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昏迷

淺昏迷

淺昏迷概念:意識大部分喪失,無自主運動,對聲、光刺激無反應,對疼痛刺激尚可出現痛苦的表情或肢體退縮等防禦反應。角膜反射、瞳孔對光反射、眼球運動、吞咽反射等可存在。臨床上昏迷分一般分為三度:淺昏迷、中昏迷、深昏迷。

基本信息

概念

意識大部分喪失,無自主運動,對聲、光刺激無反應,對疼痛刺激尚可出現痛苦的表情或肢體退縮等防禦反應。角膜反射、瞳孔對光反射、眼球運動、吞咽反射等可存在。

症狀

臨床上昏迷分一般分為三度:淺昏迷、中昏迷、深昏迷。
淺昏迷是指強烈刺激可有反應,可有較少無意識活動,腹壁放射消失,但
淺昏迷淺昏迷
角膜放射、光反射、咳嗽反射和吞咽反射、腱反射存在。抑制處於皮層水平。
中昏迷是指疼痛反應消失,四肢完全處於癱瘓狀態角膜放射、光反射、咳嗽反射和吞咽反射減弱,抑制達到皮層下水平。
深昏迷時眼球固定,瞳孔放大,角膜放射、光反射、咳嗽反射和吞咽反射消失,呼吸循環和體溫調節功能障礙,抑制達到腦幹水平。

病因

引起昏迷的原因有兩個方面:

一、大腦病變引起的昏迷:

這包括腦血管疾病(如腦出血腦梗死等)、腦外傷、腦腫瘤、腦炎、中毒性腦病等;

二、全身疾患引起的昏迷:

這包括酒精中毒、糖尿病酸中毒、農藥中毒、尿毒症、肝昏迷、一氧化碳中毒等。

診斷鑑別

診斷

腦電圖、CT可以做出相應的診斷。

鑑別

淺昏迷易與深昏迷混淆
昏迷是意識障礙最為嚴重的階段,為高級神經活動的高度抑制。
⑴ 淺昏迷:意識大部分喪失,對周圍事物及聲光刺激均無反應,但對強烈的刺激有反應,病人各種反射存在,有大小便失禁。
⑵ 深昏迷:意識全部喪失,對外界各種刺激均無反應,各種反射消失,全身肌肉鬆弛。

應急處理

當身邊突然出現疑似昏迷者是,鑑別其是否最簡單的辦法是用棉芯輕觸其角膜,正常人或淺昏迷者都會出現眨眼動作,而昏迷特別是深昏迷者毫無反應。當確定昏迷是,應儘快護送昏迷者到醫院搶救,在護送昏迷者去醫院的同時,注意做好如下幾點:

(1)使昏迷者平臥,頭偏向一側,以保持呼吸道通暢。
(2)如果昏迷者有活動性假牙,應立即取出,以防誤入氣管。
淺昏迷淺昏迷

(3)注意給昏迷者保暖,防止受涼。
(4)密切觀察病情變化,經常呼喚昏迷者,以了解意識情況,對躁動不安的傷者,要加強保護,防止意外損傷。
(5)外傷者按有關外傷急救。

預防

一、生活要有規律

老人可以適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但不可過於勞累。

二、控制高血壓

要想理想地控制血壓須注意許多方面:
(1)血壓控制在理想水平:我國一項大量人群的干預實驗表明,140/80mmHg可能是預防腦血管病的理想血壓值。但一些人的血壓降低到該水平後反而出現腦缺血的症狀,其原因可能是由於降壓速度太快,也可能是對於這些人而言的理想血壓要略高於上述數值。這是由於個體差異所致。比較可行的辦法是在一段時間內逐漸將血壓降低到上述水平或略高而又沒有腦缺血的不適症狀為宜。
(2)血壓要控制平穩:使24h內血壓的“波峰”和“波谷”接近,這樣既可避免血壓波動對血管壁的損害,又可防止血壓過低可能導致的腦灌注不足。降壓不要過快。
(3)保持舒暢的心情:原發性高血壓的發生與環境及精神狀態有明顯的關係。環境因素有飲食、社會環境、生活改變、精神衝突等。高度的應激事件可引起交感神經介導的血管收縮及其他自主神經反應,對血壓產生較大且持久的影響。Brod觀察到高血壓患者在緊張時血管收縮反應比正常人持久。易感性體質者對一般及特殊的應激反應表現為急性且持久的血壓升高。心理生理學研究提示,精神緊張、自主神經活動及條件作用均可引起高血壓。因此,對高血壓患者進行支持性心理治療十分必要。
(4)同時採取非藥物療法:如限制鹽的攝入量、減輕體重、降低血脂、適度運動、生物反饋療法等,可以鞏固和促進藥物的降壓作用。

三、保持良好的心態

保持樂觀情緒,避免過於激動。做到心境平靜,減少煩惱,悲喜勿過,淡泊名利,知足常樂。

四、注意飲食

飲食要注意低脂、低鹽、低糖。少吃動物的腦、內臟,多吃蔬菜、水果、豆製品,配適量瘦肉、魚、蛋品。

五、預防便秘

大便燥結,排便用力,不但腹壓升高,血壓和顱內壓也同時上升,極易使脆弱的小血管破裂而引發腦溢血。要預防便秘,多吃一些富含纖維的食物,如青菜、芹菜、韭菜及水果等。適當的運動及早晨起床前腹部自我保健按摩,或用適且的藥物如麻仁丸、蜂蜜口服,開塞露甘油外用;可有效防治便秘。

六、防止勞累

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不要過於勞累,超負荷工作可誘發腦出血。

七、注意天氣變化

寒天是腦中風好發季節,血管收縮,血壓容易上升,要注意保暖,使身體適應氣候變化。還要根據自己的健康狀況,進行一些適宜的體育鍛鍊,如散步,做廣播體操等,以促進血液循環。

八、經常動左手

日常生活中,盡多用左上肢及左下肢,尤其多用左手,可減輕大腦左半球的負擔,又能鍛鍊大腦的右半球,以加強大腦右半球的協調機能。醫學研究表明,腦溢血最容易發生在血管比較脆弱的右腦半球,所以防範腦溢血的發生,最好的辦法是在早晚時分,用左手轉動兩個健身球,幫助右腦半球的發達。

九、密切注意自己身體變化

中風會有一些先兆症狀,如無誘因的劇烈頭痛、頭暈、暈厥,有的突感體麻木、乏力或一時性失視,語言交流困難等,應及時就醫檢查治療。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