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離鐵素體組分

游離鐵素體組分,即α-Fe和以它為基礎的固溶體,具有體心立方點陣。這部分鐵素體稱為先共析鐵素體或組織上自由的鐵素體。

鐵素體(ferrite,縮寫:FN)即α-Fe和以它為基礎的固溶體,具有體心立方點陣。亞共析成分的奧氏體通過先共析析出形成鐵素體。這部分鐵素體稱為先共析鐵素體或組織上自由的鐵素體。隨形成條件不同,先共析鐵素體具有不同形態,如等軸形、沿晶形、紡錘形、鋸齒形和針狀等。鐵素體還是珠光體組織的基體。在碳鋼和低合金鋼的熱軋(正火)和退火組織中,鐵素體是主要組成相;鐵素體的成分和組織對鋼的工藝性能有重要影響,在某些場合下對鋼的使用性能也有影響。純鐵在912℃以下為具有體心立方晶格(注1)的α-Fe。碳溶於α-Fe中的間隙固溶體稱為鐵素體,以符號F表示。由於α-Fe是體心立方晶格結構,它的晶格間隙很小,因而溶碳能力極差,在727℃時溶碳量最大,可達0.0218%,隨著溫度的下降溶碳量逐漸減小,在600%時溶碳量約為0.0057%,在室溫時溶碳量幾乎等於零。因此其性能幾乎和純鐵相同,其數值如下:抗拉強度180—280MN/平方米屈服強度100—170MN/平方米延伸率30--50%斷面收縮率70--80%衝擊韌性160—200J/平方厘米硬度HB50—80由此可見,鐵素體的強度、硬度不高,但具有良好的塑性與韌性。鐵素體的顯微組織與純鐵相同,呈明亮的多邊形晶粒組織,有時由於各晶粒位向不同,受腐蝕程度略有差異,因而稍顯明暗不同。鐵素體在770℃以下具有鐵磁性,在770℃以上則失去鐵磁性。注1:體心立方晶格的晶胞是一個立方體,在體心立方晶胞的每個角上和晶胞中心都排列一個原子。可見,體心立方晶胞每個角上的原子為相鄰的八個晶胞所共有,每個晶胞實際上只占有1/8個原子。而中心的原子卻為該晶胞所獨有。所以,體心立方晶胞中原子數為8*1/8+1=2個。碳原子存在於四面、八面體間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