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曹溪一絕

《渡曹溪一絕》,是明代山僧真可的一首詩。

詩詞原文

踏來空翠幾千重,曲折曹溪鎖梵宮①。
欲問嶺南傳底事,青山白鳥水聲中②。

注釋譯文

①空翠:指重重山嶺既空寂而又蒼翠。梵宮:指佛寺中的各殿堂,這裡指寶林古寺。②嶺南:代指慧能,慧能為嶺南新會人。底事:什麼事。青山句:謂慧能大師所傳心訣,便在眼前這些青山、綠水、白鳥之中。意謂什麼也沒有傳,什麼也不須傳,佛性就在你自己心中。

詩詞鑑賞

可公出家以後,足跡幾遍天下。主要是為了瞻仰古剎叢林,參謁高賢大德。廣東曲江南華,乃慧能大師道場,慧能肉身法體一直供奉於此。可公赴曹溪瞻拜六祖遺蹟,遂有嶺南之行。曹溪在廣東省曲江縣東南雙峰山下。六祖慧能根本道場寶林寺(即今南華寺)在此。這首詩即可公渡曹溪赴寶林寺時所作。詩在描繪寶林寺外觀風景的同時,用極生動而又極含蓄的比喻手法,對慧能所傳禪宗頓悟學說作了深刻的分析。

作者簡介

真可(1543-1603),明代浙江餘杭徑山僧。字達觀,號紫柏,俗姓沈,吳江(今屬江蘇省)人。十七歲出家於蘇州虎丘寺,二十歲受戒。閉關三年,苦讀《法華經》等重要經典,學與日進。參謁京師遍融、笑岩諸大師,頗受教益。承嗣遍融禪師,與蓮池宏為同門師兄弟。先後遊歷五台、匡廬、嶗山、峨眉諸大名山。以弘法為己任,修復嘉禾楞嚴寺、廬山歸宗寺、京師潭柘寺等古老道場共十五座。於徑山寂照庵創刻方冊《徑山藏》,費時二十年刻成,凡一百七十六函,六千九百五十六卷。與憨山德清、蓮池袾宏結為至交,主張儒釋道三教一致。後因德清冤案受牽連,冤死獄中。著作結為《紫柏老人集》二十九卷、《紫柏老人別集》四卷及《般若心經說》、《般若心經要論》、《般若心經直談》各一卷。與蓮池袾宏、犈益智旭、憨山德清並稱為“明四大高僧”。可公長於詩文,與憨山時相唱和。其詩深得唐人意旨,輕靈俊逸,瀟灑可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