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水蒸發

潛水蒸發是潛水向包氣帶輸送水分,並通過土壤蒸發或(和)植物散發進入大氣的過程。蒸發和植物散發是潛水在自然條件下垂直排泄的主要方式。

潛水蒸發

正文

潛水向包氣帶輸送水分,並通過土壤蒸發或(和)植物散發進入大氣的過程。由於土壤蒸發或(和)植物散發,在土壤表層或根系層中消耗水分,潛水通過毛細作用不斷向上補給水分,保持土壤蒸發和植物散發持續進行。
單位時間內潛水的蒸發量稱潛水蒸發率(常以毫米/日表示)。影響潛水蒸發率的主要因素有:①氣候條件。太陽輻射強、氣溫高、相對濕度小、風速大時,潛水蒸發率大,反之則小。②潛水埋藏深度。埋深小,潛水蒸發率大;埋深越大,潛水蒸發率越小。③包氣帶岩性。它是一個很複雜的影響因素。岩性本身的顆粒組成、結構排列、密實程度、孔隙構成、通道形式和土壤生化物質等因素在參與蒸發過程中所發生的能量、熱量和水量的轉變和交換現象都是十分複雜的。岩性不同,潛水蒸發率也不同。④植被。裸露的地面,無植物生長,潛水蒸發率小。有植被的地面,由於植物的散發,潛水蒸發率增大。植被覆蓋愈密,潛水蒸發率愈大。不同植物(包括同類植物而種不同)有不同的潛水蒸發率。同一植物在不同生長期,潛水蒸發率也不同。
計算和測定潛水蒸發量的方法主要有三類:①實測法,常用地中蒸滲儀(見圖)和稱重式蒸滲儀,直接測定潛水蒸發量。一般採用若干個控制不同地下水埋深的測筒,內裝各種原狀土,筒內種有植物或不種植物,分別測定不同地下水埋深,不同土壤和不同植物的潛水蒸發量。②經驗公式法,根據實測資料,在潛水蒸發率和其影響因素(如水面蒸發率、地下水埋藏深度、岩土性質)之間建立關係式,這是常用的方法。③求解數學物理方程,套用包氣帶水分運動理論,建立數學物理方程,用解析法或數值法求解。由於潛水蒸發的因素比較複雜,求解比較困難,尚未廣泛套用。
蒸發和植物散發是潛水在自然條件下垂直排泄的主要方式。在乾旱和半乾旱地區,地下水埋藏淺時,潛水蒸發強烈,引起鹽分上升並在地表積累,使土壤鹽漬化。減少潛水蒸發損失,可增加地下水資源的可利用量(見水資源),這是合理開發利用地下水的一個重要課題。因此研究潛水蒸發有重要的實際意義。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