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桐

海桐

海桐(學名:) ,是雙子葉植物綱 、海桐科、海桐花屬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達6米,嫩枝被褐色柔毛,有皮孔。葉聚生於枝頂,二年生,革質;傘形花序或傘房狀傘形花序頂生或近頂生,花白色,有芳香,後變黃色;蒴果圓球形,有棱或呈三角形,直徑12毫米;花期3至5月,果熟期9至10月。 產於中國江蘇南部、浙江、福建、台灣、廣東等地;朝鮮、日本亦有分布。長江流域、淮河流域廣泛分布,園林用的海桐產地分布在江蘇、蘇州、張家港等。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海桐果 海桐果

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可達6米,嫩枝被褐色柔毛,有皮孔。葉聚生於枝頂,二年生,革質,嫩時上下兩面有柔毛,以後變禿淨,倒卵形或倒卵狀披針形,長4-9厘米,寬1.5-4厘米,上面深綠色,發亮、乾後暗晦無光,先端圓形或鈍,常微凹入或為微心形,基部窄楔形,側脈6-8對,在靠近邊緣處相結合,有時因側脈間的支脈較明顯而呈多脈狀,網脈稍明顯,網眼細小,全緣,乾後反卷,葉柄長達2厘米。

葉革質,倒卵形,先端圓,簇生於枝頂呈假輪生狀,經長期栽培,雄蕊常表現退化而不育,結實率亦低。葉光潔濃密,萌芽力強,耐修剪,易造型,廣泛用於灌木球、綠籬及造型樹等。

傘形花序或傘房狀傘形花序頂生或近頂生,密被黃褐色柔毛,花梗長1-2厘米;苞片披針形,長4-5毫米;小苞片長2-3毫米,均被褐毛。花白色,有芳香,後變黃色;萼片卵形,長3-4毫米,被柔毛;花瓣倒披針形,長1-1.2厘米,離生;雄蕊2型,退化雄蕊的花絲長2-3毫米,花葯近於不育;正常雄蕊的花絲長5-6毫米,花葯長圓形,長2毫米,黃色;子房長卵形,密被柔毛,側膜胎座3個,胚珠多數,2列著生於胎座中段。花期3至5月,果熟期9至10月。

海桐的蒴果圓球形,有棱或呈三角形,直徑12毫米,多少有毛,子房柄長1-2毫米,3片裂開,果片木質,厚1.5毫米,內側黃褐色,有光澤,具橫格;種子多數,長4毫米,多角形,紅色,種柄長約2毫米,有粘液。

生長習性

海桐 海桐

對氣候的適應性較強,能耐寒冷,亦頗耐暑熱。黃河流域以南,可在露地 安全越冬。對土壤的適應性強,在黏土、砂土及輕鹽鹼土中均能正常生長。對二氧化硫、氟化氫、氯氣等有毒氣體抗性強。

華南可在全光照下安全越夏。以長江流域至南嶺以北生長最佳。黃河以北,多作盆栽,置室內防寒越冬。對光照的適應能力亦較強,較耐蔭蔽,亦頗耐烈日,但以半陰地生長最佳。

喜光,在半陰處也生長良好。夏季可放室外,如有條件,可放陰涼處。強光對植物沒有危害。喜溫暖濕潤氣候和肥沃潤濕土壤耐輕微鹽鹼,能抗風防潮。生長適溫15-30℃。冬季放於冷涼而不凍的室內。海桐能忍受結凍的溫度,但為使其良好生長,最低夜溫應保持在13℃以上。

地理分布

主要分布在中國江蘇南部、浙江、福建、台灣、廣東等地;朝鮮、日本。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各地庭園習見栽培觀賞。

