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郎世寧羊城夜市圖

清郎世寧羊城夜市圖

清郎世寧羊城夜市圖作於清乾隆元年,即公元1736 年。現藏美國史丹佛大學博物館。

基本信息

畫作賞析

幾處房子的窗戶中,露出亮光,屋內分明點著燈,還有的房子煙囪里冒出裊裊的炊煙。江邊有若干船隻靠岸,還有一處木結構的瞭望塔,架設在江岸的突出處,裡面懸掛燈籠,為過往的船隻提供夜航的信號。房舍內和江里的船上都點著燈,很顯然,畫家是要表現夜晚的情景和風光。

城牆顯得很古舊殘破,上面已經長

羊城夜市圖

滿了野草,城頭上甚至還有一棵很粗的松樹。在江邊的小船內、在城牆下的房舍內,都還有許多人沒有睡覺,“夜生活”頗為熱鬧。畫面的中景是江的對岸,樹木蔥蘢,隱現於夜色下;遠景則是起伏的群山,煙靄朦朧,一輪明月高掛在天空。

創作背景

郎世寧從遙遠的歐洲來到中國,最先踏上東方的土地是澳門,但此時的澳門已經為葡萄牙人所占據,後來郎世寧從澳門經由廣州繼續北上京師,所以嚴謹說來,郎世寧第一個到達並有著親身感受的中國大城市就是廣州。對於一個西方人來講,處處都是新鮮的,從未見過的人和物,作為一個畫家,更是會將這一切收入眼帘,印入腦海,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郎世寧選取“羊城”作為他畫幅的題材,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但是圖內並沒有特殊的景點、文字或相關資料可以證明所描繪的就是廣州,不過畫面中所畫的應當是中國南方景象,這是不錯的。

也許這並非是嚴格意義上的寫生、寫實之作,只是作者途經廣州時留下的第一印象的反映。畫幅中所有的人物所著的衣裝,尚為明制,均為前朝裝束,沒有見到一個男人是留有辮子的,也說明此畫並非畫的是現實題材,而應當理解為郎世寧所表現的是一個理想的、和諧的東方太平盛世。

作者簡介

郎世寧(Giuseppe Castiglione 1688-1766)義大利人,原名朱塞佩·伽斯底里內,出生於米蘭,天主耶穌會傳教士。青年時期受到系統的繪畫訓練,後來加入了歐洲基督教下屬的宗教組織耶穌會。清康熙帝五十四年(1715)作為天主教耶穌會的修道士來中國傳教,隨即入宮進入如意館,成為宮廷畫家。他以西法參入中國畫中,自成一家。於雍正、乾隆兩朝供奉“內廷”。他在清朝宮廷內繪製了大量作品,所見多為歷史紀實畫、人物肖像畫、花鳥走獸畫。曾參加圓明園西洋樓的設計工作,歷任康、雍、乾三朝,在中國從事繪畫達50多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