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稅

淨稅就是一國政府一定時期內的明稅與暗稅之和扣除為提供公共產品或公共服務而發生的成本後的餘額。

簡介

淨稅淨稅

淨稅﹦明稅+暗稅-社會公共開支﹦政府服務報酬﹦民眾真實負擔

福利國家中,廣大民眾所享受的公共福利水平的高低直接由政府所提供的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決定。由於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是廣大民眾付出稅收代價而得到的直接收益,因此不構成民眾的真實稅收負擔,可以從包括明稅和暗稅在內的收入總額中進行扣除,該餘額就構成了民眾的真實稅收負擔,從數量上看就是淨稅的數額。即淨稅反映民眾的真實稅負。這種稅負既受巨觀稅負的影響,也受公共產品或服務提供數量的影響,但以上兩種因素對淨稅的影響方向剛好相反。因此,降低民眾的真實稅收負擔,既可以通過降低巨觀稅負的方式實現,也可以通過向民眾提供更高水平的公共產品或服務的方式實現。

意義

在衡量一個國家稅負高低的時候,首先要區分“明稅”和“暗稅”的概念。所謂明稅,就是法律規定的、由稅務部門徵收的稅款;所謂暗稅,就是 政府在稅務部門之外,通過其他渠道向老百姓取得的收入。明稅加暗稅,才是稅收的全部。在稅收問題上,重要的不是稅收了多少,而是政府為自己花掉了多 少。政府在社會福利和公共物品上的開支,是對民眾的利益返還,不是真正意義的稅;而政府通過稅收為自己花掉的錢,才是政府服務的報酬,即“淨稅”。它們之 間的關係,可以用一個公式來表達:
淨稅的本質是政府從稅收中取得的服務報酬,也就是財政支出中為自己花掉的錢。因此,我們只要考察一個國家的財政支出狀況,看有多少錢用於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多少錢被政府自身消耗了,就可以大致了解這個國家的淨稅水平。從前面的淨稅公式來看,它的另一個含義是政府服務報酬,對應著民眾的真實經濟擔負。淨稅的高低,可以從社會就業形勢得到體現;或者說,會影響人們的就業取向。當社會的淨稅水平較高時,政府部門的工作報酬(包括隱形收入)就會提高,而在市場部門創業或工作的負擔就會加重,政府部門就會成為社會就業的熱點。“淨稅”的概念。這一概念表明,在政府稅收不變的情況下,公共開支與政府報酬是此消彼長的關係。公式“淨稅﹦政府服務報酬﹦明稅+暗稅-社會公共開支”也可表示為“淨稅(政府服務報酬)+社會公共開支﹦明稅+暗稅”,從中可以看到,實質性的減稅——即減淨稅,與擴大公共支出並不矛盾;擴大公共開支可以通過減少政府服務報酬來實現。所謂“減少政府服務報酬”,就是要減少政府自己所花的錢。為什麼要這么考慮?因為在過去數年的稅收增長中,只有小部分被用於增加社會公眾的福利,大部分都被政府部門自身消耗掉了。

中國淨稅狀況

從淨稅的角度,以“政府從百姓手上拿走、並自己花掉的錢”的標準來衡量國家稅負的高低,中國的稅負一定不是政府官員所說的“處於世界較低水平”。相反,從政府收費繁多、花銷巨大並且公共福利薄弱這幾個方面來看,中國被《福布斯》雜誌多次列為“全球稅收痛苦指數排行榜”的前幾名,反映的恰恰是社會淨稅水平較高的現實。

中央黨校教授周天勇做過的一項研究,他以2003年的數據為例,比較中國和美國財政支出結構的差別,其中,用於行政公務的開支:中國是 37.6%,美國為12.5%;用於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的開支:中國25.0%,美國75.0%;用於“經濟建設”的開支:中國11.6%,美國 5.0%;用於“其他”的開支:中國25.8%,美國7.5%。按照這一結果,中國政府用於“行政公務”的開支比重,三倍於美國,再考慮到“其他”這一富 有彈性的支出項目占到中國政府開支的25.8%,可以肯定,中國的淨稅水平遠遠高於美國。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