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七條

滬七條

滬七條是上海市政府針對高房價推出的房地產調控措施,總計七條,因此被稱為“滬七條”。但“滬七條”的效果還有待觀望。

背景

2010年以來,上海堅決貫徹國家各項房地產調控政策措施,採取差別化住房信貸稅收、住房限購、增加土地供應等綜合措施,抑制投資投機性需求,調控取得積極成效,市場運行總體平穩。2011年、2012年本市新建商品住房價格指數全年漲幅分別為2%和0。

2013年1月-9月,上海是四大一線城市中新建商品房成交情況最火爆的城市,成交價格方面,前三季度新建商品房的漲幅同樣位列四大一線城市之首。11月初的上海市樓市顯示:11月首周商品住宅成交量持續上揚,雖然進入11月後成交有明顯的降溫趨勢,但金九銀十高調收尾,尤其是成交了一套總價高達1.5億元的億元豪宅,成為滬上一手住宅市場的新一代樓王。

10月份,深圳和北京也先後出台了地方措施,被稱為“深八條”和“京七條”。

11月8日,上海出台《進一步嚴格執行國家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相關措施》,總計七條,稱之為“滬七條”。

調控措施

落實各區縣房價調控目標責任制

各區縣、各有關部門要按照今年初本市明確的房價調控目標積極採取措施,嚴格商品住房預銷售管理,加強市場監管,查處捂盤惜售、哄抬房價及違反限購政策等擾亂市場秩序的違規行為。切實承擔穩定房價、穩定市場的責任,確保年度目標任務完成。下轉4版

增加住房用地供應

2013年本市住房用地供應量在不低於過去5年平均供應量的基礎上,再增加30%的供應量,確保住房用地供應1000公頃。最佳化結構,進一步加大中小套型住房用地供應,加強土地市場跟蹤分析和交易預警管理,確保土地市場交易平穩。

進一步完善“四位一體”、租售並舉的住房保障體系

對符合條件的廉租住房申請家庭實行“應保盡保”、“願配盡配”;加快共有產權保障住房申請供應,擴大受益家庭規模;推動公共租賃住房建設籌措和分配供應,盡力滿足保障對象租賃需求;繼續做好徵收安置住房搭橋供應,確保舊區改造家庭用房需求。參照物價、收入等因素,研究明年放寬廉租住房和共有產權保障住房準入標準,努力擴大住房保障受益面。

進一步嚴格執行差別化的住房信貸政策

對居民家庭向商業銀行貸款購買第二套住房的,其首付款比例從不得低於60%提高至不得低於70%及以上。

嚴格執行差別化住房稅收政策

做好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增值稅預征和清算管理以及存量房交易稅收管理,強化部門間信息共享機制建設,堵塞稅收漏洞。繼續穩步推進個人住房房產稅試點工作。

從嚴執行住房限購政策

調整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購房繳納稅收或社保費年限,從能提供自購房之日起算的前2年內在本市累計繳納1年以上,調整為能提供自購房之日起算的前3年內在本市累計繳納2年以上。

加強房地產市場監管

房管、地稅、民政、人保等部門要發揮信息聯網、數據互動共享的作用,加強審核。房管、工商、地稅、價格主管等部門加強市場監管,嚴格執行“一房一價”,明碼標價、商品房銷售備案管理等規定。加大開展房地產經紀市場治理工作力度,嚴厲查處騙購、騙稅等各類違法違規行為,並予以曝光。

成效

2013年11月,沒有硝煙的戰爭(微博)瀰漫上海樓市。統計局數據稱上海10月房價同比上漲超20%,另一方面,限購再度收緊,非滬籍購房者入滬置業門檻繼續提高。

在此背景下,好比是“冷空氣的南下”,“滬七條”在持續兩周發酵後,已經開始引發多方聯動,申城樓市寒意漸起。

評論

普遍評論認為,滬七條對於購房者的直接影響較小,但不能不關注對於市場預期、購房者心理預期的影響。2013年最後兩個月,一線城市的樓市溫度,仍將維持較高的景氣度,但高位徘徊與振盪,可能漸成事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