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江韻

《漢江韻》是河南箏曲的代表作,由喬金文於1962年春改編,表現了人們歡歡樂樂忙春耕,意氣風發奪豐收的愉快心情。

《漢江韻》是河南箏曲的代表作,是由喬金文於1962年春改編,表現了人們歡歡樂樂忙春耕,意氣風發奪豐收的愉快心情。
 

簡介

《漢江韻》這首曲子是河南箏曲的代表作,也是河南的語言,聽到這首曲子,就想到了河南人粗獷、潑辣、正直的形象。書上寫的作者是喬金文,1962年創作的,其實原始譜子並不完全是他作的,而是根據河南曲劇改編的,所以,只能說是喬金文改編。 

淵源

河南曲劇流傳於開封、洛陽和南陽等地,本來是為曲劇伴奏的樂器之一,後來常常將大調曲子的音調鏇律用箏獨立演奏,漸漸發展變化成為獨立的古箏小曲,這些被稱為唱腔牌子曲的傳統箏曲大多沿用原來的曲名,如《山坡羊》、《銀扭絲》等,它們結構精緻短小,情緒輕快活潑,地方風格濃郁。
板頭曲是河南箏派傳統樂曲的另一大類,源於大調曲子演唱開板(場)前演奏的前奏曲。板頭曲本來就是為調節、渲染氣氛而奏的前奏曲,直接獨立在古箏上演奏更是非常方便自然。
《漢江韻》就是由板頭曲演變而來的。比如《漢江韻》的開頭第一句就是跟曲劇的大起板的第一句曲譜完全一樣,後面也有好多段落、句子都幾乎跟大起板一樣。
《漢江韻》此曲的鏇律素材取自河南曲劇中《漢江》和《書韻》兩個曲牌,曲作者通過對素材加工、提煉,並運用作曲手法使之成為一首獨立、完整的古箏曲。故名《漢江韻》。這首樂曲以熱情奔放的音調錶達了人們對春天的熱愛,以及人們勞動時愉悅的心情。

《漢江韻》是任清芝演奏譜,他是葉縣人,農民出身,自幼學藝,中年從事河南曲劇伴奏工作。他的演奏風格較多受到淳樸活潑的小調曲子的影響。演奏剽悍豪放,運指剛勁明快,自成一格,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擅長演奏《新開板》、《山坡羊》、《狀元遊街》等,創作有《幸福渠》等,都有著鮮明的河南地方風格。當時,他為了彈奏《幸福渠》,覺得達不到他想要的效果,就發明了四十多根琴弦的古箏,他練琴非常刻苦,手上功夫也很好,號稱“鐵指甲”。

彈奏技法

《漢江韻》是一首獨立、完整的古箏曲。

這首曲子前面那段的速度是152,比較快,中段慢,最後有一個再現段,速度又是很快。
樂曲的特點就是左手的壓弦、按滑,它的韻味不容易掌握。它的左手壓弦一定要很快到位,如那個和就須要彈弦時左手略退少許,迎音迅速滑上,敏捷無跡然後是密顫,這也是河南箏的特點之一,顫的韻律要快,要重,就是上句的這裡的“7”比平時的“7”偏高,“4”也偏高,但達不到“#4”,這就成了說“7”不像“7”,說“4”不像“4”。
另外,這首曲子裡的“7”不是很穩定的,是個游移的“7”,在中段慢板這段里,就有這樣的“7”,在演奏時右手由琴碼往岳山逐漸移動,左手不斷顫音,在顫的過程中音逐漸下滑回來,這個韻味不太容易掌握。這個顫弦方法和音準必須想好再做動作。左手的揉顫重一些、大一些,然後用指尖頂住琴弦,手腕上下壓動,逐漸往回放,要特別注意左手的變化,如:大顫音實際上是一種大波浪揉弦,可獲得大小三度的裝飾效果,常用於渲染情緒和氣氛。河南箏家尤愛使用滑音,特別是大量的裝飾潤色下滑音效果。這種手法產生的鏇律頗有中州方言的韻味,令人感受到中原大地的雄渾和中州兒女粗獷豪放的氣質,是河南箏樂最富特色的表現技法。這段鏇律彈的要儘量歌唱些,強弱的對比要多些,特別是游搖,要把河南味彈出來。
河南人說話愛把句頭加重,如“你幹啥去了?吃飯了沒有?”,那個“你”和“吃”的語氣就重些,河南音樂也是這樣,像《漢江韻》第一句的就必須彈的重一些,即每句音頭都比較強。
河南箏曲中,右手大部分都用夾彈法,就是右手扎樁,彈完一個音後搭到下一根弦上,尤其是大指托劈用的更多,而且用的大關節,如:這樣彈出來的音色圓潤、飽滿,發音結實有力,河南味很濃。
左手利用按、揉、吟、顫等技法,奏出大小顫音及上下滑音效果,使鏇律獲得裝飾潤色,以加強音樂的地方特色和藝術表現力,是為“以韻補聲”。河南箏樂的“以韻補聲”有著鮮明的地方流派特色。主要表現在獨特的延音處理和顫音、滑音運用。如:
河南箏的曲調,歌唱性很強,鏇律中四、五、六度的大跳很多,如:在清新流暢中見鏗鏘,頓挫雄壯。頻繁使用的大二、小三度的上下滑音,特別適合中州鏗鏘抑揚的聲調。如:
大二度
小三度
使箏曲具有純正的韻味。又常把游搖和慢滑急顫相結合,奏出悠長連綿的拖腔樂句,這種長句在一首樂曲中還往往以移位、問答等形式反覆出現,激昂如引吭長嘯,聲振林木;悲切處似嗚咽微吟,哀囀久絕,此為河南箏的一大特色。有一首《掐箏詩》廣泛流傳於河南箏界,恰好精煉地概括了河南箏的演奏技法特點,詩曰:
名指扎樁四指懸,勾搖剔套輕弄弦。
須知左手無別法,按顫推揉自悠然。

—本詩轉引自樊藝鳳《河南箏樂考略》
《漢江韻》中有一段寫得很幽默,像一個老爺爺拿著個大菸袋一步一步點著頭走來。後面幾段越來越快,也表示了人們歡慶的場面,像打擊樂的鑼鼓點,非常熱烈。
最後一段有一句表示人們在熱烈的場景下有意地突然都靜下來,然後進入尾聲,漸慢結束。譜子是這樣的這裡又出現一個點音,河南的點音也很具特色,點時要在音頭上點,先點後彈,快速用勁,像河南人說話一樣重音在前面,比較粗獷。不像潮州箏那樣,先彈後點而且又輕,非常地細膩。
要想把《漢江韻》這首曲子彈好,只懂得以上這些還不夠,還要把音色、強弱、速度處理好,彈的風趣一點,活潑一點,表現出濃郁的鄉土氣息,一定要把河南的高亢、潑辣的性格表現出來,再加上演奏者的高超技藝,一首完美的《漢江韻》就會展現在你的面前。

注意

在演奏中還應注意以幾個方面:

⒈ 樂曲中樂句反覆和同音反覆出現得較為頻繁,在音樂處理上要表現出反覆時力度和音色的變化,起到對比的效果。

⒉ 按、滑音的處理在快板段和慢板段中是截然不同的。快板段中的按、滑音很直爽,從起始音到預定音的過程非常迅速;慢板段的按、滑音則要求在按、滑過程中充分體現出起始音到預定音之間的韻味,並通過它將音與音之間連線起來,使音樂更加抒情、舒展。

⒊ 慢板段開頭第一小節和最後幾小節中出現的倍高音3,如在D調上按不到音高,可降低八度彈奏。

視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