主要品種

序號名稱拉丁名類別生態習性
1薄片海桐Pittosporumtenuival.常綠喬木耐陰植物
2窄葉聚花海桐Pittosporumbalansae常綠喬木耐陰植物
3石生海桐Pittosporumsaxicol常綠喬木耐陰植物
4褐毛海桐Pittosporumfulvipil常綠喬木耐陰植物
5秀麗海桐Pittosporumpulchrum常綠喬木耐陰植物
6四子海桐Pittosporumtonkinen常綠喬木耐陰植物
7崖花子海桐Pittosporumtruncatu常綠喬木耐陰植物
8昆明海桐Pittosporumkunminge常綠喬木耐陰植物
9貧脈海桐Pittosporumoligophl常綠喬木耐陰植物
10管花海桐Pittosporumtubiflor常綠喬木耐陰植物
11生耳楓葉海桐Pittosporumdaphniph常綠喬木耐陰植物
12帶葉海桐Pittosporumheteroph常綠喬木耐陰植物
13薄萼海桐Pittosporumleptosep常綠喬木耐陰植物
14短萼海桐Pittosporumbrevical常綠喬木耐陰植物
15滇西海桐Pittosporumjohnston常綠喬木耐陰植物
16廣西海桐Pittosporumkwangsie常綠喬木耐陰植物
17波葉海桐Pittosporumundulati常綠喬木耐陰植物
18滇藏海桐Pittosporumnapaulen常綠喬木耐陰植物
19圓錐海桐Pittosporumpaniculi常綠喬木耐陰植物
20莢蒾葉海桐Pittosporumviburnif常綠喬木耐陰植物
21皺葉海桐Pittosporumcrispulu常綠喬木耐陰植物
22厚圓果海桐Pittosporumrehderia常綠喬木耐陰植物
23禿序海桐Pittosporumtobira常綠喬木耐陰植物
24斑葉海桐Pittosporumvariegated常綠喬木耐陰植物

繁殖方法

用播種或扦插繁殖。蒴果10-11月份成熟,果皮木質,成熟時由青轉黃,種子藏於膠質果肉內,假種皮鮮紅色,具油脂,有光澤。採集的果實,攤放數日,果皮開裂後,敲打出種子,濕水拌草木 灰搓擦出假種皮及膠質,沖洗得出淨種。果實出種率約為15%。種子千粒重為22-27克,忌日曬,宜混潤沙貯藏。

翌年3月中旬播種,用條播法,種子發芽率約50%。幼苗生長較慢,實生苗一般需2年生方宜上盆,3-4年生方宜帶土團出圃定植。扦插於早春新葉萌動前剪取1-2年生嫩枝,截成每15厘米長一段,插入濕沙床內。稀疏光照,噴霧保濕,約20天髮根,1個半月左右移入圃地培育,2-3年生可供上盆或出圃定植。平時管理要注意保持樹形,乾旱適當澆水,冬季施1次基肥。

栽培技術

土壤要求

海桐較抗旱。夏季消耗大量水分,應經常澆水;冬季如所處溫度較低,則澆水量應相應減少。空氣濕度應在50%左右。要求肥沃土壤。生長季節每月施1-2次肥,平時則不需施肥。幼株每年換一次盆,成年植株每2-3年換一次盆。盆上用1/3腐葉土加2/3粘土或壤土混合配製。萌芽力強,耐修剪。可於每年春季修剪成各種形狀。

種植季節

海桐 海桐

海桐栽培容易,無需特殊管理。露地移植一般在3月份進行。如秋季種植,應在10月前後。大苗在挖掘前必須用繩索收捆,以防折斷枝條,且挖掘時一定要帶土球,土球的大小根據主幹的粗細而定。小苗可裸根移植,但也要及時。盆栽海桐每年春季換盆一次,換盆時需將枯根剪除,盆土應加入含有機質較多的新培養土。

海桐分枝能力強,耐修剪,開春時需修剪整形,以保持優美的樹形。如欲抑其生長,繁其枝葉,應於長至相應高度時,剪其頂端。亦有將其修剪成為各種形態者。夏天可放在室外,如有條件可放在花蔭涼處。強光對植株沒有危害。空氣濕度50%左右。合適的生長溫度為15-30℃,冬天放在冷涼而不結凍的室內,最低溫度為5℃。夏季消耗大量水分,應經常澆水;冬天如果所處溫度較低,澆水量相應減少。生長季節每兩星期施一次肥,其他時期不用鏇肥。海桐雖耐陰,但栽植地不宜過陰,植株不可過密,否則易發生吹綿蚧為害,開花時常有蠅類群集,應注意防治。

盆栽技術

海桐盆栽,通過藝術加工能製作成多種形式的盆景。上盆需帶宿上,植於深盆,在盆的內沿上部加一圈高5-8cm的硬塑膠片,盆底多墊碎瓦片。上盆時根部可相應提高,盆土略低於塑膠圈,這樣深盆淺栽不影響成活。待長出新根、枝葉生長旺盛時去掉塑膠圈,以後通過澆水和雨淋不斷衝去高於盆面的泥土,促使粗根逐漸裸露,可達到提前懸根露爪、蒼古奇特的造型目的。

