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實錄——崇謨閣本

清實錄——崇謨閣本

《清實錄》官修清朝歷代皇帝統治時期的大事紀錄。清代沿襲明制,皇帝薨逝,由嗣位皇帝臨設實錄館纂修前朝實錄。清代十二位皇帝,有十一位編纂了實錄。溥儀雖僅在位三年仍由原修《大清德宗景皇帝實錄》人員完成了《宣統政紀》,雖未用實錄之名,但體例與實錄無異。

簡介

乾隆四年,重修前五朝實錄告成後精寫五部。其中四部各有滿、蒙、漢三體文本,分貯於皇史乾清宮、內閣實錄庫(二部)。另外一部僅有滿、漢兩體文本,乾隆十五年送至盛京宮殿尊藏,此後每朝實錄告成均送盛京,成為定例。民國年間所修光緒皇帝《大清德宗景皇帝實錄》只有漢文本兩部,一部藏於皇史,另一部藏於盛京崇謨閣。《宣統政紀》只修了一部漢文本。乾隆皇帝為彰顯陪都盛京的尊崇地位,於乾隆八年決定將一份皇室秘籍實錄聖訓玉牒送至盛京故宮尊藏,並決定於故宮內修建貯藏實錄、聖訓的專門建築崇謨閣。但十五年第一次將清代前五朝皇室秘籍送至盛京後,實錄並未尊藏於十三年已建成的崇謨閣內,而是存貯於鳳凰樓樓上龍櫃內。直至乾隆四十三年才正式移入崇謨閣中。此後歷次修撰按制續送閣內尊藏。原存崇謨閣的清代歷朝實錄目前被保管於遼寧省檔案館
滿文清實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