滔滔不竭

出自《樂府詩集·郊廟歌辭十二·積善歌》:“飲福受胙,舞降歌迎,滔滔不竭,洪惟水行。”五代·後唐·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 走丸之辯》:“張九齡善談論,每與賓客議論經旨,滔滔不竭,如下坂走丸也。”。初為唐末秦州節度使判官,後入蜀,蜀亡則歷仕後唐、後晉、後漢三朝,至後周官翰林學士。該書根據社會傳聞,列146個標題,分別記述唐朝開元、天寶年間的逸聞遺事,內容以記述奇異物品為多,任務事跡也以傳說為主。後世習用的不少成語、典故如滔滔不絕、夢筆生花、解語花、有腳陽春等均出自該書。

基本信息

成語解釋

【讀 音】:tāo tāo bù jié

【詞性】: 中性詞(及在不同語境下有不同的語義)

【用法】: 偏正式;作狀語、定語;形容說話多 。

【解釋】:滔滔:①形容大水滾滾;②形容連續不斷。 竭:衰竭,竭盡。形容像流水一樣連續不斷。多比喻人說話連續不 斷,十分健談。也作“

成語典故

【出自】:《樂府詩集·郊廟歌辭十二·積善歌》:“飲福受胙,舞降歌迎,滔滔不竭,洪惟水行。”

【示例】: 張九齡善談論,每與賓客議論經旨,~,如下坂走丸也。◎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走丸之辯》葉紫《山村一夜》:“兩線珍珠一般大的眼淚,便~地滾出來了!”

典故

唐玄宗李隆基有個宰相叫張九齡,以善於言談而出名。他見唐玄宗疏於朝政,就多次進言勸諫。張九齡主張任人唯賢,廣攬人才,並設定了選拔人才的專門機構。每當他與賓客們談論起經書時,總是“滔滔不竭”,意思是他說話像滾滾流水連續不斷。後來由於得罪權貴李林甫,張九齡被罷免了宰相職務。

使用例句

《開元天寶遺事》,五代後周王仁裕撰。王仁裕(880年--956年),字德輦,天水郡人。初為唐末秦州節度使判官,後入蜀,蜀亡則歷仕後唐、後晉、後漢三朝,至後周官翰林學士。該書根據社會傳聞,列146個標題,分別記述唐朝開元、天寶年間的逸聞遺事,內容以記述奇異物品為多,任務事跡也以傳說為主。其中如記唐代宮中七夕、寒食等節日習俗以及豪支、傳書燕等事有一定的社會史料價值。後世習用的不少成語、典故如滔滔不絕、夢筆生花、解語花、有腳陽春等均出自該書。

詞語辨析

【近義詞】:

【反義詞】:

【歇後語】: 水庫開了閘——滔滔不竭

【燈謎】: 浩浩蕩蕩

【造 句】:長江水滔滔不竭地翻滾著、咆哮著,使人們千百年來都敬畏著它。(本意)

他說起話來滔滔不竭,十分有見解。(褒義)

主任只要一演講便滔滔不竭,一發不可收拾。(諷刺)

黃河滔滔不竭地奔向渤海。(本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