涑北中學

涑北中學

涑北中學創建於1988年,位於山西省永濟市涑水西街,占地120畝,是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學校以“成人,成才,成功”的科學育人目標為指導,“不服人,爭第一”的精神,獲取了校園建設和教育質量的雙豐收。

基本信息

學校簡介

學校擁有標準的體育場、現代綜合教學大樓、綜合辦公大樓、實驗大樓、公寓大樓、禮堂、餐廳。設施先進的語音室、圖書室、微機室、電子備課室、電教中心、多媒體報告廳以及環境優雅的閱覽室、教師活動之家。優美的這習環境、舒適的住宿條件,衛生的就餐設施,組成了一面追尋卓越,放飛生命的多稜鏡,折射出今日涑北中學的歷史,現實和未來;折射出一個生機盎然,靈氣奔放的智慧大廈。在校長呂永峰的帶領下,堅持“科研興校,特色名校,管理立校,質量強校”的原則,在名校如林的環境中,辦出了自己的特色,為永濟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並顯現出不可遏止的發展後勁。

建校以來,學校以“成人,成才,成功”的科學育人目標為指導,倡導“求實、求精、求新”的工作作風。堅持和發揚“嚴治學、苦創業”的精神,“不服人,爭第一”的精神,“團結協作,樂於奉獻”的精神,使學校得到長足的發展,獲取了校園建設和教育質量的雙豐收。自1992年至2003年,連續12年,被地委、行署和地區教委授予“文明學校”、“高中畢業會考先進校”“高中教學質量先進單位”等稱號;1993年和1994年,連續兩年被省宣傳部、省農牧廳、省科協、團省委聯合授予“中學實踐活動最佳示範校”稱號,1998年又被山西省委授予“山西省文明學校”稱號;2000年被運城地區評為“民主管理先進校”。

近幾年來,涑北中學取得了更加驕人的成績,受到了社會的肯定和讚譽,展望未來,涑中人將以更加昂揚的姿態為永濟的教育事業譜寫新篇章。

學校領導

呂永峰

呂永峰,男,38歲,民盟成員,1990年畢業於山西大學生物系,大學本科學歷,中學化學高級教師,1991年到涑北中學任教至今。第一年從事高中地理教學便在全省首次地理會考中,優秀率名列全區高中第一名。後一直從事化學教學,1996年擔任化學教研組組長,1995——2001年連續六年奮戰在高三一線,很快成為運城地區頗有影響的一名化學教師,多次在高三研討會上做示範課,1999年擔任高三年級組組長。2001年5月被評為“山西省教科研優秀工作者”。2001年9月任教務處主任,分管全校教科研工作,組織成立了教科研中心,並擔任高一年級組組長。2003年9月任教學副校長,在全校教學常規落實的規範化和制度化上做了大量的工作,教學常規檢查得到了地區督導團的讚揚。2003——2004學年度兼任高三年級組組長,與全體教師一起銳意改革,開拓進取,求真務實,最終在2004年高考取得了文理達線94人、總達線134人的優異成績,向各級領導交了一份滿意的答卷。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曾發表過教學論文多篇:《有機三大反應操作》、《高考題與諾貝爾獎》、《有機分子空間思維能力的培養》等。經常參加學術部門或團體組織的研討活動。2004年在運城學院參加後備幹部培訓活動。2005年7月參加上海師範學院運城培訓班,在培訓的中介紹學校和自己的有關教育和管理工作做法,得到與會者的一致認同。2004年9月通過競選擔任涑北中學校長以後,更是不斷創新,以科學的發展觀為指導,確立了學校新時期的辦學理念和發展目標,全面改善辦學條件,最佳化教學管理。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

領導班子:

校 長:呂永峰 黨支部書記:李立新

副校長:馮晉民 景轉成

組織機構

涑北中學組織機構

該校的組織機構分為兩大類:一類是行政性組織機構。這是為完成正常的教育教學任務,維持學校的正常運轉而設立的;另一類是非行政性組織機構。它們是為配合、監督、保護學校的各類活動而設立的。這兩類組織相互聯繫,相互支持,共同對學校的管理工作發生作用和影響。

一、行政性組織機構

它包含校長辦公室、教務處、政教處、總務處、教科處、電教中心、年級組。

各部門的主要職責如下:

校長辦公室:是校長領導下處理日常校務的辦事機構。它協助校長處理對外聯繫、對內協調的工作,對外代表學校負責接待來賓、來信、來訪、辦理有關事宜,對內還有檔案收發、報表統計、信息反饋等系列工作。

教務處:是組織和管理學校教學業務的機構。具體領導各科教學研究組、年級組的工作,同時兼管與教學業務有關的科室。如:實驗室、圖書室等。教務處的日常行政事務包括:制定並實施教育教學工作計畫;組織教學管理和教學研究工作;進行教學秩序的管理、健全教學檔案管理等。

