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國際大都會形成機理研究

深港國際大都會形成機理研究

《深港國際大都會形成機理研究》,作者魏達志,2008年由中國城市出版社出版。

基本信息

深港國際大都會形成機理研究

內容提要

為了迎接香港回歸祖國十周年,我從2006年初就開始醞釀這一題目。鑒於十年來的研究生教學經歷,我總想探索一條讓研究生理論進一步聯繫實際、關注地區經濟運行實際並提高寫作水平與動手能力的新路子,於是,這一重大題材的研究與寫作就成為我與研究生、部分同事合作的共同成果。

本書所要探索的主題是基於區域經濟一體化“共同市場”層次水平的深港合作關係已經達到了一定的水平,並以此為奠基共建深港國際大都會,經濟一體化更加強調政府間理性的、規範的、制度性的合作方式,強調體制與機制的銜接;同時,本書試圖通過世界若干特大型城市作為國際大都會的形成過程,探索國際大都會的形成機理;本書試圖探索科技文明時代重要的中心城市成為創新中心的重要性;並根據深港雙城間的經濟運行實際,探索深港國際大都會形成的主導路徑以及涉及方方面面的發展思路與探索。

2003年1月27日,深圳皇崗口岸實行24小時通關,成為全國唯一的全天候通關口岸,深港一體化由此加快了進程。我亦先後在《世界經濟研究》、《深圳大學學報》、《開放導報》、《南方經濟》、《特區經濟》、《瞭望中國》、《上海證券報》、《人民政協報》、《羊城晚報》、《經濟學訊息報》、《深圳特區報》、《深圳商報》、《南方都市報》、《江南都市報》與香港《文;l2報》、《大公報》、《香港商報》、《香港經濟導報》等一系列報紙雜誌上發表文章並逐步深化我的研究與探討。我還分別在“深圳市第一屆社科周”、“市民文化大講堂”、“廣東百場社科講座”與若干深港兩地相關研討會等場合闡述我有關深港經濟合作的若干研究與思考。儘管上述研究與探索都十分的粗淺,但我卻很誠意地拋磚引玉,將這些初步的思考融入本書的整體框架之中,特別是由我執筆的第十二、第十三兩章基本保持了原有的觀點、數據、風貌與探索的過程,以接受時代變遷的檢閱並為未來人們更有價值的研究作為前提與鋪墊。

本書由我提供總體設計、研究思路、寫作框架和最後統稿,期間在研究生的課堂上與大家進行長達一學期的互動、探討與修改,使其終於能夠成為我們在2007年香港回歸祖國十周年之際所能共同奉獻的一份心情與一份成果。

作者簡介

魏達志,深圳大學產業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經濟學院教授、研究方向特區經濟、產業經濟、區域經濟。1982年春復旦大學畢業後留校任教:

1984年底調入深圳。1988——l989年留學澳大利亞;l992年晉升高級經濟師,1993年獲準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997年由中共深圳市委組織部確認為深圳市傑出專家:1999年晉升經濟學研究員;2001年被聘為經濟學院產業經濟研究所所長,教授;2006年受聘為深圳大學產業經濟研究中心主任:2007年被評為博士生導師。

現任深圳市人大常委、民盟深圳市委副主委、深圳市決策諮詢委員會委員、深圳市軟科學專家委員會專家、深圳市長質量獎評審、深圳知名品牌評價委員會副主任、深圳市城市化研究會會長、WTO與東協自由貿易區法律與貿易研究會(深圳)副理事長;任廣東省產業與區 域經濟研究會副會長、廣東國際經濟研究會副會長、廣東跨國公司研究中心副理事長。出版學術著作共16部:《達志文集》《特區企業集團跨國經營論》《體制選擇與結構預期——共和國經濟變迂五十年》《轉型期社會與經濟》《高科技產業化的十大條件》《危機與重構——世界國企研究》《市場經濟的兩大結構》《城市群與城市國際化——兼論跨國公司對華投資與特色》《東協十國經濟史略》等,其中三部專著分別獲得全國性和深圳市社科優秀著作獎:主編6部並大型叢書《深圳高科技與中國未來之路》共20部計600萬字:在北京、上海、廣東、香港與全國各地CSSCl期刊和核心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l60餘篇。

目錄

序言一:深化深港經濟合作共同構建國際大都會

序言二:深港共同構築國際大都會應當成為國家戰略——關於進一步推進深港合作的幾點建議

序言三:深圳未來五年面臨的八大變動

第一章 經濟全球化與區域經濟一體化時代的城市發展

第一節 一體化經濟學的基本框架與理論溯源

第二節 經濟全球化與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當前走向

第三節 一體化時代世界特大型城市的形成與功能定位

第二章 深港經濟合作的歷史回顧與未來發展

第一節 深港合作的探索階段(1979年至l997年6月)

第二節 深港合作的發展階段(1997年7月至2003年12月)

第三節 深港合作的提升階段(2004年1月CEPA正式實施)

第四節 深港一體化的跨越式發展與深港“共同市場”

第三章 CEPA體現國家行為與香港的可持續發展

第一節 CEPA深刻地體現了國家層面的經濟行為

第二節 對CEPA進展及其具體實施的評價分析

第三節 CEPA的出台與香港的持續穩定與繁榮

第四章 世界特大型城市對深港同城化的作用與借鑑

第一節 一體化時代城市作為創新中心的特徵

第二節 創新中心對國際性城市發展的推動作用

第三節 特大型國際化城市發展的啟示與借鑑

第五章 深港特大型城市的建設與城市定位

第一節 城市定位的相關要素

第二節 深港建設特大型城市與城市定位

第三節 創新中心缺失對未來城市定位的影響

第六章 “深港創新圈”與深港特大型城市的建設

第一節 科技革命時代城市競爭的主要方式

第二節 深港能否適應科技革命對城市競爭的要求

第三節 深港特大型城市作為創新中心的SWOT分析

第四節 “深港創新圈”與深港特大型城市的建設

第七章 “深港總部經濟圈”與城市功能空間的拓展

第一節 跨國公司與總部經濟

第二節 深港緊約束環境的制約與突破

第三節 “深港總部經濟圈”的形成與發展

第八章 “深港金融圈”對香港金融中心的鞏固和發展

第一節 當前“共同市場”格局中的“深港金融圈”

第二節 建立“深港金融圈”的價值

第三節 “深港金融圈”的形成機制和能極

第四節 建設“深港金融圈”的約束因素與對策

第九章 “深港物流圈”與“深港一小時生活圈”

第一節 物流一體化與區域交通一體化

第二節 深港客運與物流合作現狀分析

……

第十章 “深港海洋經濟圈”和深港灣區的形成與開發

第十一章 “深港都市規劃圈”和深港國際大都會的融合

第十二章 深港一體化與深港“共同市場”的建設目標

第十三章 “共同市場”為深港國際大都會的形成奠基

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