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石雜誌

滾石雜誌

《滾石》(英語:Rolling Stone)是以流行與音樂為主題的美國雜誌。成立於1967年的舊金山,創辦人是Jann Wenner(現仍是編輯與出版者)與樂評Ralph J. Gleason。一開始,雜誌定位在報導與推廣嬉皮文化,但滾石雜誌本身不願被視作當時的地下雜誌,因此報導的求實標準十分嚴格,並且避免明顯的政治色彩。滾石在1970年代早期曾經一度政治色彩較為濃厚,不過這是受當時流行的荒誕新聞學所影響。

基本信息

誕生日期

滾石雜誌滾石雜誌

“孟斐斯錄音棚看上去跟以前沒什麼分別,但1954年7月5日,

搖滾樂就在這裡誕生。”《滾石》雜誌在“改變搖滾樂的50個時刻”專刊中以這句話宣布了搖滾樂的確切誕生日期。那個夜晚被看成一個意外:來自密西西比州的卡車司機埃爾維斯·普雷斯利(Elvis Presley) 好不容易得到進入孟斐斯錄音棚的機會,他有些緊張,唱了幾首乏善可陳的鄉村民謠後,這個19歲的青年自己都有點沮喪。之後一首叫《沒事了,媽媽》(That's all right,Mama)的歌曲前奏響起,普雷斯利又開始演唱。這本是一名叫克留達普的黑人歌手在1947年創作的布魯斯歌曲,但白人小青年普雷斯利把它演繹得既“黑人”,又鄉村。

歷史起點

貓王埃爾維斯·普雷斯利貓王埃爾維斯·普雷斯利

那個夜晚在當時被忽略,但《滾石》這本13年以後才創辦的雜誌將它提到了搖滾樂歷史的起點。也許應該感謝這13年,正因為站在時間中點回望,《滾石》才更能看清被搖滾情緒感染的歲月,更能捕捉具有轉折意義的時刻。普雷斯利那個夜晚的演唱打動了在場所有人,也讓孟斐斯錄音棚的老闆薩姆·菲利普斯(Sam Phillips)感覺,這樣一位帶黑人風格的白人歌手,日後定會成為大明星。他幫助普雷斯利發唱片,開巡迴演唱會。融合鄉村音樂和布魯斯音樂的曲風,滿是黑人味的唱腔,讓普雷斯利迅速走紅。到70年代,他已經創下銷售1.55億張單曲唱片的無敵紀錄。那時,人們喜歡叫他的花名:“貓王”。

選中貓王

貓王被《滾石》挑中確有道理。他是第一位將鄉村音樂和布魯斯音樂融和起來的白人歌手,並不斷將流行歌曲、福音音樂、藍草音樂甚至歌劇式的渲染調和成一體;他誇張的現場表演風格與胯部扭動動作被稱為“撞與扭”,最直接反映了“搖滾”這一名稱。但更重要的是,貓王首次將邊緣化的搖滾樂帶入主流,為大眾所知、並帶來了流行音樂行為方式及觀念的革新。從那時起,搖滾開始成為一種文化。1967年《滾石》創刊之前,搖滾樂已經走過了許多值得記取的片段。在內容上,它繼續融合已有的其他音樂形式,但音樂要素注定不能成為搖滾樂的標準,表演形式與倡導的信念才是決定歷史的傳奇。到60年代,查克·貝里36次的錯誤奠定下搖滾樂的演奏法則;女子樂隊與黑人歌手走入大眾視線;車庫搖滾、民歌搖滾、迷幻搖滾已經出現;而“誰人”樂隊將吉他砸向音箱,嬉皮運動將搖滾情緒蔓延到世界各地搖滾樂之於60年代,如同莫里斯·迪克斯坦在《伊甸園之門》中所寫道的:“搖滾樂是60年代的集團宗教——不僅是音樂和語言,而且也是舞蹈、性和毒品的樞紐,所有這一切集合而成一個單獨的自我表現和精神旅行的儀式”。

這樣的背景讓《滾石》的創刊人簡·溫納敏銳意識到,一個前所未有的時代已經來臨,搖滾樂將是這個時代最震撼人心的標誌。他迷戀的偶像,不管是鮑勃·迪倫、約翰·列儂還是“滾石”樂隊,都是英雄。但1967年的舊金山處處可見搖滾樂打出的“革命”旗幟,反搖滾勢力則對搖滾樂瘋狂詛咒,凡是跟搖滾有關的都被描述成“三R”——搖、滾、亂(Rock, Roll, Riot),包括品目繁多的音樂小報。新生的《滾石》似乎要被當時音樂媒體的雜亂無序淹沒時,溫納顯露出他的新聞才華。他一改當時地下小報起鬨的報導方式,用傳統清晰的新聞寫作方式來深入報導當時的搖滾英雄。對此溫納曾這樣回憶:“我具有一種將事物清晰化與條理化的直覺,了解設計與如何呈現,當時的地下報紙對我毫無吸引力。”就在此時,《滾石》式封面與長篇專訪推出。

過去封面

安妮·萊伯維茨安妮·萊伯維茨

1968年,《滾石》選用列儂與大野洋子手拉手裸體背對鏡頭的照片作為封面,引起全國轟動。1970年,溫納啟用當時只有20歲的舊金山大學學生安妮·萊伯維茨(Annie Leibovitz)擔任首席攝影師,