政教處:是管理學生思想工作,組織學校各種德育活動的機構。它具體組織制定、實施學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計畫;認真貫徹德育大綱;組織全校教職工做好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引導廣大教職工以身作則,為人師表;建立健全升國旗制度,充分利用各種紀念日開展有意義的教育活動,對學生進行經常性的愛國主義、團隊精神、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教育等;組織制定嚴格的校規校紀,認真付諸實施,形成良好的校風等。

總務處:是組織和管理學校後勤的機構。負責學校的基建、物資的供應、設備的維修、財務的支出及報銷等事項,同時兼管學校的食堂,其宗旨是為教學服務、為師生服務。

教科處:是負責組織開展教學研究活動,提高教師教學業務能力的機構。它對各學科的教學質量進行監控及評價,發現問題及時提出整改意見,並督促實施。它定期開展學科競賽;定期對教師進行校本培訓;鼓勵教師提出研究課題,並對課題研究活動予以指導;定期開展學術交流活動,以提高每位教師的業務水平。

年級組:是同一年級的班主任和任課教師的集體組織。它的任務是了解同年級學生的德、智、體發展的實際,溝通班主任和班主任、班主任和任課教師之間的聯繫,統一認識,統一步調,提高教育質量。年級組長對本年級教學工作、思想政治工作、體育衛生、課外活動、生產勞動進行組織安排,落實各項活動,評估活動效果。

電教中心:負責全校電教、信息設備的維護、維修工作,要樹立為教育教學服務的思想,服務工作要做到熱情、主動、細緻;根據教學需要收集、編制電教教材和資料。為教師的課堂教學播放錄像、VCD,按申報計畫進行登記,並按時播放;配置、管理電化教育器材和設施。指導協助師生正確使用電教、信息設備,負責對師生進行電教、信息技術培訓,提高師生有關方面的水平和能力;負責學校網站的維護更新工作,做好學校的宣傳工作,擴大學校在社會上的影響和知名度;做好全校電教設備的管理、保養工作,所進設備要登記、編號、造冊,不得借出校外。

二、非行政性組織機構

它包括黨、群、團組織和各種研究性團體。各機構的主要職責如下:

黨支部:黨支部主要抓好學校師生的政治思想工作,同時還參與學校重大問題的決策,對學校的教學、人事、財務管理等工作負有監督和保證實施的作用。

工會、教代會:其性質屬黨支部領導下的教職工民眾組織。它們是黨政聯繫民眾的橋樑,負有下情上傳、向學校工作提出批評和建議,推進學校民主管理,依據有關教育法律或勞動法律維護教職工的合法權益,組織教師開展休閒活動等責任。

共青團、學生會:是黨支部領導下的青年教師和學生的民眾組織。其中,共青團由青年教師和符合年齡要求的學生組成,參加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學生會則由學生組成,一般沒有嚴格的加入條件。這兩種組織圍繞青年教師或青年學生的特點開展活動,活動內容涉及思想教育、教學、文體活動、社會活動等。

研究性團體:楹聯活動是該校的一項特色教育,2005年8月底被中國楹聯協會授予“中國楹聯教育基地”,並舉行了隆重的授牌儀式。它是師生自願參加的,以探究學習楹聯藝術的活動團體。它定期傳授楹聯知識;定期開展毛筆字書寫活動;定期聯繫社會生活、校園生活進行征聯,激發了師生的學習熱情,活躍了校園氣氛。

發展規劃

涑北中學五年發展規劃
(2006——2010)

1、辦學目標:

2006——2008年招生規模控制在12軌,不擴大。2009——2010年招生規模可以擴大到14軌,在校生總數控制在2500人以內。

2、辦學效益(教育教學質量):

到2008年高中畢業合格率100%,高考本科上線人數二大類超100人,2010年高考本科上線人數突破150人。

3、辦學水平:

做到有名牌教師,名牌畢業生,擴大學校的知名度。教師學歷合格率:2008年達到100%,研究生學歷達到10%,省級學科帶頭人達到6人,(地)市級學科帶頭人達到18人,縣(市)級學科帶頭人達到30人。

4、辦學條件

進一步改善辦學條件,吸引籌措資金1000萬元,完成學校基建(男學生公寓樓、圖書樓、實驗樓、校園網、理化設備、圖書增添等)工程。完成學校布局規劃。

5、工作措施

a.最佳化教學方法,借鑑洋思經驗,大力推進課堂教學改革,逐步形成有涑北特色的課堂教學模式及學習模式,促進教學質量的大面積提高。

b.開展校本培訓,促進教師隊伍發展。與北京師範大學海威教育培訓中心合作做好校本培訓,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及研究型教師方向的邁進。

c.增強學校的文化氛圍。

d.開闢校際交流渠道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