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國

溫國

溫國姬姓,子爵。周朝為了有效地控制廣大被征服的地區和部族,分封姬姓貴族、功臣和聯盟的異姓部落首領為諸侯,到各被征服地區去建立政權。西周初年一共分封了71個諸侯國,其中姬姓的達53個之多。周天子直接控制的地區稱為王畿,包括都城鎬京周圍的關中平原和洛邑周圍的河洛地區,王畿外的土地則有分封出去的各諸侯進行直接管理控制。溫國是其中之一。公元前650年被狄國滅亡。

故國簡介

古溫國地域分布古溫國地域分布

溫,東周王畿之內的小國。始祖為周武王的司寇蘇忿生。溫國都邑為溫邑,國君稱溫子 ,或以國君蘇氏而稱蘇子。溫國國君蘇子為周朝大夫。周惠王二年(前675年),周朝爆發王子頹之亂,蘇子是擁護王子頹作亂的周朝五大夫之一,作亂未成,五大夫先到蘇子的溫邑,然後蘇子奉王子頹出奔衛國,衛國和南燕國聯合討伐周惠王,立王子頹為王,周惠王被迫流亡鄭國。兩年後也就是公元前673年,鄭厲公和虢國君主討伐王子頹,殺五大夫,則蘇子死於此難 ,溫國蘇氏國君不再為周朝大夫。

溫源出於己姓。周朝初年,顓頊有個後代被封在溫,後來溫國國君的子孫便以國名為姓 氏,稱為溫氏。春秋時期,溫國附屬於晉國,是晉國權臣谷至的封邑。晉厲公對谷至專權很不滿,就找個機會滅掉了谷氏。谷至的子孫有逃到國外的,後來也以溫為姓氏。 溫庭筠,唐朝詩人、詞人,太原人。他文思敏捷,精於音律。他的詩詞多與閨情以及個
人淪落,辭藻華麗、風格濃艷,大多收入《花間集》。

史料記載

《春秋左氏傳·隱公三年》記載鄭國軍隊收溫地之麥和成周之禾,導致周朝與鄭國的交惡[7]。
《春秋左氏傳·隱公十一年》記載周朝與鄭國換田。溫地的屬於周王的田地被周朝換給鄭國,溫邑還在溫國國君蘇氏手中。

《春秋·僖公十年》記載,周襄王三年(前650年),溫國為狄人所滅。《左傳》說,是溫子在王子頹之亂後背叛周王室,採取親近狄人的政策,而狄人來攻擊溫國時,周王室就不救援,所以滅亡,溫子出奔衛國。狄人滅溫後撤退,溫地為周王室所有。
《春秋左氏傳·僖公二十五年》記載周襄王十八年(前635年),溫被周襄王賜給晉文公,獎勵晉文公平定王子帶之亂的功勞。溫入晉國後,先後為晉國大夫陽氏和郤氏的封邑。

溫姓起源

溫縣遺蹟溫縣遺蹟

溫姓的起源始於黃帝,黃帝之後有昌意,昌意之後有顓頊,顓頊之後有稱,稱之後有老童(或稱卷章),老童的部族發展為重黎和吳回,吳回之子為陸終,陸終之子為昆吾。夏代昆吾部族在中原地區活動,今山西夏縣安邑有昆吾台,河南濮陽有昆吾之墟,《國語》載:“昆吾為夏伯,遷於舊許。”說明河南許昌也有昆吾之墟。

夏代時期的帝相年間,昆吾氏的一支在溫地立國,因有溫泉而稱溫國。明代萬曆年《溫縣誌》載:“相傳泉流常溫,士忻浴德,民利灌溉。昔人曾建亭於上,時游賞焉。今亭與泉俱廢,不可設矣,說者謂黃河淹沒其源,遂淤。”這說明,古時溫地有泉,明代時已涸。

夏桀二十六年,商滅溫。古溫國被滅後,國人以國為氏,遂為溫姓。古溫國遺址在今溫縣城西南15公里的上苑村北崗地上,面積為3萬平方米,文化層深約3米,發掘出土有石器、陶器、骨器等遺物,屬二里頭文化的遺物,這便是溫姓的祖根地。

三大支系

溫姓有三大支系,唐代溫信碑上載太常丞溫信,為顓頊之後裔,出於己姓。溫信便是出自己姓的溫氏後裔,這是溫氏的第一支起源。 溫氏的第二支是源出己姓的蘇姓。《新唐書·宰相世系表》載:“蘇氏也出自己姓,顓頊裔孫吳回生陸終,陸終生樊封於昆吾,昆吾之子封於蘇,鄴西蘇城是也。”鄴西蘇城在今天的河北省臨漳縣境。夏代昆吾氏一支被封於此,稱為有蘇氏。古溫國被商所滅後,有蘇氏便活動到溫地一帶。傳說有蘇氏首領為冀州侯,冀州城在今溫縣亢村和它北面與之隔沁河相鄰的博愛縣內都村。據說溫縣徐堡鄉村還挖出了冀州城的南城牆。商末殷紂王搶掠冀州侯之女,有蘇氏投西伯姬昌反商,因功其首領蘇忿生被周武王封為司寇,賜溫地周圍等十二邑建蘇國,都於溫城。 周襄王二年(公元前650年),北方的狄人出兵占溫,因蘇國與周王有矛盾,周王坐視不管,狄人滅了蘇國。蘇國滅亡後,蘇君逃往衛國,稱自己為溫子,他的後人便以溫為氏。這是第二支溫姓之源。

