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馬記憶法

海馬記憶法

大腦海馬體 (hippocampus)幫助人類處理長期學習與記憶聲光、味覺等事件的秘密。也就是所謂的“敘述性記憶”.

內容簡介

海馬記憶法 海馬記憶法

如果明白了記憶機制,並能夠控制記憶力的話,我們大概就能夠輕鬆應付學校的考試了。如果能夠掌握更多的知識的話,或許就能過上更加豐富多彩的生活了。但僅僅知道這些還不夠,對記憶的研究是那些已經成為社會問題的阿爾茲海默氏症等痴呆病症得以治療和預防的重要突破口。腦科學家們堅信這一夢想一定能實現,日日夜夜都在對記憶進行研究。現代腦科學已經掌握了增強記憶力的線索。本書會從科研最前沿對腦科學的成果進行直接報導。當然,我們腦科學研究者希望能夠儘快地將當前腦研究的最新成果介紹給大家,但還是暫且平緩一下這種心情。本書首先要介紹的是腦科學的基本概念和記憶機制,然後再談一下有關海馬和LTP(Long Term Potentiation長時程增強)現象的最新話題,並以此為中心來展開如何在現實中增強記憶力的話題。不顧一切地拚命學習對腦沒有任何益處,腦本身就有高效的學習方法。如果能夠理解腦的結構,自然也就能了解提高腦學習和記憶的效率的方法。腦的機能是非常深奧的,如果我在這裡能夠多多少少地將其本質傳達給大家的話,就深感榮幸了。

五年銷量

為什麼做了那么多記憶訓練,記憶力還是沒有得到提高?……最新腦科學研究表明,人是通過海馬體來記憶的,通過針對性的鍛鍊,能促進海馬體的活性,就可以從根本上增強記憶力。著名腦科學家池谷裕二,經過多年研究和實驗,總結出一套切實有效的海馬活化記憶訓練體系,在本書中一一教給大家,通過科學方法快速增強記憶力。

作者簡介

池谷裕二,著名腦科學家。1989年以第一名的優異成績考入日本東京大學藥學系,之後又以第一名的成績進入東京大學藥學系研究生院,開始了對腦的研究。1995年被錄用為日本學術振興會特別研究員。1998年通過對海馬的研究,獲得了藥學博士學位,之後任教於東京大學藥學系。2002-2005年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擔任生物學客座研究員。同時兼任日本藥理學會學術評議委員,北美神經科學會、日本藥學會、日本神經科學會會員。2004年榮獲日本藥學會藥物研發獎,2006年榮獲柯尼卡美能達畫像科學獎勵獎、日本藥理學會學術獎勵獎、日本神經

大腦海馬體

在醫學上,「海馬體」是大腦皮質的一個內褶區,在「側腦室」底部繞「脈絡膜裂」形成一弓形隆起,它由兩個扇形部分所組成,有時將兩者合稱海馬結構;記憶體,將4周內或3個月內的記憶鮮明暫留,以便快速存取。

記憶其實就是神經細胞之間的連結形態。不過,要儲存或拋掉某些信息,卻不是出自有意識的判斷,而是由人腦中一個細小的構造——海馬體(hippocampus)來處理。海馬體在記憶的過程中,充當轉換站的功能。當大腦皮質中的神經元接收到各種感官或知覺訊息時,它們會把訊息傳遞給海馬體。假如海馬體有所反應,神經元就會開始形成持久的網路,但如果沒有通過這種認可的模式,那么腦部接收到的經驗就自動消逝無蹤。

腦encephalon(或brain)位於顱腔內,在成人其平均重量約1400g,起源於胚胎時期神經管的前部,一般可分五個部分:端腦、間腦、中腦、後腦和延髓其中端腦和間腦合稱前腦prosencephalon(或forebrain),後腦與延髓合稱菱腦rhomben cephalon(或hindbrain),後腦metencephalon(或afterbrain)又由腦橋和小腦構成。依據其所處的位置,人們習慣上把中腦、腦橋和延髓三部分合稱為腦幹。延髓向下經枕骨大孔連線脊髓。隨著腦各部的發育,胚胎時期的神經管就在腦的各部內部形成一個連續的腦室系統。

腦幹

腦幹brain stem是中樞神經系統中位於脊髓和間腦之間的一個較小部分,自下而上由延髓、腦橋和中腦三部分組成。延髓和腦橋的背面與小腦相連,它們之間的室腔為第四腦室。此室向下與延髓和脊髓的中央管相續,向上連通中腦的中腦水管。若將小腦與腦幹連線處割斷,摘去小腦,就能見到第四腦室的底,即延髓上部和腦橋的背面,呈菱形,故稱菱形窩。腦幹的內部結構主要有三種類型:神經核團、長的纖維束和網狀結構,後者是各類神經元與纖維交錯排列而相對散在分布的一個特定區域。

小腦

小腦cerebellum占據顱後窩的大部分,其上面平坦,貼近由硬腦膜形成的小腦幕(見後),下面的中部凹陷,兩側呈半球形隆起,凸面依託在顱後窩底。小腦中部比較狹窄的部分,稱為蚓 vermis;兩側膨大的部分則為半球 hemispheres。小腦在前方籍三對小腦腳與腦幹背面相連線,起於脊髓和下橄欖核的小腦下腳位於中腳內側(其與中腳的邊界不易區分);小腦上腳主要由小腦的傳出纖維構成,呈薄板狀,位置靠前,左右上腳之間有上髓帆。下髓帆自小腦向下連線第四腦室脈絡組織。

