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口驛

渡口驛

渡口驛鄉位於兩省(山東、河北)、三市區(德州,邢台、衡水)、四縣(夏津、武城、清河、故城)交界處。全鄉面積40.2平方公里,人口1.8萬,耕地3.91萬畝。農業以玉米、大蒜、林果為主,企業以紡織設備購銷加工、棉花加工、紡織為主導產業。

簡介

渡口驛鄉分布有兩個地方,一個是夏津縣渡口驛鄉,另一個是清河縣渡口驛鄉。兩個渡口驛鄉是相鄰的,但這兩個渡口驛鄉的又有很大的不同。

清河縣屬渡口驛簡介

位於河北省清河縣城東15公里處,東靠衛運河與山東夏津縣渡口驛鄉隔河相望,南與油坊鎮搭界,西鄰雙城集鄉,北與連莊鎮和故城縣要莊鄉接壤。轄9個行政村,有2380戶,10007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25人。1958年屬運河公社,1961年建立渡口驛公社,1984年改鄉,處地平坦,面積18.6平方公里,耕地18498畝,其中水澆地16071畝,果園占地684畝,主要種植小麥、玉米、穀子、花生、棉花等。1949年前糧食畝產不足50公斤,1989年達398公斤。果園主產蘋果、杏、桃、梨等。鄉辦企業有修造站、麵粉廠、磚廠等。有中學1所,國小8所;衛生院1所,村辦醫療站11個;敬老院1所。

距離縣政府所在地清河縣城(葛仙莊鎮)15公里,青銀高速(青島-銀川)穿越該鄉,該縣有308國道、京九鐵路縱貫南北,交通便利,渡口驛鄉以往以農業為主,經濟發展滯後,隨著該縣富民工程建設,該鄉已在綿羊絨加工,成衣製造,耐火材料等行業有了快速的發展。

夏津縣渡口驛鄉

經濟狀況

2002年,全鄉實現工農業總產值1.2786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650元。

交通路線

2000年,該鄉投資35萬元對渡口驛到運河大橋長達2200米的道路進行了硬化,從而打通了渡口驛鄉與河北省的唯一交通要道。向南與308國道相接的鄭渡路,向東與田莊鄉相連的渡田路,今年也將實現鋪油通車。同時,橫穿該鄉的308高速公路,今年將破土動工,南水北調東線工程陸續開工,京航大運河將恢復通水通航。屆時,渡口驛將形成西與河北清河相通,東與田莊鄉相連,南與308國道相接,北與武城縣交匯的四通八達的公路網路,將成為水、陸交通樞紐、車船匯集之地。

經濟政策

紡織設備交易專業市場形成購銷加工相互促進的新局面,日益火爆,該鄉西與全國最大的羊絨加工集散地一一河北清河相望,立足這一區位優勢,2001年該鄉籌集民間資金280萬元,在渡口驛鄉政府對面建起了一個占地60畝、建築面積2500平方米的紡織設備交易專業市場,該市場建成後,該鄉把紡織設備交易專業市場的重點放在加強管理、提高效益上。首先,利用網際網路、電台、報紙等媒體對該市場的經營範圍、優惠政策等進行全方位宣傳,提高市場知名度;

其次,不斷強化市場管理,完善市場管理體制,打造誠信品牌,杜絕假冒產品進入市場,提高產品質量,嚴厲打擊欺行霸市行為,增強市場信譽;三是利用購銷能人邀請外地客商前采投資建廠,先後吸引青島、膠南等地客商在該鄉投資創辦了配件加工廠。目前,該市場已發展成為集加工、裝配、銷售於一體專業市場。2003年該市場共銷售紡織設備4000多台套、交易額8000餘萬元,實現利稅近十萬元,成為遠近聞名的專業交易市場。

該鄉堅持把擴大開放,招商引資、放手發展民營經濟作為全鄉經濟工作的總抓手,緊緊圍繞“解放思想、超常發展、跨越前進”這一主題,牢牢把握全黨抓經濟、突出抓民營,關鍵抓投入,千方百計抓招商的工作主線,在全鄉範圍內掀起領導帶頭、全民參與、全方位、多層次的大開放、大招商的熱潮。先後有投資過百萬元的棉花加工廠(兩處)、天罡蘆薈酒業有限公司、夏莊預製件廠、水泥地面彩磚廠,夏莊磚廠等項目落戶該鄉。今年該鄉又與青島國道紡織公司簽訂了投資4500萬,新上3萬紗錠項目的契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