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州市文化館

瀘州市文化館(原名瀘州市民眾藝術館)始建於1984年,是瀘州市公益性全額撥款文化事業單位,擔負著民眾文化活動的組織、輔導、培訓、調研、民間文化遺產收集整理工作。1992年被四川省文化廳評為一級民眾藝術館,1997年被評為全省地市級唯一一個特級民眾藝術館,並被授予全省文化系統文明服務示範視窗稱號,2008年被國家文化部評為三級文化館,同年被評為市級文明單位和區級平安單位。在2009年、2010年度目標考核中被市文化新聞出版局評為一等獎,2010年被市文化新聞出版局評為先進集體。

設施設備

現有辦公活動陣地5102平方米,其中,培訓用房2000多平方米,多功能廳(藝術劇場,座席800餘座)1000平方米。配有照相機3台、攝像機1台、劇場音響設備1套、廣場文化活動設備1套、電腦18台(其中8台手提式)、鋼琴2台。僅多功能廳在市民眾文化活動和地方政治、經濟建設中發揮了具大的作用。

開展活動

每年在此舉辦和接待各類演出、演講、畫展、會議等活動數百場次。同時,我們充分利用我市幾個公共廣場,開展豐富多彩的廣場民眾文化活動,極大地豐富市民和基層民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僅以2007年為例,本館利用陣地設施設備全年開展大型民眾文化活動30次,舉辦各類培訓活動150餘次,利用節假日和重大紀念日積極開展文化惠民和送文化下鄉活動36次(其中通過市場動作方式組織、策劃的文化惠民活動達10餘場次),參與活動的民眾達數十萬人。有力地推動了全市民眾文化活動的開展。服務大眾,服務基層,開展好健康有益的民眾文化活動民眾文化陣地歷來都是先進的文化思想與腐朽落後的舊思想所爭奪的陣地,民眾文化活動開展的好壞可以直接反映出一個地區乃至一個民族的素質。因此,服務大眾、服務基層,開展好健康有益的民眾文化活動是文化館必須認真履行的職責。

近年來,文化館以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動占社會文化陣地,常年舉辦或承辦各類大型文化活動,如完成市委、市政府主辦、市文化局承辦的“新春團拜會”、承辦我市旅遊、文明城市創建、海峽兩岸文化交流文藝演出、農村文藝調演、職工集體舞大賽,主辦“酒城新音樂會”、“民眾文化廣場音樂會”、“為奧運喝彩晚會”、“瀘州市民樂團成立專場音樂會”、“雪花啤酒之夜廣場音樂會”、職工才藝競賽、歲月如歌中老年歌手賽、民間原聲態歌手大賽、“六一”少年兒童現場繪畫比賽、少兒楹聯大賽以及“和諧瀘州攝影作品展”等豐富多彩、形式新穎的廣場民眾文化活動,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發生後,我館迅速調整工作思路,立即投入抗震救災民眾文化活動的開展。一是組織動員館業務幹部和相關專業作者進行文藝創作;二是編排節目參與全市各種抗震救災文藝演出;三是積極策劃組織館辦抗震救災廣場民眾文化活動;四是充分利用館辦刊物《瀘州文苑》編輯抗震救災文藝特刊。這些活動的開展,不僅吸引了廣大市民參與我市民眾文化活動建設,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他們的精神文化需求,而且達到了鼓舞人們士氣、鼓勵人們進取,淨化
和提升人們心靈境界的寓樂於教的活動目的,取得良好的社會反響。

四川省文化館名錄

文化館,指文化活動中心,作用是開展民眾文化活動,並給民眾文娛活動提供場所。目前我國各省市基本都有文化館,並且隨著社會經濟發展,人們精神文化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文化館將被建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