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濱社區

海濱社區

2008年1月3日,“海濱村民委員會”正式改制為“海濱社區居委會”。 社區建設社區黨員共有636名,其中在職黨員560名,直管黨員76名,社區黨總支部7名組成,下設4個黨支部。 海濱社區人口總數為505人,其中社區兩委8人,居民代表30人,黨員21人。

廣東省中山市火炬開發區海濱社區

基本概況

海濱社區居委會位於國家級中山火炬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東部,

南與南朗鎮的茶東、濠涌、華照、麻西連線,西接中山港,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轄區面積約17.5平方公里。
社區設立黨總支部和社區居委會,下設5個黨支部,轄下由東利、珊洲、黎村、茂生、馬安 5個自然小區組成,常住人口約6724人,共2008戶,外來暫住人口約2.5萬人,設有海濱綜治大隊和外來人口及出租屋管理辦公室。社區 “兩委”幹部共10人,黨總支委7人,居委會委員7人,其中4人交叉任職,在編幹部49人,共有黨員224名,其中正式黨員214名,預備黨員10名;居民代表99名。小區一級均設有股份經濟合作聯合社,股民人數6256人,設有19名理財監督人員,16名居務監督人員,股聯社實行居民自治,自負盈虧。歷史沿革

新中國成立後,轄區行政領導設有大隊長、副大隊長、大隊委員,於文化大革命期間撤銷。海濱社區居委會經歷過三次合併,第一次於1963年將珊洲、東利、黎村合併設立前衛大隊,將茂生、馬安合併設立東升大隊,同屬張家邊公社管轄,前衛大隊辦公地點設在珊洲村,東升大隊辦公點設在茂生村。第二次於1983年將東利、黎村、珊洲、茂生、馬安五個自然村合併為珊洲鄉,設立珊洲鄉人民政府,屬張家邊公社管轄,辦公地點設在珊洲村,行政領導設有書記、鄉長、鄉管員,1985年撤銷鄉。第三次於2002年3月再次上述五個自然村合併並正式改名為“海濱行政村”,成立 “海濱村民委員會”,原先辦公設在東利村,2003年海濱行政樓落成啟用,地址位於沿江公路東利路段。 2008年1月3日,“海濱村民委員會”正式改制為“海濱社區居委會”。

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海濱社區

基本概況

海濱社區位於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福田街道轄區內,地處深圳市中心區域,面積約為0.56平方公里,共有50

棟高層住宅,2棟多層住宅,共9800戶,現居住人數達18585人,其中戶籍人口為3325人,非戶籍人口為15260人。管轄範圍

東起彩田路,西到金田路,南接福強路,北至濱河大道。

重要單位

福田街道辦事處
皇崗中學
田婦幼保健院
麗中國小
麗城幼稚園
中國海外物業公司

浙江省嵊泗縣菜園鎮海濱社區

基本概況

海濱社區位於浙江省嵊泗縣境內,成立於2002年12月,是一個新開發的區域,以海濱路為主,東海路—

沙河路—菜圃路與其他三個社區相接,有6個物業管理小區,實際居民人口相對比較多,並且以年輕人居多,有居民住宅樓94幢,新城區65幢,老城區29幢,樓道209隻;私房194戶,共有1714戶,常住人口6280人,暫住人口1200多人,困難家庭相對較少,其中低保7戶、低保邊緣4戶,60歲以上領取生活補助金的老人70人,居家養老服務對象11人,殘疾人31人,零就業家庭較少2戶,轄區單位多,大中型、縣及縣級以上直屬企事業單位40餘家,是一個金融商業繁榮的社區。社區建設

