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小山

淮南小山

西漢淮南王劉安的一部分門客的共稱。今僅存辭賦《招隱士》 1篇。《漢書·藝文志》著錄“淮南王群臣賦四十四篇”,《招隱士》當是其中僅存的1篇。此篇始見於東漢王逸的《楚辭章句》,題為淮南小山作,然而蕭統《文選》則題劉安作。關於文章寫作的背景,說法也不一。王逸說是小山之徒“閔傷屈原”之作,王夫之《楚辭通釋》說是淮南小山“為淮南王召致山谷潛伏之士”而作,而不少研究者則以為是淮南小山思念淮南王的作品。

​人物介紹

淮南小山淮南小山

關於淮南小山,最早見東漢王逸《楚辭章句·招隱士序》稱: 昔淮南王安博雅好古,招懷天下俊偉之士。自八公之徒,鹹慕其德而歸其仁,各竭才智,著作篇章,分造辭賦,以類相從,故或稱'小山' ,或稱' 大山' ,…… 近世學者多以為類似現在的集體筆名。

關於《招隱士》,《楚辭章句·招隱士序》認為是 (淮南)小山之徒憫傷屈原,又怪其文升天、乘雲、役使百神,似若仙者,雖身沉沒,名德顯聞,與隱處山澤無異,故作《招隱士》之賦,以章其志也。 但王夫之在《楚辭通釋》中則認為是 義盡於招隱,為淮南招致山谷潛伏之士,絕無憫屈子而章之之意。考其文意,王夫之的見解更符合實情。此賦採用鋪寫手法,十分生動地描繪出荒山溪谷的淒涼幽險: 桂樹叢生兮山之幽,偃蹇連蜷兮枝相繚。山氣兮石嵯峨,溪谷嶄岩兮水層波。猿狖群嘯兮虎豹嗥,攀援桂枝兮聊淹留。 極其成功地渲染出令人怵目驚心的藝術氛圍,顯現隱士幽居的寂寥艱危,急切地表達 王孫兮歸來,山中兮不可以久留 的意向,感情濃郁,意味深長,音節和諧,優美動人,因其獨特的藝術風格及很高的美學價值,歷來為人所寶重,堪稱漢代騷體賦的精品,故王夫之評贊道: 其可從類附《離騷》之後者,以音節局度,瀏漓昂激,紹楚辭之餘韻,非他詞賦之比。雖志事各殊,自可嗣音屈、宋 , 其辭致磅礴弘肆,而意唯一致,真得騷人之遺韻。

作品內容

作品的內容是鋪寫山中悽厲可怖的景象,招喚隱居的“王孫”,勸他不可久留,切盼他及早歸來。作者採用誇張、渲染的手法,極寫深山荒谷的幽險和虎嘯猿悲的悽厲,造成怵目驚心的藝術境界,成功地表達了渴望隱者早日歸還的急切心情,藝術構思似受到《楚辭·招魂》的影響。通篇感情濃郁,意味深永,音節諧和,像“王孫游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歲暮兮不自聊,蟪蛄鳴兮啾啾”這樣的句子,優美動人,歷來傳誦。所以王夫之說它“紹《楚辭》之餘韻,非他辭賦之比”(《楚辭通釋》)。從題材說,它是後世招隱詩之祖。

另附《招隱士》 桂樹叢生兮山之幽,偃蹇連蜷兮枝相繚。

山氣巃嵸兮石嵯峨,溪谷嶄岩兮水曾波。

猿狖群嘯兮虎豹原,攀援桂枝兮聊淹留。

王孫游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

歲暮兮不自聊,蟪蛄鳴兮啾啾。

坱兮軋,山曲岪,心淹留兮恫慌忽。

罔兮沕,憭兮栗,虎豹穴。

叢薄深林兮,人上栗。

嶔岑碕礒兮碅磳磈硊,樹輪相糾兮林木茷骫。

青莎雜樹兮薠草靃靡,白鹿麔麚兮或騰或倚。

狀?崟崟兮峨峨,淒淒兮漇々。

獼猴兮熊羆,慕類兮以悲。

攀援桂枝兮聊淹留。

虎豹斗兮熊羆咆,禽獸駭兮亡其曹。

王孫兮歸來,山中兮不可以久留。

秦漢時期著名作家

李斯前280-前208
陸賈前240-前170
賈誼前200-前168
晁錯 前200-前154
枚乘?-前140
鄒陽?-前120
司馬相如前179-前117
東方朔前154-前93
司馬遷前135-前86
淮南小山
桓寬生卒年不詳
王褒生卒年不詳
楊惲
劉向前79-前8
劉歆
揭雄前53-18
班彪3-54
王充27-97
班固32-92
班昭約45?-約117?
張衡78-139
趙壹生卒年不詳
蔡邑133—192
邯鄲淳
孔融153-208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