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構詞法和造詞法研究

漢語構詞法和造詞法研究

《漢語構詞法和造詞法研究》是2011年語文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仕春。 《漢語構詞法和造詞法研究》在已有構詞法和造詞法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結合語言學理論(特別是認知語言學理論)及其他相關學科的理論,對漢語詞的構成特點和生成特點作進一步的研究。每一個問題的研究模式都是在追述中進行創新,都是在充分回顧前修時彥研究的基礎上,再進行創新式的論述,從而形成開放型的理論框架。緒論部分交待《漢語構詞法和造詞法研究》寫作緣由,以及《漢語構詞法和造詞法研究》所選課題的研究概況、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等。

基本信息

作 者: 李仕春 著

出 版 社: 語文出版社

ISBN: 9787802413863

出版時間: 2011-02-01

版 次: 1

頁 數: 255

裝 幀: 平裝

開 本: 32開

所屬分類: 圖書>語言文字>漢語語音\漢語語法

內容簡介

第一章通過敘述普遍語法在語言學史上的傳承關係,認為我們應改變傳統的用印歐語眼光研究漢語(即把印歐語的結構移植到漢語並以為是漢語結構)的做法,應該從更高層次上借鑑西方語言學史上不同時代的學者對同一個語言問題總是結合自己的時代特點從不同角度進行研究的做法。在回顧漢語構詞法和造詞法研究概況的基礎上,結合漢語複合詞語義構成特點改傳統漢語複合詞的七分法為二分法,改過去按漢語詞的結構構建造詞法體系為從發生學的角度和語義構成的角度推演出漢語造詞法體系,挖掘漢語構詞和造詞的特點。

第三章在描寫中古漢語構詞法發展概況的基礎上,特別論述了漢語構詞法在以漢譯佛經為主的佛教類語料中的發展。認為中古漢語的構詞法在佛教類語料和中土文獻中是同步發展的,包括單音詞複音化的程度,各專書中各類複音詞占複音詞總數的百分比以及各類複合詞占複合詞總數的百分比等等。指出在中古時期佛教類語料和中土文獻中都是聯合式構詞法的能產性大於偏正式構詞法,並且兩者在能產性上的差異非常顯著,這是該時期構詞法最為突出的特色之一。基於此,《漢語構詞法和造詞法研究》對《中國語文》1998年第3期發表的沈懷興論文中的觀點“偏正式構詞法一直最能產”提出了商榷性意見。解釋了中古時期聯合式構詞法最能產的原因,介紹了單音詞義變造詞的心理機制,運用現代語言文字學理論分析了訓詁學中的“反訓”現象,同時指出“反訓共詞”也是詞義變化的一種,但占的比重非常小。最後,總結出中古漢語詞的構成特點和生成特點。

第四章對專書複音詞研究情況進行了回顧與展望,認為目前學界主要集中在上古、中古時期文獻中的專書複音詞,對近代漢語文獻中的專書複音詞研究的比較少,不能反映近代漢語構詞法發展的概況,進而介紹了專書複音詞統計的新方法,並用這種方法對近代漢語幾部有代表性文獻中的複音詞進行了統計,最後總結出近代漢語構詞法發展概況。在此基礎上,探討近代漢語詞的構成特點和生成特點。

第五章通過《毛澤東選集》中統計出來的有關複音詞的數據並結合其他學者統計的數據看現代漢語構詞法的發展概況。為了認識現代漢語中複音詞詞義和其構成成分——詞素義之間的關係,論述了義素構詞——探討複合詞構造進一步細化,探討了複合詞義變造詞的心理機制。最後,論述了現代漢語詞的構成特點和生成特點。

目錄


內容提要
緒論
第一節 選題緣由
第二節 研究概況
第三節 研究目的
第四節 研究方法
第五節 基本術語的說明
第一章 漢語的構詞法和造詞法
第一節 語言學史一瞥
第二節 構詞法和造詞法的區別
第三節 漢語的構詞法體系
第四節 漢語的造詞法體系
第二章 上古漢語的構詞法和造詞法
第一節 從複音詞數據看上古漢語構詞法的發展
第二節 口語詞和書面語詞複音化程度的差別
第三節 從複音詞數據看上古漢語單音詞複音化進程
第四節 複音單純詞不應看作單音詞複音化的橋樑
第五節 範疇(類概念)的形成在單音詞複音化中的作用
第六節 上古漢語詞的構成特點和生成特點
第三章 中古漢語的構詞法和造詞法
第一節 從複音詞數據看中古漢語構詞法的發展
第二節 從複音詞數據看佛教類語料構詞法的發展
第三節 聯合式構詞法在中古時期最能產的原因
第四節 詞組凝固說獻疑
第五節 單音詞義變造詞的心理機制
第六節 中古漢語詞的構成特點和生成特點
第四章 近代漢語的構詞法和造詞法
第一節 專書複音詞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第二節 專書複音詞統計方法新論
第三節 近代漢語專書複音詞的統計
第四節 從複音詞數據看近代漢語構詞法的發展
第五節 近代漢語詞的構成特點和生成特點
第五章 現代漢語的構詞法和造詞法
第一節 《毛澤東選集》複音詞的統計
第二節 從複音詞數據看現代漢語構詞法的發展
第三節 義素構詞——探討複合詞構造的進一步細化
第四節 複音詞義變造詞的心理機制
第五節 現代漢語詞的構成特點和生成特點
第六節 廣西粵語複合詞的語義構詞法研究
結論
所用語料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