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中

渝中區是重慶市的母城和中心城區。她地處長江和嘉陵江交匯處,幅員面積23.71平方公里,人口逾66萬,漢族人口為66.04萬人,占99.28%;回族、土家族、滿族、苗族、壯族、蒙族、彝族等37個少數民族人口為0.48萬人,占0.72%。是著名的“山城”、“江城”、“不夜城”;她擁有3000多年歷史,是巴渝文化、抗戰文化和紅岩精神的發源地。

渝中區

渝中概況

渝中區是重慶市的母城和中心城區。她地處長江嘉陵江交匯處,幅員面積23.71平方公里,人口逾66萬,是著名的“山城”、“江城”、“不夜城”;她擁有3000多年歷史,是巴渝文化抗戰文化紅岩精神的發源地。據不完全統計,近年來,全區共榮獲各類全國性榮譽稱號93個,其中屬重慶市唯一的榮譽稱號11個。
渝中區是重慶市的政治中心。中共重慶市委、市人大常委會、市人民政府、市政協委員會和駐軍領導機關均駐在此。渝中區是重慶市的經濟強區。2005年,地區生產總值達到241億元,商貿銷售總額達到580.2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160.6億元;在區商業銀行市級機構達到18家;中國西部最大商業街——解放碑中央商務區已匯集了90%的駐渝國內金融機構,2/3的駐渝境外銀行和保險機構,3/4的駐渝世界500強企業和外國駐渝領事機構;隨著重慶“十字金街”的正式開街,國家特大型工業品綜合交易市場和西部地區最大的綜合交易市場——朝天門市場的日益繁榮,渝中區已基本形成了面向重慶,輻射西南的區域性金融中心。
渝中區還是重慶市的水陸客運交通樞紐。區內的重慶火車站是成渝、川黔、襄渝3條鐵路幹線的交匯點,朝天門港口是長江上游最大的客運港口,她已成為重慶市聯繫全國各地的重要視窗。
渝中區社會事業全面發展。重慶市已確定渝中區為素質教育實驗區和德育實驗區;連續多年評為全國先進文化區;醫療機構齊全,設備先進,力量雄厚,是重慶市的醫療衛生中心。另外,渝中區信息化水平接近沿海發達地區平均水平;城市建設突飛猛進;中介服務業初具規模;都市旅遊形勢喜人,已成為優秀旅遊城區。
渝中區的奮鬥目標是:到2007年,初步建成西部經濟強區、文化名區和現代都市風貌區,到2020年,基本實現現代化。
渝中區將不斷鞏固提升商貿、金融、信息、文化“四中心”的地位,加快構建基礎教育、醫療衛生“兩大高地”,完善提升水陸客運交通樞紐,加快產業最佳化升級,完善城市綜合功能,努力實現社會的和諧穩定,推動城區現代化建設不斷開創新局面。

自然地理

渝中區位於北緯29°31′50″-29°34′20″,東經106°28′50″-106°35′10″,地處重慶市西南部,長江、嘉陵江匯流處。渝中區東、南、北三面環水,西面通陸,為東西向狹長半島。渝中區東、南瀕臨長江,與南岸區水域相鄰;北面瀕臨嘉陵江,與江北區水域連界;西面與沙坪壩區九龍坡區接壤。全區總面積為23.71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18.54平方公里。境內地形最高處海拔394米,最低處167米,坡降很大,高差懸殊。
渝中區屬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受特殊地形、地貌影響,具有氣溫高,日照少,雨季長,濕度大,雲霧多,霜雪少,風速小等氣候特點,是著名的“霧都”和長江流域三大“火爐”城市之一。近年來,霧日呈減少趨勢,極端最高氣溫呈下降趨勢,極端最低氣溫呈上升趨勢,淡化了“霧都”和“火爐”的稱號。

