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沐

詞語信息

tāng mù ㄊㄤ ㄇㄨˋ
湯沐

詞語解釋

(1).沐浴。
《公羊傳·隱公八年》:“邴者何?鄭湯沐之邑也。天子有事於泰山,諸侯皆從,泰山之下,諸侯皆有湯沐之邑焉。” 何休 註:“有事者,巡守祭天告至之禮也,當沐浴絜齊以致其敬,故謂之湯沐邑也。”
《史記·蘇秦列傳》:“君誠能聽臣,燕必致旃裘狗馬之地,齊必致魚鹽之海,楚必致橘柚之園,韓、魏、中山 皆可使致湯沐之奉。”
宋 陸游 《自笑》詩自註:“臘月五日湯沐、按摩幾半日,是早左車第二牙脫去。”
明 馮夢龍 《東周列國志》第四十七回:“乃使左右具湯沐,引蕭史潔體,賜新衣冠更換,送至鳳樓,與弄玉成親。”
(2).特指為死者沐浴所用熱水等物。
《淮南子·說林訓》:“湯沐具而蟣蝨相吊,大廈成而燕雀相賀,憂樂別也。”
《梁書·任昉傳》:“雖情謬先覺,而跡淪驕餌,湯沐具而非吊,大廈構而相驩。”
清 梁章鉅 《退庵隨筆·家禮一》:“吾鄉喪禮,自成服後,黎明具湯沐,主人以下皆哭。”
(3).泛指其它燙洗用的熱水。
嚴復 《救亡決論》:“中國一大豕也,羣虱總總,處其奎蹄曲隈,必有一日焉,屠人操刀,具湯沐以相待,至是而始相吊焉,固已晚矣。”
(4).指湯沐邑。
《後漢書·班彪傳》:“又舊制,太子食湯沐十縣。”
唐 張說 《鄎國長公主神道碑》:“邸弟立官,湯沐建封。”
明 唐順之 《皇陵行》:“江左金陵扶地軸,漢家豐沛還湯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