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黃鼠李

淡黃鼠李

淡黃鼠李( Rhamnus flavescens Y. L. Chen et P. K. Chou),生於亞高山山坡灌叢中,海拔2500-3400米。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種中文名:淡黃鼠李
種拉丁名:RhamnusflavescensY.L.ChenetP.K.Chou
科中文名:鼠李科
科拉丁名:Rhamnaceae
屬中文名:鼠李屬
屬拉丁名:Rhamnus
國內分布:產西藏東部(洛隆,八宿),四川西部和西南部(包墩,巴塘,鄉城,九龍,雅江)。
海拔:2500-3400
命名來源:(植物分類學報)[ActaPhytotaxonomicaSinica18(2):249,f.1,5-71980]
中國植物志:48(1):055

植物特徵

具刺灌木,高1-2米;小枝對生或近對生,稀兼互生,銀灰色或灰褐色,被灰色細短毛,後變無毛,枝端具針刺,老枝灰褐色,皮多少有縱裂紋,無毛。葉小,紙質,在長枝上對生或近對生,在短枝上簇生,矩圓形或卵狀橢圓形,稀卵形,長(0.7)1-2.5厘米,寬0.4-1(1.3)厘米,頂端鈍或圓形,微凹,稀稍尖,基部寬楔形或近圓形,稀不等側,邊緣具不明顯的細圓齒,齒端常有黑色小尖頭,稀近全緣,上面灰綠色,下面乾時變淡黃色或金黃色,兩面有微柔毛或近無毛,側脈每邊3-4條,上面微凹,下面稍凸起,具較明顯的網脈;葉柄長1-3毫米,被微毛;托葉線狀鑽形,約與葉柄等長或稍長,被微毛,宿存。花單性,雌雄異株,4基數;雌花單生於短枝葉腋,黃綠色,鍾狀;萼片卵狀三角形,長1-1.5毫米,頂端尖,具3脈,外面有微毛;花瓣極小,早落;雄蕊極短;子房球形,2-3室,每室有1胚珠,花柱4裂,開展。核果近球形,直徑3-4毫米,基部有淺盆狀的宿存萼筒,具2、稀3分核,紅褐色;果梗長2-3毫米,被微毛;種子矩圓狀倒卵形,淡黃色,長3-3.5毫米,背面有長几為種子全長的寬淺溝。花期6-7月,果期7-9月。

產地

西藏東部(洛隆、八宿)、四川西部和西南部(包墩、巴塘、鄉城、九龍、雅江)。模式標本采自西藏八宿。

鼠李屬,鼠李科植物

Rhamnus L. 鼠李屬,鼠李科,包括Frangula Mill. 有160餘種,廣布於全世界,我國有60餘種,南北均有分布,其中有些供染料、藥用或觀賞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