小腦總體積約占整腦的10%,然而其所含的神經元數量卻超過全腦神經元總數的一半以上。大量的神經元胞體集中於小腦的表層,形成小腦皮質cerebellar cortex,皮質表面可見許多大致平行的橫溝,將小腦分成許多橫行的薄片,稱為葉片folia。小腦的白質破皮質包裹稱髓體medullary center,髓體內還埋有灰質核團,稱為小腦核cerebellar nu-clei或中央核central nulclei。小腦核是小腦向外發出傳出纖維的部位,由三組成對核團所組成:頂核fastigial nucleus位於第四腦室頂的上方;其外側有中間核illterposed byckei, 在人類,中間核可分為球狀核globosenucleus和栓狀核 emboliform nucle-us;中間核的外側為形如袋狀、體積也最大的齒狀核 dentate nucleus。

儘管接受大量的感覺信息,小腦的功能主要與運動控制有關,即維持人體平衡並協調骨胳肌的運動。小腦的損傷不會引起隨意運動的喪失(癱瘓),但可表現有平衡失常以及肌張力特別是運動協調的障礙。隨著脊椎動物的進化,小腦體積增大,在人類達到高峰。這與高等動物特別是人能從事精密細緻的複雜運動有關

間腦

間腦diencephalon由前腦發展而來,位於腦幹和端腦之間,其體積不到中樞神經系的2%,但結構和功能十分複雜,僅次於大腦皮質。間腦的兩側和背面被高度 發展的大腦半球所掩蓋,僅腹側部的視交叉、視束、灰結節、漏斗、垂體和乳頭體外露於腦底。

間腦可分為5部:背側丘腦、上丘腦、下丘腦、後丘腦和底丘腦。

間腦的內腔為位於正中矢狀面的窄隙,稱第三腦室third ventricle,其頂部成自脈絡組織;底由視交叉、灰結節、漏斗和乳頭體構成;前界為終板;後通中腦水管;側壁為背側丘腦和下丘腦。

端腦

端腦telencephalon與間腦同自前腦發展而來,端腦是腦的最高級部位,由兩側大腦半球借胼胝體連線而成。在種系發生上,從魚類開始,端腦的功能與嗅覺有關。隨著動物向高級發展,從爬行類開始,端腦具有嗅覺以外的更多功能。人類端腦的皮質重演種系發生的次序,分為原皮質archicortex、舊皮質paleocortex和新皮質neocortex。原皮質和舊皮質與嗅覺和內臟活動有關;新皮質高度發展,占大腦半球皮質的96%以上,成為機體各種生命活動的最高調節器,而將原皮質和舊皮質推向半球的內側面下部和下面,構成邊緣葉。

附錄

目錄:

第一章 從腦科學看記憶

1 計程車司機的記憶力

2 神經細胞進行想像的腦

3 神經細胞增殖的原因

4 保護神經細胞

5 計程車司機的腦膨大了

6 加強腦部鍛鍊,提高記憶力

7 多樣的環境與豐富的記憶

8 莫里斯的水迷宮實驗

9 常識與科學

第二章記憶的司令部——海馬

1 奇妙的記憶力

2 切除海馬會怎樣

3 進化歷程決定的“記憶廚師”

4 海馬的結構

5 重組還是過勞死

6 為什麼只能記住7個

7 想不起來也是記憶嗎

8 誤解也是記憶嗎

9 記憶的階層

10 海馬記憶什麼事物呢

11 記憶的倉庫

12 刻畫“命運”的海馬

13 海馬是地圖

14 嬰兒腦中沒有海馬

第三章 人腦和電腦哪個更優秀

1 形成網路的神經細胞

2 神經線路和電路

3 信號的換乘站——突觸

4 突觸的結構

5 單向通行的突觸

6 突觸電位與動作電位

7 突觸在思考

8 以突觸命名的精密儀器

9 電腦比人腦更優秀嗎

第四章 可塑性——腦能夠記憶

1 紅燈停,綠燈行

2 失敗是成功之母

3 敷衍塞責的腦

4 循序漸進地學習

5 腦在記憶時發生的變化

6 人為什麼成為人

7 路線圖還是時刻表

8 一位哲學家的記憶

9 赫伯法則

10 是夢境還是現實

第五章 腦的存儲單元——LIP

1 LTP的發現改變了整個世界

2 側耳傾聽的LTP

3 LTP才是腦的記憶嗎

4 幻想成為現實的那一天

5 鏡子裡的LTP

6 情緒生成的記憶

7 夢的延續

第六章 科學錘鍊記憶力

1 是記不住還是不去記

2 無效的學習方法

3記憶的維生素

4 平淡的情緒妨礙記憶

5 增強記憶力,消除緊張狀態

6 為什麼能夠通過東京大學的考試

7 學習要適當

8 能睡的孩子長得壯——奇妙的夢

9 按照一定的步驟記憶

10 天才的秘密

11記憶就是人的命運

第七章 增強記憶力的靈丹妙藥

1記憶力的興奮劑

2 智慧老鼠的誕生

3 肝臟和記憶的奇妙關係

4記憶力到底是什麼

5 喪失記憶力的可怕病症

6 開懷暢飲吧

第八章 腦科學的未來

1 豐富多彩的未來

2 獲得他人的大腦

3 把握“心”的科學

4 為什麼偏偏是海馬

結束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