天然氣溢出,並通過裂縫,湧進死火山口,滿溢成湖。最後,油氣揮發,殘渣成為瀝青。這個以盛產黑乎乎的天然瀝青聞名於世的小湖,被人們稱為“瀝青湖”。

令科學家們感興趣的,不僅僅是瀝青湖奇特的形成方式,還因為瀝青湖每年都要“吃掉”大量動物。有獅子、老虎、豹子等體形較大的動物,也有狐狸、狼、鬣狗,甚至水鳥等體形較小的動物。經過長時間的跟蹤拍攝,科學家們終於為世人揭開了這個謎底。

每年隨著季節轉換,瀝青湖呈現出不同的樣子。雨季來到,雨水積在湖面上,顯得碧波蕩漾;旱季降臨,水被蒸發掉,瀝青被曬乾,只有凹處還留有一些水坑,水坑中有水草偶爾還能找到小魚。這樣,便引來了喜歡吃小魚的鳥。一隻鳥吃飽了小魚,準備站在湖面上休息,結果被瀝青黏住了雙腳,鳥越掙扎,瀝青便黏得越緊,終於,鳥不再動彈。不久,鳥被機靈的狐狸發現了。為了吃到可口的鳥肉,狐狸不顧一切地沖了過去,結果狐狸也被瀝青黏住了。

狐狸越掙扎,瀝青便黏得越緊,最終狐狸倒在了瀝青湖裡不再動彈,嗅覺靈敏的鬣狗和狼幾乎同時發現了死去的狐狸。為了爭搶獵物,鬣狗和狼在瀝青湖面惡戰了一場,結果都被瀝青牢牢地黏住了。在食物奇缺的乾旱季節,當豹子、老虎、獅子們發現這么多的獵物時,再也忍不住了,衝過去一飽口福,結果無一例外地喪生於瀝青湖。

儘管每年都有大量動物死於瀝青湖,但仍然有很多動物前仆後繼地朝瀝青湖奔去。原因都是禁不住那湖裡美味食物的誘惑。在這個世界上,對人的誘惑實在太多了,其中很多誘惑就像瀝青湖一樣致命。雖然很多人明白這個道理,卻很難管住自己奔向瀝青湖的雙腳。

摘自《環球時報

旅遊

彼奇湖是來到特立尼達島的客人必去的景點之一,說是湖,卻幾乎沒有水,湖裡積蓄的全是瀝青。瀝青湖時刻在移動,因為瀝青不斷從中部向周邊滲流,偶爾發出撲通聲和氣體受力外溢的噗噗聲。湖面有的地方被太陽炙烤質地變硬,承受得住人的重量。特立尼達島屬於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共和國,位於加勒比海。該國面積5000平方公里,人口120萬。瀝青湖又叫彼奇湖,面積44萬平方米,深約82米,湖中瀝青儲量達1200萬噸,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瀝青產地。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的主島。與委內瑞拉東北部海岸相望,最近處僅11公里。面積4,828平方公里。人口101.6萬(1980)。1532年起淪為西班牙殖民地,後被英、荷、法侵占,1802年成為英國殖民地。1962年獨立後成為該國領土的主要部分。島上北部、中部、南部有三條大致東西向的低山脈,最高峰為北部山脈的阿里波山(940米)。向南地勢降低,大部分地方為不超過150米的低平原。沿海多沼澤。熱帶氣候,炎熱潮濕,有乾季。河流短促、經濟以石油工業為主。南部石油帶(面積約2,000平方公里)及沿海大陸架富藏石油和天然氣,西南部有聞名世界的瀝青湖。煉油能力超過開採能力,主要煉油中心和石油輸出港是皮埃爾角、福廷角和拉布雷阿,均在西南部帕里亞灣岸。農作區主要分布在中部平原,甘蔗為傳統經濟作物。

圖片欣賞

彼奇湖 彼奇湖 彼奇湖 彼奇湖
彼奇湖 彼奇湖 彼奇湖 彼奇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