澠池[詞語]

澠池[詞語]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澠池(Miǎnchí)漢語詞語,含義:1、古城名。一作黽池。2、縣名。

基本信息

基本解釋

澠池Miǎnchí
(1) [Mianchi city]
(2) 古城名。一作黽池。因南有黽池得名。在今河南澠池縣西。
(3) 縣名。在河南省西北部、黃河南岸,隴海鐵路橫貫,鄰接山西省,秦置縣。

引證詳解

水名。在今河南省。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洛水》:“洛水之北,有熊耳山……山際有池,池水東南流,水側有一池,世謂之澠池矣。”

地名。在今河南省境。戰國時為澠池邑,先後屬鄭、韓、秦。漢置澠池縣。故址在今河南省澠池縣西。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秦王使使者告趙王,欲與王為好會於西河外澠池。”

唐韓愈《殿中侍御史李君墓志銘》:“葬河南洛陽縣,距其祖澠池令府君僑墓十里。”

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河南三·河南府》:“崤底,在縣(永寧縣)西北七十里,即崤谷之底也。亦曰崤陂,一名澠池。”

1.

水名。在今河南省。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洛水》:“洛水之北,有熊耳山……山際有池,池水東南流,水側有一池,世謂之澠池矣。”

2.

地名。在今河南省境。戰國時為澠池邑,先後屬鄭、韓、秦。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秦王使使者告趙王,欲與王為好會於西河外澠池。”

唐韓愈《殿中侍御史李君墓志銘》:“葬河南洛陽縣,距其祖澠池令府君僑墓十里。”

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河南三·河南府》:“崤底,在縣(永寧縣)西北七十里,即崤谷之底也。亦曰崤陂,一名澠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