溫氏的第三支源於郤至。《新唐書·宰相世系表》載“溫氏出自姬姓,唐叔虞之後,以公族封於河內溫,因以命氏。”宋人鄭樵《通志·氏族略》云:“唐叔虞之後,晉郤至為溫大夫,號溫季,因以為氏。”蘇國滅亡後,溫成為晉大夫郤至的封邑。當時晉國公族中郤至是個顯赫的家族,郤[上隹隹下牛]、郤錡、郤至叔侄有功於晉國,權傾於朝野,特別是在對楚的鄢陵之戰中,郤至建立了巨大的功績,晉厲公畏懼他們。晉厲公七年(公元前574年),郤至隨晉厲公去打獵,打到一頭野豬,被厲公寵幸的孟張奪去,郤至射死了孟張。晉厲公為此很惱火,決定誅殺郤至族,郤至聽說後寧可被殺,也決不犯上作亂,結果厲公派胥童等八百兵士,襲殺了郤至三門。郤至因采邑封於溫稱溫季,被誅後其裔以邑為氏。

據《廣東溫氏發展史·晉世家世系表》載,晉開國始祖為唐叔虞,虞傳燮,燮傳寧族,寧族傳服人,服人傳福,福傳宜臼,臼傳司徒,司徒傳籍,籍傳費,費傳仇,仇傳伯,伯傳平,平傳郤(即鄂侯)。鄂侯傳三子,為光·哀侯、緡·晉侯、郤文,郤文傳郤叔虎,郤叔虎傳莆城鵲居,莆城鵲居傳郤至。郤至即溫季子,為晉大夫,采邑封於溫,其裔以邑為氏。

其他支系

州城遺址州城遺址

溫姓除以上三大支系外,還有他姓改溫姓者。《魏書·官氏志》,載,北魏時期的代北叱溫氏、溫孤氏、溫盆氏,均改為溫氏。《金史·國語解》載,女真姓溫迪罕氏,漢姓為溫氏。《中國姓氏大辭典》中還載,明代永樂年中菲律賓蘇祿東王訪問中國,歸途至德州病逝,次子溫哈刺和三子安都魯留中國守中國墓,其後有溫安二姓。從明朝到清代,貴州安順府土司姓溫。台灣土著、布依、黎、壯、瑤等族中均有溫姓。另外,漢代西域三十六國中有溫宿國國王姓溫,唐代時康居國國王姓溫,他們都可能是古溫人遷徙到那裡後,融入當地民族的溫國後人。

綜上所述,源出溫縣的三支溫氏,無論是顓頊之後昆吾的己姓,還是周朝姬姓,他們或以國為氏,或以邑為氏,均源出今河南溫縣。歷史上少數民族為溫姓者,或他國人員留中國姓溫的,以及當代少數民族中姓溫的,都是今天中化民族大家庭的成員。

遷徙繁衍

中國歷史上的遷徒多是因戰爭和災荒而始。溫姓的遷徙應從商湯滅溫開始,但見於史料上的是商末周初的戰亂開始的。據我國著名姓氏研究專家袁義達和何光岳研究,商末周初有一支溫國人遷往了西域祁連山昭武城。從這支溫氏的遷徙,可以看出他們在夏末商初,已經從溫地遷出,首先到了今山西、陝西之地,到了商末周初,才 到達今甘肅的昭武城。到達祁連山昭武城的溫國人,後遭到匈奴人的抗擊,又繼續向西,進入新疆境內,但同樣遭到吐蕃人的抗擊。最後,溫國人一部流向疆南,後建起了溫宿國;另一部溫國人,越蔥嶺進入俄羅斯境,融入他國種族中。溫國人自商代以後遷向各地,他們越走越遠,逐步到了北方的內蒙古、寧夏、遼寧各地,但他們始終不忘自己是溫國人,在與北方少數民族融合中,逐漸形成了後來的帶“溫”字的族人,如溫孤氏、溫盆氏、叱溫氏、溫都氏等。

溫姓向南方的遷徙,少數在春秋戰國時期已經開始,楚國有參將溫集(見《廣東溫氏發展史》)。溫氏大批向江南遷徙,是從兩晉之間開始的。據《晉書·溫嶠傳》載,山西太原郡祁縣溫疥、溫序的後代溫嶠,晉時到了浙江。溫嶠後因功封安郡公,家居贛州(今江西)地區。他的十二世孫溫皋,在南北朝時入籍揚州,溫皋次子溫穆葬在溫州府地。唐末,溫顒的子孫溫同保遷居福建,他們的後代溫元旺遷居到上杭(見《上杭溫氏譜》)。宋代,溫德興先任漳州太守,又任廣東潮州太守,後任海南瓊州太守,病故於赴任途中,埋葬在廣州雲山,他的後代在廣東繁衍起來。宋末元初,溫氏經珠江三角洲,散居到雲、貴、川、滇各省(見《溫氏族譜》)。

《廣東溫氏發展史》載,清代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溫日操等人住台灣;雍正十二年(1734年),溫明鼎等又入住台灣:乾隆八年(1743年),粵人溫、曾、賴、曹四姓又入住台灣。廣東廉江溫緩、溫宗瑞遷居到了新加坡南洋。清末至民國年間,由於戰亂,沿海粵、閩、桂和滇地溫氏,大批向東南亞越南、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國遷徙,今東南亞成了溫氏的旺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