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河村

漠河村

漠河村位於黑龍江省最北部,黑龍江上游右岸,隸屬漠河縣漠河鄉管轄。是中國位置最北的一個鄉人民政府駐地。素有“北極村”、“不夜城”之稱。

基本信息

漠河村 以河得名,漠河,在清代也作“墨河”、“穆河”。素有“北極村”、“不夜城”之稱。位於黑龍江省最北部,黑龍江上游右岸,隸屬漠河縣漠河鄉管轄。距縣城83公里,是中國位置最北的一個鄉人民政府駐地。屬高寒地區,全年12個月差不多有8個月是處在嚴冬里。冬天最低氣溫達零下51℃—52℃。清代晚期,1860年(清鹹豐十年),開始有人居住。1887年(清光緒十三年),金礦總辦李金鏞(原吉林候補道員)奉命到漠河籌辦金礦。1906年(清光緒三十二年),設定漠河卡倫(哨卡)。1909年(清宣統元年),設定漠河總卡衙門。中華民國成立後,1914年為漠河設治局駐地。據設治員調查,漠河街內居民154戶,人口464人。另有日本人33人,其中女性27人,均系妓女,以開妓院為業。1917年將漠河設治局改升為縣,成為漠河縣城。隨著採金業的發展和縣級政治地位的確定,民戶日增,店鋪林立,商賈繁榮,成為邊疆重鎮。東北淪陷後,1934年被日本侵略軍占領。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後,1947年撤銷漠河縣,併入呼瑪縣,為第五區政府駐地。1956年撤區劃鄉,設定漠河鄉並為鄉政府駐地。1990年,全村有農戶243戶,963人,有耕地1.32萬畝,農業生產全部機械化作業。漠河村,每年夏至前後晝長夜短,出現“白夜”,並可見到“北極光”,是全國最北的一個旅遊景點,是全國觀賞“北極光”和“白夜勝景”的最佳之處。每天有公共汽車往來於縣城西林吉鎮。中國最北端的一個小山村,由於偏遠和嚴寒,素有“中國北極村”之稱。這便是漠河縣的漠河村。矗立在黑龍江畔的“北極村”白色大理石碑,就是中國最北疆土的標誌。
小村位於大興安嶺七星山、元寶山腳下,東西南三面環繞著蒼茫而連綿的青山,北臨濤濤奔流的黑龍江,水對面就是俄羅斯的依諾......
“白夜”和“北極光”兩大天然奇景是漠河的特別之處。
每年夏季,漠河的白天便越來越長,晚上也相應地越來越短,尤其是夏至前後半個月,每晚只有子夜時分一兩個鐘頭,天色稍微昏暗一些,隨後又是朝霞似錦,旭日高懸,黑夜於是變成了“白夜”。
最熱鬧的要數夏至這天傍晚,長長的黑龍江畔聚滿了山南海北的遊人,他們在江堤上點起一堆堆篝火,輕歌曼舞觀看神奇的白夜景觀。當“夜色”降臨的時候,天空仍象平日有雲的白天那樣明亮,由深紅變為淡紫的晚霞,一直在西北地平線上持續到午夜,黑夜短暫,轉瞬即逝。晚霞和黎明的曙光緊緊相連。
北極村的冬天漫長而寒冷。白天並不白,當地人稱之為黑晝,每天太陽從東南方懶懶的升起,在霧蒙蒙的天空畫個弧之後,又在西南方隱去了,白晝是這樣的短暫。那太陽好象不發光,也不發熱,只是低低低浮在空中。大雪鋪地之時,北極村是一片銀白的世界。
在漠河上空的北面,也經常出現絢麗多彩的“北極光”奇景。北極光在北面天空開始出現時,是一個由小至大、顏色變幻不定的光環,色彩臻至最燦爛妍麗時,光環慢慢移向東邊,由大變小,逐漸消失。這時候,來觀光的遊人莫不翹首而望,欣賞難得一見的奇景。 
旅遊指點:
1、從哈爾濱晚上坐火車前往加格達奇。加格達奇屬於內蒙古自治區,卻是通向漠河的必經之路。從加格達奇再西行約60多公里 便是我國的一個少數民族聚居地鄂倫春自治旗,如今的鄂倫春人已經非常稀少了。
2、上午到達加格達奇。休整一下。
3、坐火車前往古蓮,晚上到達古蓮車站,住宿一晚。古蓮是到達北極村的前站。
4、可搭凌晨的班車前往北極村。由於路上的積雪太厚,開往漠河北極村的班車非常稀少,也可在當地包車前往,包車費約250元。
5、回到古蓮,坐晚上回加格達奇的火車,踏上歸程,結束了此漠河之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