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雄蟋蟀刷新動物交配頻度紀錄(圖)

澳大利亞雄蟋蟀刷新動物交配頻度紀錄(圖)

研究還發現其實這種直翅目癩蟋科雄蟋蟀極端高頻度的交配是被雌蟋蟀逼出來的,因為雌蟋蟀經常在雄蟋蟀射精後3秒鐘轉移精液到嘴裡並吃掉它們。 研究人員測量雄蟋蟀每次的射精量,並把最後的數據和在野外捉來的交配後的雌蟋蟀體內的精子量進行對比。 研究人員隨後測量出交配後雌蟋蟀體內儲存的精子量非常之高,在10223到23804個之間。

澳大利亞雄蟋蟀刷新動物交配頻度紀錄(圖)
圖中左邊為兩隻澳洲雄性直翅目癩蟋科蟋蟀,右為雌蟋蟀

5月12日訊息,根據最新一期《皇家生物學會通訊》報導,一種澳大利亞雄性蟋蟀登上了單位時間內交配次數排行榜的首位,它們能在三至四個小時內與同一隻雌蟋蟀交配50至58次,先前的紀錄保持者是獅子和老虎,老虎能以每次5至10分鐘的時間在一天內交配50次,並且交配活動能夠持續進行5至6天。

研究還發現其實這種直翅目癩蟋科雄蟋蟀極端高頻度的交配是被雌蟋蟀逼出來的,因為雌蟋蟀經常在雄蟋蟀射精後3秒鐘轉移精液到嘴裡並吃掉它們。

科學家們在實驗室監控蟋蟀的性行為。所有捉來的蟋蟀都被隔離,以便在觀察它們性行為之前保持它們的“童貞”。

研究人員測量雄蟋蟀每次的射精量,並把最後的數據和在野外捉來的交配後的雌蟋蟀體內的精子量進行對比。同時,研究人員還在實驗室設法阻止雌蟋蟀吃掉精液。

多倫多大學生物學家Darryl Gwynne和他的同事發現這種雄蟋蟀已經進化出對付飢餓的雌蟋蟀的方法。它們不是一次全部排出它們的精液,而是在多次的交配中每次射出很少量,每次射出的精子量在5至225個之間,遠遠低於別種雄蟋蟀一次射出成千上萬個精子的數量。

研究人員隨後測量出交配後雌蟋蟀體內儲存的精子量非常之高,在10223到23804個之間。Gwynne對《發現新聞》說,雖然雌蟋蟀有吃掉精液的習慣,但留在其體內的精子最終會使卵細胞受精。他說:“研究顯示雌蟋蟀能夠從吞吃的精囊中吸收大量的蛋白質類營養,所以它們之所以吞吃精液可能正是基於精囊的營養價值。”

紐約州立大學生物學家威廉-布朗確認了這種澳大利亞蟋蟀對交配頻度紀錄的刷新,他說,在昆蟲王國對精子用途的衝突普遍存在,一些雄螽斯和蟋蟀為了解決這個為題,會在它們後背的腺體內準備好“求愛禮物”,在交配時給雌性吃。

布朗說:“像其它蟋蟀一樣,這種澳大利亞雄蟋蟀也得面對精子被雌性移到嘴裡的難題,但它們發展出了一個非常獨特的解決辦法,它們不是去轉移雌性對精囊的注意力,也不是給它們另外的替代品,它們是在短短的三秒鐘內射出少量的精子,因為量小使雌性很難轉移它們到嘴裡,然後它們一次一次重複這樣的交配,最終使精子的數量大到確保卵細胞受孕。正是這種獨特的解決方法式它們登上了交配頻度排行榜的首位。”(編譯/夢飛)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