歷史沿革

渝中區區境是重慶市的母城和發源地;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公元前1027年,周武王滅殷,建立巴國,區境屬巴國江州地域,較長時間為巴國國都所在地。公元前316年,滅巴國。兩年後,以巴國地置巴郡,區境屬巴郡江州縣地域,為巴郡和江州治所所在地。從漢代至清代,區境先後屬江州縣、墊江縣、巴縣地域。其中,從公元561-1929年,屬巴縣地域,歷時1368年。歷為郡、州、路、府、省、縣治所所在地。其中,從公元1363-1371年,為大夏國國都所在地。
1929年,國民政府在巴縣城區正式設重慶市,區境屬重慶市地域。1935年,重慶市下設5個區,第一至第四區在今渝中區境。1939年,重慶市下設12個區,第一至第八區在今渝中區境。1942年,重慶市下設17個(陸上)區和1個水上區,第一至第八區和水上區的一部份在今渝中區境。1946年,重慶市下設18個區,第一至第八區在今渝中區境。在此期間,區境一直是市政府所在地。抗日戰爭時期,區境為中華民國戰時首都、陪都和中共中央南方局、八路軍重慶辦事處所在地。 
重慶解放後,重慶市人民政府於1950年6月將原重慶市第一區至第七區命名為第一區。1955年11月,第一區改稱市中區。1995年3月,將沙坪壩區大坪和化龍橋街道劃入市中區,市中區更名為渝中區。在此期間,區境曾為中共中央西南局、西南軍政(行政)委員會、西南軍區所在地,並一直是重慶市黨、政、軍領導機關所在地。

人口民族

2005年全區戶籍人口59.94萬人,比2000年增加1.7萬人,增長2.9%,年均增長0.6%,其中,非農業人口599165人。“十五”期間,全區人口自然增長率保持了連續五年的負增長,2005年的人口自然增長率為-2.31‰。根據重慶市1%人口變動抽樣調查反饋資料顯示,2005年末渝中區常住人口總數為69.2萬人,比2000年增加2.7萬人,增長4.1%,年均增長0.8%。2005年全區計畫生育率為97%。
民族構成為:漢族人口為66.04萬人,占99.28%;回族土家族、滿族、苗族壯族、蒙族、彝族等37個少數民族人口為0.48萬人,占0.72%。渝中區共有家庭20.44萬戶,家庭人口為56.70萬人,占總人口的85.24%,平均每個家庭的人口為2.77人。

社會發展

“十五”期間,渝中區居民生活水平和質量進一步提高,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費性支出均突破萬元大關。2005年,渝中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1240元,五年平均每年增長10.3%。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10560元,五年平均每年增長9.9%。從消費結構看,衡量居民生活質量的“恩格爾係數”2005年下降到36.1%,比2000年減少3.2個百分點,恩格爾係數已連續6年保持在40%以下。
渝中區在經濟發展中,加快了產業結構的最佳化升級。五年來,全區第三產業發展持續增長,商貿、金融、信息、旅遊四大支柱產業發展速度明顯加快。第一產業已隨化龍橋地區的改造而全面退出渝中區,第二產業的比重由2000年的21.9%下降到11.4%,第三產業比重則由2000年的78.1%上升到88.6%;2005年,渝中區第三產業增加值突破200億元,達到213.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2000年增長了73.7%,五年內平均每年以11.7%速度遞增。
“十五”期間,渝中區綜合經濟實力躍上了新台階,國民經濟保持了持續快速的增長態勢。2005年地區生產總值(GDP)突破200億元,達到241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2000年增長69.0%,年均增速11.1%,比全市同期年均增長速度高0.2個百分點。區級政收入突破10億元,2005年達到11.12億元,比上年增長23.4%,五年內年均增長21.7%。商貿中心地位穩固。商貿銷售總額突破500億元,2005年達到580億元,比上年增長13.1%,五年內年均增長13.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005年達到160.6億元,比上年增長12%,五年年均增長12.1%。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勢頭強勁。2005年達到95億元,五年內累計完成投資額368億元。招商引資成效顯著。2005年實際利用外資1.26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1.2%,五年內實際利用外資總額4.4億美元,占全市外商直接投資的四分之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