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軍導航衛星系統

海軍導航衛星系統又稱子午衛星系統,是美國海軍利用都卜勒頻移測量技術,研製並建立的具有導航與定位功能的衛星系統。

海軍導航衛星系統navy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又稱子午衛星系統,是美國海軍利用都卜勒頻移測量技術,研製並建立的具有導航與定位功能的衛星系統。20世紀60年代為北極星潛艇建立的衛星導航系統。1967年7月29日,美國政府宣布NNSS的部分電碼解密後,它兼供民用船舶導航和陸地與海上定位。1959年9月,第一顆實驗性子午衛星入軌運行,至1961年11月,美國先後發射9顆實驗性子午衛星。經過幾年的實驗研究,解決了衛星導航的許多技術難題,於1963年12月發射了第一顆子午工作衛星。此後,陸續發射了數顆工作衛星,形成了由6顆工作衛星構成的子午衛星星座,成為世界上第一個衛星導航系統。整個系統包括子午衛星、地面跟蹤站和用戶接收機三部分。6顆子午衛星分布在經差約30。的6個軌道面上,接近圓形的軌道相對於赤道面的傾角約0,高度約950~l 200千米,運行周期約107分,以保證在全球任何地點平均每隔l.5時可觀測一次衛星通過。20個地面跟蹤站均勻地設定在全球各地,其中4個設定在美國。接收機用戶根據觀測的衛星都卜勒頻移和計算的都卜勒計數、衛星發播的廣播星曆和地面跟蹤站事後提供的精密星曆,進行導航或推求測站的地心坐標。用戶接收機分單頻和雙頻兩類:前者精度較低,多用於導航;後者精度較高,多用於定位。此系統操作簡便、定位迅速、精度高且可全天候作業,在全球定位系統技術出現之前其套用十分廣泛。缺點是不能連續和高動態作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