社區黨員共有636名,其中在職黨員560名,直管黨員76名,社區黨總支部7名組成,下設4個黨支部。社區居委會設主任1名,副主任1名,委員5名,工作人員1名,下設10個居民小區,配有12名小組長。
社區固定宣傳櫥窗7隻,老城區大黑板2塊,小區內黑板5塊,固定宣傳牌7塊。設有居民學校、法制學校、人口學校、健康教育學校,配有電化教育、遠程教育設備一套,書架3隻,圖書1500冊。辦公用房160平方米,活動用房40平方米。設有公廁4隻,封閉式垃圾箱3隻、筒式垃圾箱156隻。公廁、垃圾箱管理人員落實,配備衛生保潔員。確保社區內路面暢通、平整、清潔。服務設施齊全,本社區內設有社會救助、勞動保障室,社會化居家養老、消費者維權服務監督站、社區警務室。
2003年至2006年開展“文明家庭”、“綠色環保家庭”等評創活動,共評出文明家庭463戶、綠色環保型家庭183戶、學習型家庭戶5戶。

山東省青島市四方區海濱社區

歷史沿革

相傳在明朝永樂元年〈公元一四O三〉,有趙氏由雲南遷至山東城陽羊村,後又遷至葦村,最後遷入本地兩

窪,繼有徐、黃、辛、劉四氏相繼遷來東窪、東北窪。以耕、漁為主,聚居通婚,人丁繁衍漸形成小的村莊,故取名為小村莊村,為辦事處第五居委會。1991年小村莊辦事處與嘉興路辦事處合併後成為嘉興路18居委會。1994年拆遷後改為小白幹路第一和第十居委會。1998年合為海倫路第二居委會。1998年12月由青島糖果冷藏廠和原第一居委會居民戶拆遷開發建了海濱廣場居民居住樓,我們以此冠名,由原海倫路第一、第二居委會和青島港務局、市政、海信家委會合併成立了現在的海濱社區。
政區人口:位於鞍山二路橋以東,山東路以西,南與海山社區、東山社區相鄰,北靠重慶南路。土地總面積3萬7500平方米,社區內共有35個樓座.截止2005年底,居民2480戶,人口6793人。社區建設

2001年以來,先後投入21萬多元用於社區建設,硬化社區路面3000多平方米,鋪六角磚7000多平方米,另投資3萬餘元建了六角涼亭和嶗山紅大理石花池可供居民休閒觀賞,建了三個綠化帶、500多米的護欄,綠化面積達到2000多平方米。新建了3條英派斯健身路徑,2條健身路,一塊以迎奧運為題材、長100米的社區文化牆,建了1000多平方米的文體活動場地和12米長的社區建設宣傳欄、2塊讀報欄以及4塊黑板報。為了讓社區的每一個家庭都參與到綠化美化活動中來,啟動了以“社區因綠而精彩、綠色家園我建設”為主題的“綠色家庭認證”活動,許多家庭參與到認養綠地活動中來,現在已經逐漸形成了共同營造社區家庭學綠色、種綠色、創綠色的良好氛圍。為了充實社區老年人的晚年生活,組織成立了社區老年合唱隊、腰鼓隊、秧歌隊等民眾性的文藝隊伍,每年夏天舉辦“文明社區大家樂海濱社區納涼晚會”。從1985年起連年被評為青島市文明單位。

福建省晉江市西濱鎮海濱社區

海濱社區人口總數為505人,其中社區兩委8人,居民代表30人,黨員21人。2006年被晉江市計生局授予“一流村居計生協會”;2007年被晉江市環保局授予“晉江市綠色社區”;2008年被晉江市計生局和晉江市綜治辦分別授予“一流村居計生協會”和“平安家庭示範區”;2006-2008年度被泉州市委、泉州市人民政府評為“文明村(居)”;2008年-2010年度被泉州市委、泉州市人民政府評為“文明村(居)。
目前,全社區已形成了以生產鞋業、紙品為主,涉及膠帶、輕泡、染整等企業,面對新的發展形勢,我社區企業緊緊依靠科技進步,積極推進企業產品升級換代,先後引進先進生產設備30多台,引進管理技術人才37人,實行質量控制、目標管理等先進管理手段,有效地保證了社區經濟的持續穩定增長。2009年社區企業產值超億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