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畫技法

《漆畫技法》主要內容:漆畫以天然大漆為主要材料的繪畫,除漆之外,還有金、銀、鉛、錫以及蛋殼、貝殼、石片、木片等。入漆顏料除銀硃之外,還有石黃、鈦白、鈦青藍、鈦青綠等。漆畫的技法豐富多彩。依據其技法不同,漆畫又可分成刻漆、堆漆、雕漆、嵌漆、彩繪、磨漆等不同品種。漆畫有繪畫和工藝的雙重性。 漆畫技法多種多樣。本文歸納為描繪、鑲嵌、刻劃、研磨、潑灑、堆塑幾類,這些技法既可以單獨作畫,也可以互相結合。

文摘

插圖:

一、漆畫導論

漆畫與油畫、水墨畫、水彩畫等畫種一樣,是以其使用的主要媒材來界定和命名的。每一種繪畫媒材所產生的獨特視覺語言正是這一畫的特點。在漆畫作品中,“漆”是主體,它是液體的塗料,可調製顏色粉製成色漆,也可作為黏合劑,粘鋁、銀、金箔及箔粉,還可用來鑲嵌蛋殼。漆畫繪製所用的材料都依附於漆而存在,只有與漆結合,才能使畫面產生誘人的光彩。因此,“漆”是漆畫主要的物質載體,是漆畫存在的物質基礎,是區別於其他畫種最為本質的基礎材料。

漆畫藝術的表現技法借鑑並吸收了傳統的漆工藝裝飾技法,是由傳統的髹漆工藝演變而來的。新生的漆畫藝術雖然有幾十年的歷史,然而,作為裝飾在器物上的“漆畫”可追溯到兩千多年前。中國是文明的古國,漆器是中華民族的發明,中國古代漆工藝和中國陶瓷工藝一樣,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完整的體系。1978年在浙江省餘姚河姆渡新石器遺址出土了一件朱漆木碗,證實了中國的漆工藝已有7000年的歷史(圖1)。隨著歷史的演進,對於漆器加工能力的提高,我們從大量的考古遺存中可以看到,作為裝飾紋樣依附於器物的漆畫,中華民族的先民用漆繪製的精美紋樣、動物、植物、雲氣等形象,以“畫”為表現形式而出現的也並不鮮見。如:河南省信陽長台關出土的《彩繪出行圖漆器殘片》(圖2),描繪了戰國時期的狩獵、樂舞、烹調等社會生活以及龍蛇神怪、巫師作法等神奇故事,似真似幻,把人們帶進充滿神秘性的世界。

作者簡介

程向君,1961年6月生於瀋陽,1986年7月畢業於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壁畫專業,後留校任教,現任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工藝美術系副系主任、副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漆畫藝術委員會副秘書長、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漆藝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1987年參加莫斯科“中國現代漆畫展巡展”,1989 年參加北京“第七屆全國美術作品展”,1991年參加東京·福岡“中國現代漆畫展巡展”,1994年參加漢城“韓中漆藝交流漢城展”,1995年在中國美術館舉辦“程向君漆畫展”,1998年參加北京中國美術館“薄雲·程向君近作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