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泉鎮[河南溫縣下轄鎮]

溫泉鎮[河南溫縣下轄鎮]

河南溫泉鎮始建於1956年12月,1958年改為鄉,同年秋建立人民公社。溫沁合縣時易名為溫泉鎮公社。1961年9月恢復溫縣建制後稱城關人民公社,1983年撤銷人民公社改設城關鎮,1986年又改稱溫泉鎮至今。

概況

溫泉鎮溫泉鎮
溫泉鎮位於溫縣中部,南臨黃河。縣政府駐地,是全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面積62平方千米,人口76340人。轄建設街、新建街、永興街、工茂街、福利街、馬道街、南大街、育才街、北新街、東關街、張圪當、前上作、後上作、東梁所、西梁所、前東南王、後東南王、小南張、劉門莊、柴門莊、鄭門莊、覺世頭、西南王、東張王、中張王、西張王、張莊、灘王莊、灘陸莊29個行政村(街),174個村民小組。鎮政府駐溫泉路11號。西梁所北有仰韶文化遺址。
[郵編]454850[代碼]410825100:~201建設街~202新建街~203永興街~204工茂街~205福利街~206馬道街~207南大街~208育才街~209北新街~210東關街~211張圪當村~212前上作村~213後上作村~214東梁所村~215西梁所村~216前東南王村~217後東南王村~218小南張村~219劉門莊村~220柴門莊村~221鄭門莊~222覺世頭村~223西南王村~224東張王村~225中張王村~226西張王村~227張莊村~228灘王莊村~229灘陸莊村

沿革

因原境內有溫泉而得名。1956年建城關鎮;1958年改城關鄉;1958年8月改城關公社;1960年溫沁合縣,原縣城改溫泉鎮;1961年復置溫縣和城關公社;1983年改城關鎮;1986年改為溫泉鎮。1997年,面積62平方千米,人口3.9萬,轄建設街、新建街、永興街、工茂街、福利街、馬道街、南大街、育才街、北新街、東關10個居委會和張圪壋、前上作、後上作、前東南王、後東南王、南張、劉門莊、柴門莊、鄭門莊、覺世頭、西南王、東梁所、西梁所、東張王莊、中張王莊、西張王莊、張莊、灘王莊、灘陸莊19個行政村。

簡介

溫泉鎮地理位置優越,位於鄭州洛陽焦作的中心地帶,城建基礎設施完善,商賈往來便利,是聞名中外的太極拳發祥地,是山藥、地黃、菊花、牛膝“四大懷藥”的正宗產地。總面積62平方公里,下轄29個行政村(街)、5個居民委員會,全鎮總人口7.6萬人。2003年,溫泉鎮綜合經濟實力位居全省鄉鎮第35位,較2002年前移了23個位次,成為焦作第一鎮。

經濟建設

交通

溫泉鎮毗鄰焦作黃河公路大橋,南接連霍高速公路,北連焦溫高速焦晉高速,經孟武高速公路,與京珠、太澳高速公路相連,形成了四通八達的“田”字形高速公路網。西氣東輸、南水北調等國家重點工程穿境而過。

工業

近年來,溫泉鎮強力實施“興工強鎮”發展戰略,充分利用交通區位優勢,不斷加大項目建設和招商引資力度,全鎮經濟始終保持快速健康發展的局面。2002年以來,溫泉鎮黨委、政府在焦作黃河公路大橋引線東側建設了溫泉工業規劃區,並以優良的投資環境和諸多的優惠政策進行招商引資,對外來客商實行“三零”優惠政策,即零進駐(工業區發展服務中心全程代理入駐企業的立項、審批、註冊等手續),零地價(根據投資項目實際需要,提供所需用土地30年的使用權),零收費(免徵入駐企業縣內所有行政事業性收費,對企業重點保護)給予入駐工業區的企業財政稅收優惠扶持政策。目前,已有惠森木業、東方碳素、宏達耐火、中原科技、龍華鋁業、鑫龍建材、永恩電力機具等18個項目落戶該區,總投資達8.3億元。溫泉鎮力爭通過3年時間,使溫泉工業規劃區企業總數超過50家,投資規模超過20億元,工業總產值超過40億元,實現稅收超過1億元,形成產業互補、鏈條帶動、功能配套的新型工業格局,實現躋身全省20強的目標。

農業

該鎮還擁有豐富的資源優勢。3萬畝國有非耕地為工業發展儲備了豐富的土地資源;10萬畝三毛楊為工業用材林基地建設提供了有力保障;南部神汜灘生態旅遊區林豐水美,風景宜人;高產高效農業開發較早,已初步形成小麥種子、“四大懷藥”、花生、棉花、水果等種植基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