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九龍江國家森林公園

湖南九龍江國家森林公園

湖南九龍江國家森林公園,位於郴州市汝城縣東南部,地處湘、粵、贛三省交界的旅遊金三角地帶,總面積8436.3公頃,地理條件得天獨厚,區域優勢十分明顯。

基本信息

九龍江國家森林公園南大門九龍江國家森林公園南大門
湖南省九龍江森林公園(以下簡稱九龍江公園)位於郴州市汝城縣東南部,地處湘、粵、贛三省交界的旅遊金三角地帶,總面積8436.3公頃(含熱水溫泉景區510公頃),東西寬12.1公里,南北長11公里,分為九龍覓仙、九龍戲水、九龍奇岩、九龍飛瀑和熱水溫泉五大景區。公園管理局設三江口,距汝城縣城30公里。公園北大門距離在建的廈蓉高速公路出口不足10公里,106國道和深湘高速公路穿境而過。周邊旅遊資源豐富,南臨廣東丹霞山,西毗莽山森林公園,北接資興東江漂流、革命搖籃井岡山和中華始祖炎帝陵,地理條件得天獨厚,區域優勢十分明顯。

公園簡介

森林文化廣場森林文化廣場
九龍江公園位於汝城大坪林場境內東南角,面積7萬餘畝,以天然生長的闊葉林為主,公園海拔處在185至1381米之間,現有面積16154.8公頃(含熱水溫泉景區510 公頃),森林覆蓋率達93.62%,森林蓄積量194.8萬立方米,楠竹60萬根,氣候宜人,屬中亞熱帶向南亞熱帶過渡的季風濕潤氣候區,境內山清水秀、資源豐富、文化深厚、交通方便,發展森林旅遊業極具優勢。是華南地區保存完好、物種最多的原始次生林區之一,具有探險、生態旅遊、科研等價值。九龍江公園自然景觀盛名江南,自古就有“千里煙雨”、“四面青山列翠屏,草木花香處處春”的美譽,以山奇、谷幽、林深、竹秀、水美、石絕著稱於世,融雄、奇、險、幽、秀於一體。湖南省九龍江國家森林公園建立於2003年,2006年升為省級森林公園,2009年12月12日正式被國家林業局評為國家級森林公園。
九龍江公園山重水複,碧水藻回;林海蒼莽,青山疊翠;生態環境優美,自然本底保存完好,負氧離子含量高,空氣清新;四時山花爛漫,常年氣候宜人,素有湘南“小昆明”之稱;園內鳥語花香,景色交相更替,風光旖旎,多姿多彩:春夏山花爛漫,金秋碩果累累,寒冬雪鎖群山,霧淞(冰凌)壓枝,美不勝收,間有小橋流水,田園港陌,炊煙白雲環繞,蛙鼓流泉湊鳴,一幅壯美山林圖畫。自然旅遊景觀在湘、粵、贛"旅遊金三角"地區獨樹一幟,不可人工再造,為現代文明社會所難尋覓的一片自然淨土和仙居神遊福地。公園旅遊景區內的九龍村,為瑤族同胞世代居住地。民風古樸,習俗獨特,從房舍至服飾起居、節日、歌舞、婚嫁、信仰等,均獨具特色,為旅遊景區一道亮麗的人文景觀。熱水溫泉景區有湖南省最大的天然自流溫泉資源,以熱水河、田園、高山等為自然風景特色,以獨特的民族風俗和悠久的溫泉文化為人文風景底蘊,以溫泉養生、休閒度假等為主的旅遊景區。公園內還有古炮樓、古驛站、寺廟遺址多處,為歷史尋蹤和宗教朝拜旅遊奠定一定的基礎。
九龍江公園南直五嶺之沖,北枕郴州之秀,水注三江,雞鳴三省,被譽為湘、粵、贛“旅遊金三角”寶地,南臨廣東丹霞山,西毗莽山,北接東江漂流、革命搖籃井岡山和中華始祖炎帝陵,地理條件相當優越;在交通方面,國道106線縱貫公園,廈蓉、岳深兩條高速公路從園內及附近的益將鄉穿過,並設有互通,將大大縮短了公園八方客源來公園的路途時間,接近了南至粵港澳、珠三角、長株潭經濟區的空間距離,為八方遊客開闢暢達的交通走廊。
九龍江公園有泰山之風貌,峨眉之秀色,華山之險峻、廬山之奇特;她獨特的地質地貌、深厚的人文底蘊,湖南最大的天然自流溫泉資源,豐富的野生動植物資源使其有“三江之魂”的美譽。境內山水清嘉,景色秀麗,滿山蕭樹蒼綠,鬱鬱蔥蔥一望無垠,奇樹怪石,千級雲梯,無時不在綠中體現其生命張力,為綠平添了幾分生機,踏著窄小的青色石階,一步步向森林縱深行進,絕無一線塵囂,透露著靜謐與雅致。溯九龍江而上,兩岸峭壁林立,谷中溪水潺潺,龍潭瀑布飛流直下,鑽入密林,路小苔滑,枯枝落葉軟綿如墊,遍山古木,直刺藍天,各張其勢,讓人在樹葉顫鳴與鳥兒歡歌交奏出的音籟中展開充分的暇想情懷。此時此景,心曠神怡,猶如置身於人間仙境一般。是旅遊觀光、避暑度假和投資興業的理想場所。青山、綠水、奇石、險峰、民居交織輝映,如詩如畫;九龍江也猶如母親的雙手,等待你的到來,為你洗滌凡塵的喧囂,回復心靈的平靜。優越的區域條件

