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前後種瓜點豆

清明前後種瓜點豆

清明前後種瓜點豆是一句農業諺語。清明節與農業生產有著密切的關係,清明一到,氣溫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

節氣

4月5日是二十四節氣的清明,太陽運行到黃經15度時開始清明節氣。此時氣溫轉暖,草木萌動,天氣清澈明朗,萬物欣欣向榮,清明含有明潔之意。到了清明節氣,東亞大氣環流已實現從冬到春的轉變。西風帶槽脊移動頻繁,低層高低氣壓交替出現。江淮地區冷暖變化幅度較大,雷雨等不穩定降水逐漸增多。

農耕

清明時節,除東北與西北地區外,我國大部分地區的日平均氣溫已升到12℃以上,大江南北直至長城內外,到處是一片繁忙的春耕景象。”清明時節,麥長三節”,黃淮地區以南的小麥即將孕穗,油菜已經盛花,東北和西北地區小麥也進入拔節期,應抓緊搞好後期的肥水管理和病蟲防治工作。北方旱作、江南早、中稻進入大批播種的適宜季節,要抓緊時機搶晴早播。“梨花風起正清明”,這時多種果樹進入花期,要注意搞好人工輔助授粉,提高座果率。華南早稻栽插掃尾,耘田施肥應及時進行。各地的玉米、高梁、棉花也將要播種。“明前茶,兩片芽”,茶樹新芽抽長正旺,要注意防治病蟲;名茶產區已陸續開採,應嚴格科學採制,確保產量和品質。這時北方冷空氣仍有一定勢力,天氣冷暖多變,應注意防禦低溫和晚霜凍天氣對小麥、水稻秧苗和開花果樹以及其他春播作物造成危害。“清明時節雨紛紛”指的是江南的氣候特色,這時常常時陰時晴,充沛的水分一般可滿足作物生長的需要,令人煩惱和不能忽視的,倒是雨水過多導致的濕漬和寡照的危害。而黃淮平原以北的廣大地區,清明時節降水仍然很少,對開始旺盛生長的作物和春播來說,水分常常供不應求,此時的雨水顯得十分寶貴,這些地區要在蓄水保墒的同時,適時搞好春灌,以防止春旱的威脅。清明節也常用作天氣氣候方面的指標,如江南的“清明斷雪,穀雨斷霜”,華北的“清明斷雪不斷雪,穀雨斷霜不斷霜”等諺語。清明,不僅是一個極重要的農事季節,也是二十四節氣中唯一俗演成民間節日的節氣,又稱作“清明節”。民間自古有著掃墓、插柳、踏青、放風箏等豐富的紀念和娛樂活動,更使清明充滿了誘人的色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