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春瀾

舊志中描述“清水春瀾”一景時寫道:“至春融水漲,村桃岸柳,牧唱漁歌,泛舟中游,光景如畫,真有春水舡如天下坐之趣。

簡介

據舊志中的記載,“清水春瀾”一景的地點在州城西二十五里的地方,古時有一條清水河(滏水)流經此處。這條河原本是漳水的一個支流,漳水南遷後,清水河自成一支。由於此河河床淺,容水量小,每逢夏秋季節下了大雨,太行山的洪水由此下泄,常常河溢成災,淹沒農田裡的莊稼,造成長時間積水,於是魚蝦開始繁殖生長。到了第二年春天,萬物復甦,冰雪消融,河水滿漲,流水清澈,岸上柳樹青綠,村邊桃花盛開,在微波蕩漾的河面上,漁船來回漂蕩,原來農牧為業的人們唱起清幽的漁歌忙於捕魚。在和煦的春風中,泛一葉輕舟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遊玩,恍如畫中,猶如仙境。古人稱之為“清水春瀾”。

人文歷史

”明代曹安在觀此美景後寫道:“春水桃花錦浪生,夜來一雨曉來晴。畫船如屋閒遊處,泛泛只疑天上行。”明代謝瑞描寫此景時說“拍天翠浪渺悠悠,此身恍若畫裡游”。充分說明古時清水河上美好的景致。清代時此河由於河床淤積而改道,此景不復存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