公園緊臨在建的廈成、擬建的深湘兩條高速公路,交通條件優越。深湘、106國道縱貫其中,廈成高速從公園北側的熱水溫泉經過,公園北大門距離在建的夏成高速公路出口不足10公里。兩條高速公路建成後,大大縮短了廈門、廣州、香港、澳門至九龍江森林公園的距離,2-4小時的車程,朝發午至,交通便利。公園處在郴州、韶關、贛州旅遊金三角地帶,周邊旅遊資源豐富。近距離內有被稱為“華南第一溫泉”的熱水溫泉,南臨廣東丹霞山,北接資興東江漂流、革命搖籃井岡山和中華始祖炎帝陵,九龍江以茂密原始次生林和秀美生態環境而獨具魅力,各景區優勢互補,相得益彰,極易形成區域互動,發展潛力巨大。近年,汝城縣的旅遊業迅猛發展,開發了很多游賞、歷史價值較高的景點景區,汝城縣正向一個充滿生機的旅遊縣發展。

典型的天然林區

九龍江森林公園屬我國華南地區森林資源保存完好的典型天然林區之一,公園內物種豐富度較高,原始次生林面積大,有7萬多畝。景區分布的植物有2800多種,其中國家級保護植物有福建柏、紅豆杉、蓖子三尖杉、華南五針松、凹葉厚朴、華南栲、閩楠、紅花木蓮及稀存的白毛茶等;分布的動物有200多種,屬於國家級保護的有蘇門羚、雉類、穿山甲、水鹿、毛冠鹿、獼猴、麝、娃娃魚等。公園內山重水複,林海蒼莽,青山疊翠,生態環境優美,負氧離子含量高,是一個天然氧吧。

盛名的景觀資源

公園內地形複雜多變,具有山地地貌特徵,峰巒密布,溝壑幽深,山徑崎嶇,大小溝谷縱橫交錯,以山奇、谷幽、林深、竹秀、石絕聞名遐邇,自古就有“千里煙雨”、“四面青山列翠屏,草木花香處處春”的美譽。公園分大水江、直河、遠坪三大景區,現有景點63處,其中一級景點5處,二級景點23處,三級景點35處。各景點鬼斧神工、天鑄而成、規格品味較高,空間組合適當,可游性強。

厚重的文化底蘊

作為數百年來九龍瑤族同胞的聚居地,公園民俗風情濃厚,350多名瑤民分11個自然村散居在崇山峻岭之中,世代以耕作為生,民風古樸,習俗獨特,從房舍至服飾起居、節日、歌舞、婚嫁、信仰等,均獨具特色,為旅遊景區一道亮麗的人文景觀。公園還有湖廣古驛道、古炮樓、古驛站、古涼亭、古橋、兵馬演練場、寺廟遺址和紅軍長征留下的足跡等,愈顯其歷史文化積澱厚重,為歷史尋蹤和宗教朝拜旅遊奠定了基礎。

