濃洄街道

四川省廣安市廣安區濃洄街道辦事處始建於宋太祖開寶二年(9 6 9年),因濃溪河水流入渠江並在此迂迴而得名,至今已有千餘年的歷史。濃洄街道辦事處成立於一九九八年十一月,幅員面積2.3平方公里,轄7個社區居委會,總人口3.5萬人,城市建成區面積2平方公里。是廣安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基本信息

四川省廣安市廣安區濃洄街道辦事處地處中國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同志的故鄉,區委、區政府所在地,距小平故居三公里。濃洄始建於宋太祖開寶二年(9 6 9年),因濃溪河水流入渠江並在此迂迴而得名,至今已有千餘年的歷史。濃洄街道辦事處成立於一九九八年十一月,幅員面積2.3平方公里,轄7個社區居委會,總人口3.5萬人,城市建成區面積2平方公里。是廣安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特別是近幾年來,濃洄辦事處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努力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堅持貫徹“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弘揚“抓住機遇,團結拼搏,艱苦奮鬥,求實創新,建好廣安”的創業精神,轄區經濟社會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步入了發展的快車道。
改革不斷深入,城市經濟持續增長。國有企業強力推進產權制度改革,企業經濟效益逐漸走出低谷,個體私營經濟迅猛發展。個體工商戶達1238戶,私營企業36戶,市場繁榮,商貿活躍,老城區商貿中心的地位不斷得到加強,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達到5600元。
城市建設強力推進,城市面貌日新月異。舊城改造力度加大,城市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幾年來,在城市“雙創”活動中,配合相關部門,改造了新南門、暗橋等五個片區,拆除舊房10萬餘平方米,新建商住小區10個,面積12萬餘平方米,拓寬改造街道12條。高起點,高規格建成步行街6條,並全部實現了綠化、淨化、美化和亮化,每當夜晚,燈火輝煌,遊人如織,成了老城區一道亮麗的風景。果豐小區開發、濱江路改造工程建設如火如荼,城市面積不斷擴大。
社會事業協調發展,社區文化日益繁榮。科技工作面向經濟建設主戰場,加速了科技成果轉化。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逐步落實,學校硬體設施不斷改善,教學質量穩步提高,特別是小平同志的母校廣安中學近年來得到了較快的發展。文化市場健康活躍,“創先”“創特”成效顯著,1999年濃洄辦事處被省命名為“腰鼓之鄉”。社區文化日趨活躍,轄區內現有腰鼓、連響、舞蹈等業餘文化隊伍6支、200餘人,活躍在各個社區,極大地豐富了廣大市民的文化生活,促進了社區社會事業的全面發展。
旅遊資源十分豐富,旅遊產業逐步形成。轄區內現有文物、名勝古蹟9處,特別是鄧小平同志乘船離開廣安的東門口碼頭、少年就讀的母校廣安中學、親筆題名的翠屏公園,有豐富的文化底蘊和旅遊價值,既是遊客休閒的好去處,又是對青少年進行革命傳統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基地。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近年來,濃洄辦事處在上級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為今後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但離上級的要求以及兄弟鄉鎮、辦事處相比存在著一定的差距。為此,該街道抓住機遇,樹立先進理念,按照廣安市委工作戰略大轉移的要求,圍繞“一城、一江、兩片”的工作思路,切實做好各項工作,不斷開創辦事處工作的新局面。
“一城”即老城區的經營管理,主要做好整合管理隊伍,理順管理體制,推行物業管理等工作。“一江”就是渠江(濱江路)城區段旅遊資源的開發利用,大力發展旅遊業。“兩片”就是果年片區的開發建設和水塘堡步行街片區的商貿繁榮。強化招商引資工作的力度,加強城區經濟發展,把辦事處建成一個社會穩定、商貿活躍、文化繁榮、人民安居樂業的美好家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