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孝賢皇后繡花卉火鐮荷包

清孝賢皇后繡花卉火鐮荷包

清孝賢皇后繡花卉火鐮荷包,刺繡。清代乾隆十二年(1747)制,故宮舊藏,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

類別

中國刺繡

年代

清代乾隆十二年(1747)制

文物原屬

故宮舊藏

文物現狀

現藏北故宮博物院

簡介

清孝賢皇后繡花卉火鐮荷包清孝賢皇后繡花卉火鐮荷包

刺繡,荷包,長:13.2,寬:5.3 公分。
靛藍緞縫成的荷包 ,邊緣為淺藍色布邊,表面簡單縫固邊緣,並以類似平金繡或釘針繡的簡單針法,用短線跨過銀黃色的細線,繡成簡單花卉圖樣,其銀鍍金扣飾亦作花卉形。針線距離均勻,針腳整齊。荷包里盛放一個橢圓環形鋄鐵火鐮和二顆燧石
荷包與一紙乾隆墨書的題記並放在一日本蒔繪金漆盒內。墨書內容為:「朕讀皇祖御製清文鑒知我國初舊俗,有取鹿尾譎毛緣袖以代金繅者,蓋彼時居關外,金線殊艱致也,去秋塞外較獵,偶憶此事,告之先皇后,皇后即制此燧囊以獻,今覽其物,曷勝悼愴,因成長句,以志遺微。練裙繒服曾聞古,土壁葛燈莫忘前。共我同心思示儉,即茲知要允稱賢。鉤縚尚憶椒闈獻,縝緻空餘練線連。何事頓悲成舊物,音塵滿眼淚潸然。乾隆戊辰清和既望。」則此荷包表面的銀黃色線為鹿尾譎毛,用以替代袖邊的金線,因此所用的繡法與一般釘壓金線的繡法相似,繡法簡易,應確可出自孝賢皇后之手,而針腳齊整,仍可稱是工謹的佳作。
孝賢皇后富察氏(1712-1748),雍正五年(1727)與仍為皇子的高宗成婚,封為福晉乾隆二年冊封為后,十三年隨帝東巡,三月崩於德州。壽三十七,諡孝賢皇后。清高宗與皇后的情感甚篤,在其詩集裡經常有懷想追憶的文字。本件荷包為乾隆十二年(1747)為清高宗隨身火鐮用具所繡,即其崩卒前一年的作品。1而乾隆十三年四月十五日清高宗墨書文字,是在皇后過世才一個月所書,應是覽物傷情吧。
清人對孝賢皇后的評語是:「性節儉,平居冠通草線絨花,不御珠翠。」此件荷包又是她「仿先世關外之制,寓不忘本之意。」這種勤勞恭儉的美德,正是中國傳統史觀認為可以母儀天下的賢后,故有「孝賢」的諡號。在〈清郎世寧親蠶圖 〉中,便可以見到她的肖像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