旅遊景區

嶺子頭原生態瑤寨觀光
母子瀑布母子瀑布
九龍江公園內有住居數百年的九龍行政瑤族村,350多名瑤民分11個自然村散居在崇山峻岭之中,世代以耕作為主,民風古樸,習俗獨特,從房舍到服飾起居、節日、歌舞、婚嫁、信仰等,獨具地方特色,為旅遊景區增添了一道亮麗的人文景觀。
擬選擇交通方便、原居民相對集中、建築風格特色比較突出的嶺子頭作為原生態瑤寨觀光之地。近期,擬對嶺子頭自然村的全部民舍進行全面翻修,保持瑤寨建築特色,凸顯瑤族山寨民族風情和住宅文化風貌,突出汝城瑤族宅第歷史傳承特色。還可根據當地的民風民俗習慣,布置寨門以及各種生產生活用具,形成原汁原味的瑤族風情和田園景觀,遊客可以觀賞,也可親自體驗,並可以小住幾天,體驗瑤鄉生活的閒適。開闢瑤寨前的空地進行篝火晚會等文藝演出,欣賞瑤族舞蹈、瑤族山歌、吹木葉、舞火龍,好不熱鬧。九龍廣場

新建九龍廣場,面積約為50000㎡,廣場緊鄰公園南大門,通粵達海,區位優勢明顯,交通較為便捷,是整個公園的主要出入口廣場,也是公園車流、人流的主要集散地。九龍廣場作為森林公園的名片,通常是整個景區風貌與文化內涵集中體現的場所,其設計既要尊重傳統,延續歷史文脈,又要有所創新,有所發展。景觀設計中把山林、湖水、池岸、木亭、石澗、假山瀑布、花壇花徑等自然界景物融入到廣場景觀中,如詩如畫。讓人領略到夕陽下金光耀眼的碧流淺池,鮮花滿布的小徑,水花飛濺的瀑布,隨風搖曳的垂柳,靜謐優美的桃花源境等美景,給人無窮的遐思。同時,中國龍文化由來已久,龍是華夏民族的代表,是中國的象徵。九龍廣場以龍的造型鋪裝為靈魂,不論是龍身、龍鬚、龍爪都在景觀設計中一一體現。
在總體空間布局上突出"兩條主軸線,七個功能區"的總體框架。以廣場入口至南大門、森林之歌舞台至愛蓮池為主軸線,主要景觀節點依次按序列展開,形成有節奏和序列感的景觀空間。景觀次軸則以名人植樹園、松濤歌賦、愛蓮池-水雲間組成,其他景觀節點按景觀空間序列展開,形成層次豐富,富有內涵的景觀。其中中心景觀區以折線條和曲線相結合,即形成了景觀軸線,又豐富了景觀在空間上的變化。

規劃中的森林浴場
九龍廣場九龍廣場
新建森林浴場。規劃在鄧家洞、牛牯沖一帶修建森林浴場。浴場占地約500多畝,利用其良好的森林環境,內規劃有森林旅館、森林保健中心、森林花園、森林餐廳和樹上小木屋等項目。森林旅館--旅館規劃面積1500㎡,設60個床位。旅館的建築採用多棟連體建築布局,採用坡屋形頂式,建築風格要自然、大方、簡潔設計,要融於周圍的森林景觀環境,採用自然生態與現代設計相結合的手法。森林保健中心--中心內設健康諮詢中心、森林健身房、森林"SPA",森林保健、養生、食療等多項內容。還可修建各種森林保健設施,如休息平台、森林保健游步道、網球場、羽毛球場、健身房等保健設施。
森林餐廳--規劃在牛牯沖森林浴場建設面積為500㎡的森林餐廳,餐廳的設計要充分考慮與周圍森林環境相融合,採用室內和室外相結合,打造野菜系列、野味系列等菜系,其經營理念同時體現森林生態文化。森林花園--對現有的林木進行整治,使林木的枝下高在1.80-2.00m以上,林分的鬱閉度保持在0.7-0.8之間,以保持林內通風透氣和陽光散射。將有毒、有刺等可能對人體造成傷害的動植物進行清除;對林內和林間的植物結構進行合理的改造和配植,種植具有芳香、保健、觀賞性強的林間花卉植物和觀賞保健喬木,營造具有保健和景觀功能的植物小群落。此外為增加其遊憩功能在森林適當開闢觀賞和遊客休息娛樂的草坪空曠地。樹上小木屋--選擇樹齡老,枝條粗壯的樹木,規劃20棟樹上小木屋,小木屋大小比安裝一張床位略大為宜,每棟面積15-30㎡,木屋距地面3-5m,不宜超過5m。小木屋按3-5棟成組團組成,每個組團間根據需求設管理服務設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