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8級全真卷

漢語8級全真卷

2013年8月,一套命名為“漢語8級全真卷”的試題在中國網路流傳。出題人將與中文有關的各種“糾結”發揮得淋漓盡致,讓不少被外語考試折磨過的中國學子大呼過癮。不過也有網友同情地說“外國孩子你們辛苦了!”

網上流傳

漢語8級全真卷 漢語8級全真卷

網上流傳的這套"漢語8級全真卷”共分為判斷題、選擇題、閱讀題、作文題四部分。其中讓人感到抓狂、離譜的題目確實不少。

比如用"真”和"假”兩個字把老外繞得團團轉的:"你的牙真好看!”"喔,那是假的。”"啊,真的假的?”"真的。”問:牙是真的還是假?

漢語8級全真卷 漢語8級全真卷

還有類似相聲段子的:甲:今天公共汽車上人多嗎?乙:還行,第一站上來3個下去5個;第二站上來7個下去12個;第三站上來45個下去23個;第四站上來1個下去12個;第五站上來9個下去7個。問:乙共坐了幾站?

正如網友評論所說"真是難為外國人了”。但諸如此類的"惡搞”試題,肯定不會登上新漢語水平考試(以下簡稱漢考)這樣的大雅之堂。漢考是為測試母語為非漢語者(包括外國人、 華僑和中國少數民族考生)的漢語水平而設立的國家級標準化考試,所以多數的國人不會親身參與其中,不了解也屬正常現象。

網友心理

漢語8級全真卷 漢語8級全真卷

此類讓老外抓狂的題目在這份試卷中比比皆是。這份試卷讓不少被外語四六級考試、托福等“折磨”過的中國學子大呼“過癮!”“中國文字太神奇了!”“老外也有這一天啊!”。

“哈哈,現在外國人也要學習中文了啊!還要參加漢語等級考試!真是報了當初被英語‘折磨’的仇了!”“博大精深的中文讓老外學去吧,學海無涯苦作舟!”“會不會有老外因為中文太難學而打道回府啊?”“再有機會出國,我就說中文,讓他們羨慕死!”網友看完“漢語8級全真卷”後議論紛紛。

大部分網友的心理是:過去因為英語考試而痛苦,看到那么多外國人被中文考試難倒而解氣。在悉尼留學的郎朗說:“剛來悉尼時,我被各種生單詞折磨,關於食品、生活用品,尤其上課時更是糾結,老師用的好多詞都是一個意思,句子結構更是多種多樣,更不要說寫作時的修辭方法了。相信外國人學習中文應該比我們學習英文更困難吧,哈哈!”

漢語8級全真卷 漢語8級全真卷

國人在酣暢淋漓地表達這種“快樂”心理的同時,也帶著為祖國、為作為中國人的驕傲之情。隨著越來越多的外國人學習中文,參加漢考的人數也屢出新高。據數據顯示,全世界106個國 家和地區開設了近400所孔子學院和50多箇中國小孔子課堂,全球學習中文的人數已超過4000萬人。這反映出中國國際地位的提升以及中文在國際影響力的增強。

社會評價

老外評價

"我一次就通過了漢語考試的4級,是不是很棒?但說真的,5級和6級對於我們外國學生來說還是很難的。尤其是聽力和寫作,我的聽力就不大好,中文每個字都有聲調,有的時候我很容易混。”日本留學生薑珺說。確實,中文的聲調對於大部分外國學生來說是一個難點,同一個音加上不同的聲調會變成不同的字。有些字還是多音字,如果漢考的聽力中加入這樣的試題,可想而知外國的學生會有多么頭疼。

國人評價

我的朋友一次在微博上看到一篇漢考6級的閱讀題並@了我。文章是介紹“全聚德”的前世今生的。文中用‘全而無缺,聚而不散,仁德至上’12個字解釋了百年全聚德的經營思想。我想即便中國人看到這樣的詞語也要思索片刻吧。

值得一提的是,漢考從6級開始閱讀的第一部分就變成了語病題,共10題,每題提供4個句子,要求考生選出有語病的一句。"以前我覺得作為中國人,漢考題對於我們來說一定是小菜一碟。但一次一位準備參加漢考6級的美國同學問了我一道語病題,我真的是足足看了20分鐘都沒找出哪一句是有語病的!當時緊張得我滿頭是汗,現在想想都丟人,哎……”大學生韓勝凱不好意思地說。

漢考並不像一些國人想得那樣容易,更何況對於接觸中文時間較短的外國學生。語言是人與人進行思想交流的工具,學習一門語言的目的也並不單單為了考試,我們更應該在生活實踐中學習語言,而不僅僅局限於書本之中,避免造成"高分低能”現象。

外媒回應

法國歐洲時報網7日刊載《為漢語驕傲要驕傲到點子上》一文,文章指出,漢語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講都有著讓中國人驕傲的資本,那些或豪邁或婉約的詩詞歌賦,那些文字背後波瀾壯闊的歷史格局以及七情六慾的冷暖人間,讀之無不令人或感慨或迷醉。因此,要讓老外理解中國語言的博大精深,首先中國人自己要先懂得欣賞中國語言之美,否則驕傲也驕傲不到點子上。

據媒體調查,諸如此類的“惡搞”試題並不是真正的“漢考”內容,而純屬網民們自娛自樂之作。在這個“屌絲”精神和娛樂精神盛行的時代,每個自嘲背後都有一份辛酸,而每個娛人娛已的笑話背後也可能都隱藏著一份情懷。

惡搞的“漢語8級全真卷”背後,會讓不少被外語四六級考試、托福等“折磨”過的中國學子“幸哉樂禍”:“老外也有這 一天啊!”。同時也傳達出中國人的民族主義情感,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提升以及中文在國際影響力的增強,越來越多的外國人學習中文,正如美國《時代周刊》亞洲版稱“如果想領先別人,那就學習中文吧!”

驕傲歸驕傲,實事求是的看這份惡搞版“漢語8級全真卷”中的試題,會發現其中大部分都是些類似“文字遊戲”的伎倆,有的甚至是從相聲段子裡套用過來的。而在一些電視節目上也會有一些流行的教老外學中文的段子,比如:“小明送給領導兩個紅包,領導:你這是什麼意思?小明:沒什麼意思,意思意思。領導:你這人真有意思。小明:其實也沒別的意思。領導:那我就不好意思了。小明:是我不好意思。”像這樣的段子其實沒多大“意思”。

因此,網民們就此所理解的中國語言“博大精深”值得商榷。從法語來看,法國人對自己語言的驕傲是眾所周知的,這一點,在法華人恐怕深有體會,但法國人對自己語言的驕傲不是來自繞口令、歇後語以及世俗化的“文字遊戲”一類,而是更多來自於那些璨若星辰般的法國文學、悠長的歷史延革,更深一層次來說是來自如法國作家都德的小說《最後一課》中描寫的那種民族存亡的憂患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