病蟲防治

主要蟲害

吹綿蚧是海桐的主要害蟲之一。

發生規律每年發生世代因地而異,一般1年發生2-3代。以雌成蟲或若蟲在枝幹上越冬,次年3月產卵,5、6月為產卵盛期,5月下旬至6月下旬若蟲盛孵;成蟲於6月下旬至10月上中旬發生,7月中旬至8月上旬較多。第2代成蟲於7月下旬至8月中旬產卵,8月中旬為盛期;若蟲於7月中旬至11月上旬發生,8、9月為盛期。每蛻皮一次換居一次,並有群棲性。雄蟲較活潑。三齡時口器退化,即在樹幹裂縫或附近鬆土、雜草中作白絮狀繭化蛹。雌成蟲無停食或休眠狀態。

各蟲態世代重疊海桐吹綿蚧雄蟲較為罕見,一般以孤雌生殖為主。雌成蟲不在卵囊內,邊分泌蠟絲邊產卵,產卵期約為25天。每雌蟲產卵第一代200-600粒,第二代700-1100粒左右;產卵期第一代12-26天;第二代10天左右。初孵化的若蟲從雌成蟲的卵束中爬出,行動活潑,多寄生在嫩枝葉及葉背的主脈兩側危害,二齡以後多轉移到到枝幹上危害。一、二齡若蟲吸食汁液時分泌大量蜜露,這是誘發煤污病的主要原因。雌成蟲老熟後常固定危害,不再轉移。

防治方法

1、營林措施:清除田間蟲害株和修剪有蟲枝條,及時帶出田外進行燒毀。

2、生物防治:保護引放澳洲瓢蟲,大、小紅瓢蟲。

3、藥物防治:休眠期噴施波普1-3度石硫合劑;若蟲孵化期可用40%氧化樂果乳油1000倍加10%吡啉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成蟲發生時使用狂殺蚧800-1000倍液或40%速撲殺乳油1500倍液均勻噴霧,噴藥時加入適量柴油可增加其滲透性,同時要求藥液一定要噴透噴勻。狂殺蚧對介殼蟲特效。

主要價值

園林用途

海桐 海桐

海桐枝葉繁茂,樹冠球形,下枝覆地;葉色濃綠而又光澤,經冬不凋,初夏花朵清麗芳香,入秋果實開裂露出紅色種子,也頗為美觀。

通常可作綠籬栽植,也可孤植,叢植於草叢邊緣、林緣或門旁、列植在路邊。因為有抗海潮及有毒氣體能力,故又為海岸防潮林、防風林及礦區綠化的重要樹種,並宜作城市隔噪聲和防火林帶的下木。

在氣候溫暖的地方,本種是理想的花壇造景樹,或造園綠化樹種。多做房屋基礎種植和綠籬。北方長盆栽觀賞,溫室過冬。

觀賞套用

海桐欣賞 海桐欣賞

株形圓整,四季常青,花味芳香,種子紅艷,為著名的觀葉、觀果植 物。抗二氧化化硫等有害氣體的能力強,又為環保樹種。

適於盆栽布置展廳、會場、主席台等處;也宜地植於花壇四周、花徑兩側、建築物基礎或作園林中的綠籬、綠帶;尤宜於工礦區種植。同屬的光葉海桐花,種子橙黃色,葉光亮,亦供觀賞。

醫藥套用

釋名:刺桐

氣味:(木皮)苦、平、無毒。

主治

1、腰膝痛。用海桐皮二兩,牛膝、芎、羌活、地骨皮五加皮各一兩、甘草五錢,薏苡仁二兩,生地黃十兩,一起洗淨、焙乾,研細,布包好浸酒中,冬季浸二兩.

2、風癬。用海桐皮、蛇床子,等分為末,調豬油塗搽。

3、風蟲牙痛。用海桐皮煎水漱口。

根、葉和種子均入藥,根能祛風活絡、散瘀止痛;葉能解毒、止血;種子能澀腸、固精;也可供觀賞;對二氧化硫等有毒氣體有較強的抗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