列儂與大野洋子通過她的鏡頭屢屢出現於《滾石》,伴隨的是對列儂的長篇專訪。“披頭士”從最初的乖巧平靜,到“披頭士”熱,以及與革命、宗教的種種糾葛,直至解散,從《滾石》中都可找到記錄。1980年12月8日,萊伯維茨為列儂與大野洋子拍下一張列儂蜷曲身體擁抱洋子的照片,當時她已經與這對夫婦成為朋友並住在紐約中央公園的同一棟公寓內。12月10日,安妮還沒來得及將照片拿給這對夫婦看,列儂被刺殺的訊息便傳來。這張列儂最後的照片,最終成為《滾石》紀念列儂專刊的封面。此時的《滾石》已經異常接近影響搖滾樂歷史的瞬間。

雜誌評價

羅伯特·德瑞普在《滾石雜誌:未經刪改的歷史》中曾說:“從1970年到1977年,在美國沒有另一家雜誌像簡·溫納所稱‘來自舊金山的搖滾小報'那樣誠實和富有想像力。”實際上,到70年代中期,《滾石》已經是美國新聞業的先鋒。這不僅得益於它網聚了一批如喬·克雷恩、萊伯維茨等若干美國傑出記者、攝影師,也不僅是因為對於列儂、搖滾樂走向、甚至美國大選等各類社會問題的深刻挖掘與探索,更重要的原因是,《滾石》所推崇與引領的音樂潮流已經成為美國主流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說整個美國已經搖滾樂化了。

記錄歷史

1967到1977的10年間,《滾石》記錄下搖滾樂的如下關鍵字:吉米·亨德里克斯手上燃燒的吉他、月桂谷、伍德斯托克、《大街上的流亡者》、重金屬、朋克、雷鬼、迪斯科舞曲搖滾樂繼續發展的同時,改變著美國或整個世界的生活方式、思維方式、文化甚至政治。當時的《滾石》身處歷史之中,已經成為時代的證明人與風向標。

滾石雜誌滾石雜誌

1976年,《滾石》遷往紐約,很多批評家認為這是它衰落的開端。紐約的《滾石》繼續保有深刻的新聞報導風格,並收穫了更多的金錢和名譽,但它開始失去先鋒的思想與革命的氣質。有人說,因為溫納已經長大

了,他不想反抗任何事情。實際上長大的是搖滾樂。80年代後的搖滾樂,最令人激動的是商業成功。說唱樂風行一時,但這只是長期潛伏的地下黑人音樂浮出水面;忠實搖滾者繼續焚毀堂皇和偽善,散播不滿與反叛,但他們的重複動作已經沒了60年代毫不在乎的決心。當有人稱《滾石》已經是一單生意的時候,搖滾樂也在成為生意。溫納這樣辯解《滾石》的衰落:“70年代的反文化已經變成了一種今天的主流文化。30年前的《滾石》,誕生於一個什麼人都在反抗的社會,今天呢,孩子已經非常自由,他們不知道該反抗什麼,搖滾樂成為每個商業電視台的節目。《滾石》或許遺憾失去了最初的旁觀者角色,但從另一個角度講,也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聽到我們最初所倡導的東西了”這並非沒有道理。

過往見證

這個時期的《滾石》占據美國音樂雜誌老大的位置,很是志得意滿。但能做的卻只有將性感女郎請上封面,不停反芻那讓人心池蕩漾的60年代。1997年夏季的Lilith Fair音樂節刺激了《滾石》懷舊的決心。這個音樂節參演歌手均為女性,力圖打破搖滾女歌手弱勢的局面。1997年9月30日,《滾石》推出“搖滾的女人”慶生專刊。1969年《滾石》就描述過獻身給搖滾明星的女孩們,她們的全部精神寄託於此,用性來迎合搖滾反抗生活,她們被叫做“骨肉皮”(Groupie),北京話里的“果兒”。“搖滾的女人”再次提起鮮亮的“果兒”,同時回顧的還有朋克女青年克里斯·辛迪,性感天后麥當娜,戲弄男女之情的帕蒂·史密斯但她們依舊是搖滾樂的次要角色,她們也只是過去。

中文版

滾石中文版創刊號封面滾石中文版創刊號封面

2006年初,美國《滾石》雜誌與香港明報集團旗下的萬華傳媒合作,給予後者5年的中文版出版許可權。萬華傳媒則跟上海的《音畫世界》雜誌聯手,於3月份推出了中文版創刊號《ROLLING STONE音像世界》。封面為中國搖滾歌星崔健的中文版雜誌,並附贈一頂棒球帽。據稱,首期的12.5萬冊全部售罄。該刊採取很多時尚類雜誌常用的發行及推廣策略,花重金,以隨刊贈送禮品等方式出現在北京、上海等城市的各大報攤。如此張揚的市場策略,很快吸引了人們的注意,當然,其中也包括新聞監管部門。4月初,該刊被上海市新聞出版局叫停,理由是萬華傳媒與《音畫世界》雜誌的合作屬私下交易,未報主管部門審批。而“任何與海外媒體的合作都應當經過官方的許可”。。另外,違規行為還表現在封面英文刊名ROLLING STONE過於張揚,不符合相關方面的規定。此後《滾石》中文版以調整刊名logo的方式延續出版一年後夭折。

滾石中文版編輯部團隊主要名單:主編/郝舫執行主編/李紅傑編輯/郝斌王春暉周星月謝飛美術總監/池磊美術編輯/凌雲志李琨李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