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綢

潞綢,即古潞州織造之綢,它產生於何代,已不可考,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在明代潞綢曾發展到鼎盛時期,山西的潞州因此而成為北方最大織造中心。

名稱

潞綢

介紹

潞綢,即古潞州織造之綢,它產生於何代,已不可考,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在明代潞綢曾發展到鼎盛時期,山西的潞州因此而成為北方最大織造中心。潞綢長期作為皇家貢品上貢朝廷,據《潞安府志》記載,洪武初年,潞州六縣有桑樹8萬餘株,織機9000餘張,綢莊絲店遍布街巷,機杼之聲隨處可聞。潞綢品種豐富多彩,有天青、石青、沙藍、月白、醬色、油綠、秋色、真紫、艾子色等十餘種花色,規格分大綢、小綢兩種。明代中葉以後,潞綢成為暢銷全國的產品,“土庶皆得為衣”。創作於明萬曆年間的《金瓶梅》有17處提到潞綢,同時期的另一部名著《醒世恆言》也多處提及潞綢。在其他典籍中也可不斷看到潞綢的記載和描寫,由此可以想見潞綢生產和銷售的繁榮情況。

現狀

由於腐朽的封建政權和官僚制度阻礙制約了社會經濟的發展,朝廷的橫徵暴斂以及明清之際的社會大動盪,廣大機戶不堪其苦,怒而“焚燒綢機,辭行碎牌,痛哭奔逃,攜其賠累賬簿,欲赴京陳告,艱於路費,中道而阻”,終使潞綢行業一蹶不振。光緒八年,經中丞張之洞專折秦請,長治停額供之例,從此潞綢便銷聲匿跡了。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