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湯羊首

清湯羊首

清湯羊首,食品名稱,是以羊頭肉、火腿、竹筍、小白菜為主要原料烹製的,口感酥爛湯清,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屬於熱性食物,某些人群不宜多食。

清湯羊首

主料:羊頭肉2500克
輔料:火腿100克 竹筍20克 小白菜1000克
調料:料酒50克 味素3克 胡椒粉2克 大蔥25克 姜25克 鹽15克 雞油15克

口感:酥爛湯清,味道鮮美,營養豐富。

烹飪方法

清湯羊首清湯羊首
火腿切成片:竹筍用溫水洗1遍,再用溫水泡發,切成長5厘米的段,寬2厘米的條,用涼水泡上山、白菜摘去邊葉,留苞、洗淨用開水氽過,用涼水過涼,蔥、姜拍破。

羊頭夾去殘存的毛,再放在火上燎過,用溫水浸泡,並刮洗乾淨,剝下羊頭皮和肉,下入冷水鍋煮過撈出,洗淨血沫,再裝入沙鍋內,加入料酒、蔥、姜、桂皮和水(水以沒過羊頭肉為準),在旺火上燒開後移至小火上燉,將羊頭燉到八成爛時,取出裝入湯罐內,加入清雞湯,料酒、火腿片,味素,蔥、姜、鹽,上籠蒸至爛透為止。

食用時,將湯,竹筍、白菜苞和鹽倒入鍋中燒開,倒入漏勺濾乾水分。取出湯罐,去掉蔥、姜,加入竹筍、白菜苞、胡椒粉和雞油即成。

主料介紹

牡羊頭肉又叫白水羊頭,是北京小吃中的精品,袁枚所作《隨園食單》中關於羊頭的如下記載:“羊頭毛要去淨;如去不淨,用火燒之。洗淨切開,煮爛去骨。”《清稗類鈔》也有類似描寫:“煮羊頭,毛去淨,切開煮爛去骨,其口內老皮俱去盡......取老肥母雞湯煮之”。北京牡羊頭肉的起源在大興黃村鎮李營。

營養分析

羊肉性溫,冬季常吃羊肉,不僅可以增加人體熱量,抵禦寒冷,而且還能增加消化酶,保護胃壁,修復胃黏膜,幫助脾胃消化,起到抗衰老的作用;

羊肉營養豐富,對肺結核、氣管炎、哮喘、貧血、產後氣血兩虛、腹部冷痛、體虛畏寒、營養不良、腰膝酸軟、陽痿早泄以及一切虛寒病症均有很大裨益;具有補腎壯陽、補虛溫中等作用,男士適合經常食用。

相關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發熱、牙痛、口舌生瘡、咳吐黃痰等上火症狀者;肝病、高血壓、急性腸炎或其他感染性疾病及發熱期間不宜食用。

食療作用

味甘、性熱,入脾、胃、腎、心經;

溫補脾胃,用於治療脾胃虛寒所致的反胃、身體瘦弱、畏寒等症;

溫補肝腎,用於治療腎陽虛所致的腰膝酸軟冷痛、陽痿等症;

補血溫經,用於產後血虛經寒所致的腹冷痛。

中國古代醫學認為,羊肉是助元陽、補精血、療肺虛、益勞損之佳品,是一種優良的溫補強壯劑。

其他相關

過去北京經營牡羊頭肉的餐館很多,最為出名的是前門外廊房二條推車擺攤的馬玉昆,家傳六代,他製作的牡羊頭肉,清脆利口,講究夏天用冰鎮,冬天帶冰凌,越涼越好吃,他也被人稱為“羊頭馬”。虎坊橋李慶枝經營的李記牡羊頭肉也很有名氣。陳建功《放生》一文提的就是這家。
李時珍《本草綱目》中說:“羊肉能暖中補虛,補中益氣,開胃健身,益腎氣,養膽明目,治虛勞寒冷,五勞七傷”。

備註

夏秋季節氣候燥熱,不宜吃羊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